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省级广电人,获评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评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7 22:10 1

摘要:近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公示并投票的信息,全国共106人参评,最终评出十佳( 文章高手、节目大家、外宣能人、全媒尖兵 、综合业务),竞争十分激烈。106名参评者中,来自省级广电的一共30人。另有2位来自新媒体集团的媒体人参评。


近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公示并投票的信息,全国共106人参评,最终评出十佳( 文章高手、节目大家、外宣能人、全媒尖兵 、综合业务),竞争十分激烈。106名参评者中,来自省级广电的一共30人。另有2位来自新媒体集团的媒体人参评。

30位省级广电媒体人参评者事迹简介

北京广播电视台 赖一锐

赖一锐同志,男,1985年6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生命缘》《熊猫奇遇记》制片人、总导演。担任《熊猫奇遇记》总导演期间,带领团队深入川黔原始森林,穿越暴雨、泥石流等极端环境,累计拍摄超120T珍稀影像,填补了大熊猫专题纪录片空白,被誉为国宝纪录片新标杆。疫情期间,主动请缨驻守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核心疫区,连续三年跟踪报道并制作《生命缘·抗疫特别节目》系列纪录片,以真实视角呈现医护生死救援,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疫的重要窗口。同时,作为北京冬奥会闭环注册记者,独家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及谷爱凌、苏翊鸣等世界冠军,其中#巴赫盛赞北京冬奥筹备工作#单条短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向全球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与卓越办赛能力,成为冬奥外交的影像见证。

北京广播电视台 廖祎蕾

廖祎蕾,2012年进入北京广播电视台,2015年进入卫视频道中心《档案》栏目担任编导。从事媒体工作以来,所制作的节目多次取得收视佳绩。2016年开始,进入《档案》重大选题组,参与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参与《解放——人民的选择》《你从井冈山走来》《全面小康、全面解码》《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国抗疫的国际价值》等精品纪录片的制作。2023年,为更好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开始制作面向国际传播的重点纪录片——《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第一季、第二季以及《共同的命运》,这些节目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收视佳绩,也在国际上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海外多家媒体给予报道。

河北广播电视台 张文敏

张文敏,中共党员,现为河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融媒体新闻中心文体新闻组组长。始终工作在采编一线,身体力行“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个人作品获国家和省级奖项三十余次。其中,河北新闻奖15次,一等奖7次,作品包括《幸福说给总书记听》、《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实践》等。多篇作品被《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优秀新闻作品集、《听一线记者讲战“疫”故事》等不同书籍出版收录。个人事迹入选《记录小康工程河北奋斗者》名单,曾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北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河北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山西广播电视台 孙梦醒

该同志做联播记者12年,行程超20万公里,采制新闻作品3000余条,获中国新闻奖4次,入选国家文化英才工程青年文化英才项目。她始终坚守新闻一线,出色完成党的二十大以及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任务。深度参与央视特别节目《今日中国》、《直播黄河》等获高度评价;策划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山西回访专题;在森林火灾最前线突遭“爆燃”围困,依然传回报道;在山西极端秋汛灾情发生后,跟拍数月记录下受灾最重的村民喜获丰收的好故事;在疫情最肆虐时,她走进“封控小区”蹲点10天9夜,记录下感人故事。她积极“蹚”出全媒体记者转型路,她主创的多个短视频《走出吕梁山的老乡们》、《第37次参会》浏览量超1000万人次。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王丽霞

王丽霞,汉族,198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主任编辑。该同志2008年进入内蒙古电视台工作,历任《内蒙古新闻联播》记者、编辑等,现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资讯中心采编一部科长。该同志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优、业务能力强,17年来一直身处新闻采编一线,深耕新闻业务,从电视新闻业务把关、统筹策划、重大主题报道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能力、积累经验,成为电视新闻战线的中坚力量。她连续多年带队承担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以及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报道等重要报道任务,策划主创的电视新闻作品、全媒体直播报道等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内蒙古新闻奖等各类专业奖项。

