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就一场演唱会嘛,至于上升到文化高度?”至于。鸟巢座位9万,线上直播按奥运规格,外网信号一推,等于9万+人同时发“中国非遗”朋友圈。成本比拍部纪录片低,传播效率却高100倍;官方当然乐意把舞台当打印机,批量复印“中国式浪漫”。
“这不是饭圈过年,而是一场‘国家级文化打卡’——把年轻人哄进鸟巢,顺便把非遗塞进他们的耳机。”
明星在鸟巢开演唱会,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如果是“新华社”亲自背书,那便是“炸响”娱乐圈的消息了。
不敢想象,凭借张艺谋浪漫的国风舞台,搭配张艺兴燃炸的表演,会诞生怎样的“视觉+文化”盛宴。
最近,有网友刷到了张艺谋导演团队与张艺兴携手举办鸟巢演唱会的视频。
这条视频不是张艺兴本人和工作室发的,更不是张艺谋,而是前两天频出阅兵图的新华社。
“不就一场演唱会嘛,至于上升到文化高度?”
至于。鸟巢座位9万,线上直播按奥运规格,外网信号一推,等于9万+人同时发“中国非遗”朋友圈。成本比拍部纪录片低,传播效率却高100倍;官方当然乐意把舞台当打印机,批量复印“中国式浪漫”。
非遗再好,也怕老旧。新华社出面等于盖戳:“官方认证,这是国宝。”张艺谋再给它镀一层顶级美学膜,瞬间从“博物馆”变“迪士尼”。年轻人不是不爱传统,是讨厌说教;现在官方亲自把传统切成弹幕、做成灯光秀,谁还舍得划走?
流量明星开演唱会,惯用三件套:灯牌、应援、热搜水军。观众看腻,官媒也懒得搭理。这次直接拉来奥运舞美团队,用2200㎡中心舞台+AI实时渲染,告诉全行业:花钱不是堆LED,是把《千里江山图》做成会呼吸的壁纸。以后谁再敢割韭菜式搭草台,观众第一个骂:看看人家鸟巢!
张艺兴的M-POP本来就混了京剧、唢呐、侗族大歌,缺的是一次“放大器”。张艺谋+新华社,等于把音量直接拉到公放级别:海外粉听见“Monkey King”,先被鼓点抓住,再被猴棍帅到,最后发现“Oh, this is Chinese opera”。文化输出最怕啰嗦,越短越炸才破圈。
别小看“生日场”这步棋。张艺兴今年33,正是从“流量”跨“实力派”的鬼门关。新华社选在他生日官宣,等于送了一份“国家级成人礼”——以后谁再喊“小鲜肉”,粉丝直接把通稿甩过去:看看央视镜头下的金箍棒,这叫“青年文化使者”
“当金箍棒在激光里转圈,非遗就不再是课本里的填空题,而是9万人一起喊的应援口号——文化只要够炸,年轻人自己会开麦。”
来源:半个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