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弹幕刚刷完,收视率飙到3.89%,微博话题12亿阅读,脸打得啪啪响。
“谢娜把央视晚会秒变快乐大本营?
”弹幕刚刷完,收视率飙到3.89%,微博话题12亿阅读,脸打得啪啪响。
先别急着笑。
她一张口,把“中秋”念成“zhōng qiū”,不是“zōng qiū”,光这口型就练了两个月——董卿亲自盯的。
彩排间隙,她蹲在后台走廊,拿手机录自己的发音,一遍遍回放,像第一次上一年级的小孩。
侯佩岑那边更绝。
“海峡两岸”四个字,她换三种语气试,最后挑了最平的那版,国台办直接当范文。
台湾腔没剪掉,反倒成了特色,官方盖章:这叫“交流的味道”。
观众最狠的吐槽是“她一出来我就出戏”。
可数据不骗人:她出场那五分钟,弹幕密度翻三倍,年轻人守着没换台。
导演组私下说,选她就是因为“能吵赢热搜”,试镜时给了一段突发状况题——耳机里突然放错音乐,她三句就把场子兜回来,还顺带给李白诗做了科普。
骂声当然有。
首播当天负面43%,现在掉到29%,像股票阴跌后的小阳线。
她自己也刷评论,看到“装端庄”那条,回了个狗头表情,转头继续练提词器。
最微妙的是同框。
一个湖南味,一个台湾腔,中间隔着海峡,却同时把“团圆”念得字正腔圆。
镜头扫过,两人相视一笑,像提前对过暗号:今晚不聊政治,只聊月亮。
所以,别急着给“央视该不该请流量”下结论。
先把遥控器交给爸妈,看他们换不换台。
再问问自己:如果明年还是她,你会因为“谢娜”三个字就不看,还是偷偷瞄一眼她到底进步到哪?
留言区开赌:
明年中秋,央视还敢不敢再请?
敢的扣1,不敢的扣个理由,我先把1放这儿。
来源:时髦柑桔tWMVn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