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 唐佳菲

唐佳菲22年坚守新闻一线,从广播、电视记者转型为融媒体记者,8次获中国新闻奖,两项一等奖,作品涵盖消息、专题、访谈、国际传播。多次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五十余篇作品获省级新闻奖一等奖,多篇作品在国家广电总局创新创优、网络视听评选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兴辽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获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选手、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广电视听行业“好记者”。参加国庆六十年、七十年庆祝活动现场采访,参与三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十余次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参与策划报道了历年的重大主题宣传及多场现场直播活动。

吉林广播电视台 袁琳

袁琳,2006年入职吉林广播电视台。长期从事新闻一线工作,曾在《吉林新闻联播》《早安吉林》等多档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专题新闻栏目工作,并于2008年赴央视参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报道。多次承担全国两会、东北亚博览会及抗洪、抗疫等重大事件采访任务。2017年起参与创办全国首档七进纪录式电视理论节目《好好学习》,2021年起担任该栏目制片人。袁琳政治坚定、业务突出,带领团队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新闻奖,7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及提名奖,带领栏目多次入选广电总局重点节目名单,申报的项目两次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完成多项吉林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专题片制作任务,为创新理论传播和重大主题宣传作出重要贡献。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陈聪

陈聪,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时政新闻部《新闻联播》主持人、记者。扎根新闻一线22年,出色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任务。2010年,历时20天乘坐热气球航拍报道龙江丰收景象,主创的系列报道《飞跃黑龙江 丰收北大仓》开创我省电视新闻先河。2018年,采用无人机航拍报道中国大粮仓,作品《丰硕龙江》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专题提名奖。积极探索时政新闻融媒传播,创办并主持新媒产品《联播说》,短视频评论《冰雪游何以长红?“尔滨”下了硬功夫》荣获中宣部“三好”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省青年五四奖章、省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2024年入选第五批黑龙江省C类高层次人才。

上海广播电视台 雷小雪

雷小雪,现任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持人,除了承担东方卫视《今晚》《东方新闻》等节目主持工作,还参与了汶川地震、马航370事件、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进博会等重大主题报道工作。近年来,她参与策划、主持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文化节目,从创新理论节目《思想耀征程》、纪录片《何以中国》、融媒考古直播《文明探源看东方》,再到上海旅游节《建筑可阅读》大型直播,在宣传上海、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她深耕考古文博领域,在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同时,深度参与《中国考古报道》栏目的内容策划和主持,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她积极投身融媒转型,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多个作品入选中宣部“三好作品”。个人曾获中国播音主持 “金话筒” 奖,及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4年出版个人专著《突发事件报道主持》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姜超楠

姜超楠,从业15年,用数百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伟大时代。《守岛英雄王继才》《爸爸,迟到十年的拼图》等屡获千万+。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以她为核心成立“观澜工作室”,探索实现高质量、正能量、大流量的精品创作新路径,4次获评中宣部“三好作品”。作品7获中国新闻奖,《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姜超楠为骨干的《新闻眼》栏目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3获中国广电大奖及提名奖;70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个人入选首批国家青年文化英才、“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十强、广电总局“激情奉献廉洁”先进个人、广电总局“百佳”推优十佳记者、江苏省最美广电人、江苏紫金文化英才,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邹雯

邹雯同志18年扎根一线,从广播记者转型为全媒体尖兵。她主创的新媒体IP“新闻姐”抖音粉丝2720万,位居中国媒体个人IP第一、2000万量级全国唯一。“新闻姐”全网粉丝超4100万,传播总量超400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融媒主播榜首,入选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邹雯获得浙江新闻奖等30余次,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等人才工程、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网络视听年度人物等称号。她以融合创新与时代担当,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做媒体融合的“引领者”,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打造了“融媒尖兵标杆”。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洪炜

洪炜,2004年8月进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工作,新闻从业21年,获全国、省级各类奖项20余次,现为主任编辑,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他践行四力,率领团队连续5年扎根宁夏,任纪录片《闽宁纪事》制片人、总导演,以动人影像铭刻时代之音。《闽宁纪事》获奖情况写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摄制组被授予“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他洞察民情,曾任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制片人,以媒体力量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他拥抱变革,积极推动传统新闻栏目、纪录片转型,以融合传播响应媒体发展。他培育英才,以知识薪火传承传媒未来。

