摘要:北约KFOR一口气把700名大兵塞进装甲车,直接开进兹韦钱镇,路边小卖部的老板拍视频手都在抖:坦克把整条街堵得只剩一条缝,酸奶过期了都没人敢出门换。
“火药味”已经飘到鼻子底下了。
6月15号那天,科索沃北部塞族区的清晨跟往常不一样——不是鸡鸣,是枪栓。
北约KFOR一口气把700名大兵塞进装甲车,直接开进兹韦钱镇,路边小卖部的老板拍视频手都在抖:坦克把整条街堵得只剩一条缝,酸奶过期了都没人敢出门换。
别误会,这不是旧闻重播。
车牌争端早就不只是车牌,塞族要的是“自治”两个字,科索沃当局偏不给,于是双方把桌子掀了,枪口子先说话。
过去两周,卫星图拍到塞尔维亚一侧的边境草地被履带压出两条锃亮的平行线——“诺拉”自行榴弹炮就戳在那儿,炮管朝南,像根随时点火的手指。
贝尔格莱德国防部大大方方承认:2000名新训特种兵“刚好”结业,实弹课目成绩A+。
有人调侃,巴尔干半岛的弹簧压了二十多年,现在“嘎吱”一声要弹回来。
可这次弹簧上面绑的不是旧铁钉,是崭新的F-16V和“阵风”。
保加利亚刚砸13亿美元买美国翅膀,克罗地亚立刻用法国货回敬,两边像约好了似的,把军费增速直接拉到7.4%,全球平均才2.7%。
波兰更疯,GDP的4.2%拿去练兵,华沙街头的啤酒都涨价了,老百姓自嘲:每喝一口,都在给坦克买履带油。
武契奇呢?
他倒不急着站队。6月12号,贝尔格莱德老火车站里,65国代表坐着吱呀作响的铁椅子,听他用塞语慢悠悠地重提“不结盟”。
现场没有香槟,只有加了冰的矿泉水,17国代表还是签了字——大概觉得冷战老剧本比新火药桶安全。
可转头,FK-3的雷达就在贝尔格莱德郊外转起来,中国货,刚形成战斗力;俄罗斯的“铠甲-S1”也在物流路上,三季度到货,快递单号都没遮。
世界银行这时候插播一条“坏消息”:今年全球增长预期被砍到2.1%,理由很直白——钱都拿去造炮弹了。
欧盟干脆把自家军火预算从1500亿提到2100亿,目标简单粗暴:年产炮弹200万发,平均每秒6发,打不完不许下班。
有人算过,一发155毫米炮弹成本一辆高尔夫,欧洲这是把整条汽车生产线改成了烟花厂。
联合国安理会17号关起门来吵了仨小时,散会时连张A4纸的共识都没挤出来。
古特雷斯甩给媒体一句话:全球34场武装冲突一起烧,1945年来头一遭。
翻译成人话——灭火器快不够用了。
所以,当7月11号北约峰会在华盛顿开席,科索沃会不会被塞进“加餐”菜单,真不好说。
塞尔维亚9月的军演已经预告,地点就挑在科索沃边境30公里处,届时炮声一响,隔壁保加利亚的F-16V飞行员估计得把座椅调到最直。
俄罗斯那批“铠甲”要是准时落地,巴尔干的天空就会集齐中美俄欧四套防空系统,麻将桌直接变擂台。
有人问我,这局棋到底谁先掀桌?
我哪知道。
我只知道,街角换酸奶的大叔把冰柜往地窖拖,嘴里嘟囔:炮管子一热,牛奶先坏。
听起来像玩笑,可冰箱压缩机嗡嗡响的时候,谁还有心思笑?
来源:勇者橙子YGH9c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