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段子,是五角大楼8月偷偷递给国会的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的:2019年叙利亚撤军,特朗普嫌米利啰嗦,当场把文件撕成两半。
“总统把简报撕了。
”
这句话最近像幽灵一样在华盛顿的酒吧里来回飘。
不是段子,是五角大楼8月偷偷递给国会的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的:2019年叙利亚撤军,特朗普嫌米利啰嗦,当场把文件撕成两半。
撕完还不算,转头就下令撤,留下一屋子将军面面相觑。
撕纸声不大,却像一记闷棍,把军政之间最后那层遮羞布挑破了。
后来怎么收场?
陆军内部发了份《应对高层沟通压力指南》,让将官们学“情绪灭火术”。
想象一下,四星上将坐在模拟舱里,对面屏幕上的总统正拍桌子,他们得背标准答案:“是,长官,我立刻评估法律风险。
”——听着像客服培训,却是美军史上第一次为总统脾气专门开课。
更离谱的是离职节奏。
四年里,防长像走马灯,平均干11个月就拎包走人。
历史学家扒了132次公开训斥,发现78%的国防官员辞职前都被“椭圆形办公室怒吼”套餐伺候过。
先骂,再逼,最后人家自己推门走了。
裂痕一旦漏风,就会结冰。2020年1月,伊朗导弹砸完美军基地,白宫要报复,参联会却坚持“先等律师签字”,结果命令卡在五角大楼7小时。
黄金窗口就这么溜走,前线士兵只能干等。
北约那边也跟着遭殃。
布鲁塞尔峰会,特朗普因为德国不肯多交军费,对着马蒂斯吼得隔壁会议室都能听见。
德方后来干脆把文件解密,写明“此后启动防务自主化加速计划”。
一句话:欧洲自己玩,不再等华盛顿情绪稳定。
现在拜登坐在同一张Resolute Desk后面,规矩是回来了,可军方没敢松气。
国防大学悄悄设了个“总统情绪基金”,专门研究“领导人生气时,核弹按钮会不会跟着颤抖”。
最新民调,仍有六成三现役军官担心“总统情绪影响国家安全”,比特朗普离任时只降了九个百分点。
撕纸声停了,回声还在。
下次再有人把简报递到白宫,估计会先贴层透明胶——防撕,也防历史重演。
来源:瀑布下聆听的爱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