江西广播电视台 袁进涛

袁进涛,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高级记者,现任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精品创作部总监。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年坚守新闻一线,逐步成长为精品创作的“扛旗手”、重大主题宣传的“排头兵”、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行动派”。代表作《白鹤之约》《老区“潮”起》等作品先后5次获中国新闻奖(以第一作者身份涵盖一、二、三等奖),2次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次获优秀国产纪录片,20余次获得江西省新闻奖、江西省版权输出奖等省级荣誉,其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记者编辑”“新时代赣鄱先锋”“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是江西新闻界的杰出代表。

山东广播电视台 李伟

李伟,16年来一直奋战在新闻一线,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主题,采访完成系列重点报道。创作的讲述黄河滩区60万群众告别洪水、迁入新居故事的系列报道《黄河滩区脱贫大迁建》和反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系列报道《提奥的天鹅地图》,分获第30届和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现场直播《盐碱地上大豆金黄》、长消息《范登铅捐船》分获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四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全力推进从广播向新媒体转型,带领团队组建全媒体中心,运营新媒体矩阵粉丝超1000万,打造《寻馆记》《寻味记》《寻村记》等系列新媒体账号,《寻馆记》获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评选的“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

河南广播电视台 施俊丽

施俊丽,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部首席记者,从业8.5年,主攻调查暗访,曾多次参与卧底调查,代表作品《罪恶的“手术刀”》《“改写”人生》《丛总的“朋友圈”》、《回家》《被污染的“DNA”》等,其作品在打击违法犯罪,揭露消费陷阱,规范行业乱象,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曾2次获得中国新闻奖,4次获得河南新闻奖,并荣获省人社厅颁发的“河南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创作传播及时奖励”个人嘉奖。目前尚未开设个人专栏。

湖北广播电视台 柳芳

柳芳,现任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获聘武汉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从业19年间,当过调查记者、节目主编、新闻主播,深度参与媒体融合。她在新闻采编、播音主持、广播剧创作、节目编办上均获得过行业最高奖项,是难得的“多面手”。共有80多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10次获中国新闻奖(3次一等奖,均为第一作者),5次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1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个人还入选首批国家文化英才工程、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首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首批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工程青年创新人才、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湖北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湖南广播电视台 尹中

尹中,男,苗族,1984年1月出生,党的十九大代表,硕士研究生,主任记者。2004年参加工作,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常年扎根一线,历任记者、新媒体部主任、时政部主任、联播部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台办公室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等岗位,全过程参与创立“新闻大片”生产模式,主创《县委大院》《绝对忠诚》《为有牺牲》《国之大者》《唯有登攀》《大国文脉》等精品节目,开办《尹中在场》等特色专栏,撰写数百篇胡湘平评论。七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湖南新闻奖,入选中宣部国家青年文化英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湖湘青年英才,曾荣立省政府一等功。

广东广播电视台 曾小强

曾小强,高级记者,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融媒中心时政采访部副总监,兼政文记者团队监制。他在电视端策划推出《珠江评论》,在新媒体端推出《小强快评》,以观点和知识生产为己任,在“大流量”中坚持传递家国情怀。从2020年2月开设专栏到2025年7月,“小强快评”已推出评论作品超2600条,全网粉丝超1100万,成为广东全省新闻战线个人IP中,粉丝量最多的融媒先行者。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还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南粤十大好网民”“广东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自2024年9月起中宣部举办“三好作品”评选以来,曾小强的评论作品已先后3次入选。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叶微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副总监,留英硕士,国家公派访美学者。其创造性构建“全媒体、多语种、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架构,助力南海新叙事体系。主创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中宣部2024年地方传播优秀案例、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等多项国内外奖项。执导的微纪录片《China Surfing Story》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入选官方展映单元。监制的动画片《小龙子南海缘起》,译成多语种在大国外交重要节点在东盟国家播出。采编新闻《海外华人看二十大》系列全球直播《相约海南-老外眼中的新农村》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表扬。圆满完成外交部蓝厅海南自贸港全球推介活动宣传片制作以及综合展览讲解任务,受到王毅国委赞扬。TikTok账号矩阵粉丝量达128万,指导该账号运营三年来粉丝增长超5倍,#HAINAN话题互动量超8亿。参与国家级课题《“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博弈期的外交行为研究》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广西广播电视台 游芸

