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双节进入尾声,全国范围内的返程高峰已全面开启。从交通部门实时数据来看,10月6日至7日,铁路、公路、民航均迎来客流峰值,各大交通枢纽再现"人人人"的繁忙景象,数千万旅客踏上归途,开启假期后的生活节奏。
国庆中秋双节进入尾声,全国范围内的返程高峰已全面开启。从交通部门实时数据来看,10月6日至7日,铁路、公路、民航均迎来客流峰值,各大交通枢纽再现"人人人"的繁忙景象,数千万旅客踏上归途,开启假期后的生活节奏。
返程大军刷屏,交通枢纽持续高位运行
铁路部门数据显示,10月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创今年以来单日发送量第三高;北京西站、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等大型枢纽站内,自助取票机前排起长队,候车大厅座无虚席,不少旅客带着行李箱在角落席地而坐,孩子们在家长看护下穿梭于人群中。
公路方面,全国高速公路迎来返程车流高峰,G6京藏高速北京段、G15沈海高速上海段、G4京港澳高速广州段等多条主干道出现拥堵,部分路段通行时速不足20公里。交通运输部监测显示,10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达5800万辆次,同比上升8.5%,预计7日将突破6000万辆次,创假期峰值。
民航领域同样热度不减。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等单日航班起降均超1200架次,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前的长队蜿蜒数十米,不少旅客提前3小时抵达机场办理手续。据航旅纵横统计,10月6日国内航班实际承运旅客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返程航班平均客座率达85%。
返程路上的"众生相":匆忙中藏着生活温度
在郑州东站的候车大厅,来自周口的张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行李箱上,大女儿正用平板电脑上网课,小儿子抱着玩具车打瞌睡。"趁着假期带孩子回了趟老家,今天赶早返程,明天孩子还要上学。"张女士说,为了抢票,她提前15天就定好了闹钟,虽然一路奔波,但看到孩子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相处的笑脸,觉得很值。
高速公路服务区里,返程的人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应对拥堵。在济南服务区,不少车主打开后备箱,拿出折叠桌椅和自热米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简单用餐;年轻情侣则借着堵车的间隙,在应急车道旁的草坪上散步聊天,把等待变成了难得的相处时光。有货车司机在社交平台分享:"服务区的热水间一直排长队,但大家都很有秩序,有人主动帮老人接水,这一路虽然堵,但心里暖。"
部门联动保畅通,这些提示请留意
为应对返程高峰,各地交通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铁路部门加开临时旅客列车328列,主要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方向,并在热门车次增派乘务人员引导客流;公路部门在易拥堵路段增派警力疏导,利用无人机巡查实时播报路况,部分服务区延长餐饮供应时间,增设移动卫生间。
交通部门提醒,返程旅客需注意以下事项:
- 铁路出行:通过12306APP查询列车动态,提前1小时抵达车站,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儿童乘车需携带户口本或出生证明;
- 公路出行:通过导航软件实时关注路况,避开午后至傍晚的拥堵高峰,遇拥堵时保持车距,不占用应急车道,服务区停留时锁好车辆门窗;
- 民航出行:确认航班起降航站楼,提前检查行李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如充电宝需随身携带,容量不超过2万毫安),值机截止前45分钟抵达柜台。
随着10月7日返程高峰的持续,这场覆盖全国的"迁徙"将在8日基本结束。无论归途是顺畅还是拥堵,每一个奔波的身影背后,都藏着对生活的期待——或许是孩子新学期的课本,或许是职场上的新挑战,或许只是家里那盏等待的灯火。返程的意义,从来不止于"回到出发地",更是带着假期的暖意,重新投入生活的热忱。
来源:罗姐AI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