游芸,女,34岁,党员,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2013 年投身新闻事业以来,始终以党员初心扎根采编一线,以“四力”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遍广西采制各类报道三千余篇。《大道同行 丝路共鸣》着力传播中国故事;《“水果自由”的甜蜜解码》、《【新春走基层】千户苗寨的乡村振兴曲》聚焦乡村振兴;多个新闻专题展现凡人微光。该同志在“3·21”东航飞行器事故、抗击台风“摩羯”、广西边境东兴抗疫等急难险重报道中,亦有突出表现。游芸3次获中国新闻奖,1次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推优,20次获广西新闻奖、广西新闻宣传奖一、二、三等奖,还多次获单位本级及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荣誉。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谭博治

谭博治,男,土家族,1985年3月生,200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现任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第1眼TV民生新闻中心《今日关注》节目部副主任。该同志投身新闻一线工作17年,始终聚焦舆论监督报道,工作业绩突出。《今日关注》开播以来,持续提升选题策划水平,强化团队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推动栏目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象级新闻产品,屡获中宣部、市委领导及广电总局领导高度肯定。该同志在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等重大关键时刻,始终冲锋在前,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该同志累计30余次荣获重庆新闻奖、重庆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奖项,2020年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工程,2018年被评为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四川广播电视台 张欣

张欣同志,女,汉族,199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工作,现任全媒体新闻中心首屏编播部主编。是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入选全国广电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工程,曾获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四川省十佳记者、四川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学习标兵等称号。主创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153项,包括中国新闻奖3个、中国广播电视大奖6个、四川新闻奖58个等。其中《首次发现 “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获第三十四届(2023年度)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守护》获第三十届(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群众自治“人心旺”——成都城北改造带给“中国式拆迁”新启示》获第二十三届(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广播系列三等奖。

贵州广播电视台 唐实

唐实同志从事党的新闻宣传事业20年,长期参与重大新闻宣传项目。努力向一专多能转变,擅长政论片、专题片、宣传片、纪录片等各类重大题材的主创工作。近年来,面对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其积极投身其中,并在全媒体平台运营成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其负责开辟的动静系列新媒体品牌,迅速成为贵州省内最重要、西部领先、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官方媒体号。其中客户端下载量超8000万。第三方平台账号粉丝量超3000万。唐实同志,积极探索寻求推动媒体融合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模式。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并作出相应具体的实践举措。

云南广播电视台 王正民

王正民,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2008年参加工作,17年来,采写编发新闻近8000条。他是采访地震、山火次数最多的记者,被同事们称为“灾难口记者”,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急难险重新闻现场,参与国内外14次重大地震及数十起山火、矿难、泥石流等突发事件报道,包括昭通鲁甸、尼泊尔地震及玉溪江川、四川雅江山火等。作为民生新闻主力,他依托云南省收视率最高的《都市条形码》栏目,聚焦百姓关切,记录人间冷暖,推动问题解决,始终坚持“新闻为人民服务”理念。同时,他积极顺应媒体融合趋势,连续6年打造全媒体直播访谈《校长来了》,邀请百余名校长为考生填报志愿答疑解惑,该节目获云南省政府表扬。王正民6次获得云南新闻奖、5次获云南广播电视台嘉奖、1次记功,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 许革武

许革武,男,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主任记者。现任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许革武同志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20多年,始终忠于党的新闻事业,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深厚、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探索创新,在重大主题宣传和媒体深度融合实践中,都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两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奖、六次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奖;获得2022陕西省“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音视频作品奖;入选首批“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2023年度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李周勤

李周勤,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聚焦》栏目副制片人。从事新闻工作17年来,李周勤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践行“四力”,坚守新闻一线,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讲好中国故事。累计有四十余件新闻作品获各类奖项,其中,独立创作的电视新闻节目《“正新模式”使民勤治沙获重大突破》、《水愿》、《爱洒陇原》获第20届、21届、2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参与创作的电视新闻专题《探访甘肃湿地》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主创的电视专题《无声的火炬手》《此木生芳——追记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中国舞蹈的活化石:永靖傩舞》等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

青海广播电视台 于冠楠

于冠楠,目前任青海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广播编辑、记者、主持人、融媒部负责人。曾参与诸多栏目的创编和主持。熟练掌握多种报道形式,文字录音报道生动形象。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多次参与重点平台项目的搭建落成以及新媒活动的策划执行。2020年青海交通音乐广播成为全省首家可视化广播融媒体;2023年,青海交广融媒体正式上线青海路网全省公路路况实景慢直播;2024年11月,“青海路网中心·交通音乐广播”融媒直播间正式启动开播…近23年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勇于创新。曾获青海广播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环湖赛先进个人等荣誉;广播作品曾两次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青海新闻一等奖等。

宁夏广播电视台 叶茜文

叶茜文,女,汉族,198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10年参加工作。十五年来,始终坚守“做可信、可敬、可爱的新闻人”,用作品和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与风采。她是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宁夏新闻联播》主编,更是宁夏重大主题报道的幕后策划者。从历届全国两会到国家级、国际性重大活动报道,她不仅是采访者,更担纲历年开幕式直播导演,带领团队完成高规格、强冲击力的报道。她坚持守正创新,让宏大主题“飞得更远、落得更实”,采写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再获新突破》《利通区:办公大楼修修补补五十年》斩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荣誉,十余件作品荣获宁夏新闻奖、宁夏广播电视奖,用作品让宁夏故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疆广播电视台 刘慧

刘慧,2004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后,一直在采编一线关键岗位锻炼成长,先后担任《今日访谈》编导、《新疆新闻联播》主编、重大直播活动导演、《今日聚焦》制片人等,现任新疆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主任,高级记者。主创《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强迫劳动”》《新疆番茄不惧贸易逆流》等作品,有力回击了美西方对中国新疆的歪曲和污蔑。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8次、中国广播电视大奖8次;近5年带领团队获得6个中国新闻奖,5个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负责的新疆卫视《今日聚焦》栏目,两次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2022年获评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5年获评国家文化英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李亚军

李亚军,男,汉族,1983年2月生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主任记者,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直播短视频部副主任。他足迹遍布14个师市、100多个农牧团场,在大漠边缘、昆仑山上、边境一线用镜头和笔记录平凡与伟大。《新疆第三条沙漠公路建设与环保“同行”》等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解锁盐碱地的丰收“密码”》等20多件作品获新疆新闻奖、兵团新闻奖;《苗彦彦:不向命运低头》系列报道打动人心且登陆央视;融媒作品《马背巡边守国土》播放超百万。2025年带领团队制作短视频3000多条,抖音粉丝从5.8万增至20万,多部作品浏览量破百万,最高达2100多万。同年入选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附:2位新媒体集团媒体人参评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 齐竞竹

齐竞竹,曾15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3 次,二等奖8次,三等奖4次。曾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2020年“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入选2023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工程(新闻宣传界别)。其所带领的团队曾获2021年 “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20年“天津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其所参与项目的集体2020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天津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进集体”。

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 张霰

张霰同志现任长城新媒体集团新闻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她主创的新闻作品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30余次获得河北新闻奖。个人获河北新闻奖“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好新闻”先进个人、河北省直“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从事新闻工作21年来,她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多个岗位,却始终坚守新闻一线,持续推出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近年来,她采制的微纪录片《农谚中国》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度“网络视听精品节目”,深入雄安新区采写的《在雄安和“未来”握手》系列报道全网阅读量超2000万。她积极运用AI视频、动画动漫、XR等新技术创新报道形态,带领团队不断推出现象级融媒产品。

来源:广电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