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央视新闻主持人白岩松,因一句话差点“晚节不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18:17 1

摘要:白岩松最近又“出圈”了,不是因为哪句金句,也不是因为哪场直播,而是因为他花白的头发和一场在高校里的“自我解剖”。

白岩松最近又“出圈”了,不是因为哪句金句,也不是因为哪场直播,而是因为他花白的头发和一场在高校里的“自我解剖”。

11月的一个晚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白岩松站在讲台上,穿着一身深色西装,头发花白,眼角的皱纹在灯光下格外明显。

他没有讲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想听什么,‘不会吧’那事,我今天不躲。

台下安静得能听见手机拍照的“咔嚓”声。

他接着说:“那句话我说得不好,但我不后悔提出问题,我后悔的是没把问题说完整。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一点,“我们这一代人,确实赶上了房子便宜的时候,但我们也赶上了单位分房取消、工资涨得慢、孩子上学开始交赞助费的时候。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难,只是难的地方不一样。

这不是他第一次回应“不会吧”事件,但这是最像“人话”的一次。

没有官腔,没有辩解,只有一点疲惫和一点不甘心。

就在同一天,他的抖音账号“岩松说”更新了第47条视频,主题是“如何辨别假新闻”。

视频里,他穿着同一件西装,头发还是花白的,语气却比电视上柔和得多。

评论区里,最高赞的一条是:“原来你也会说‘这事儿我也拿不准’啊。

这条评论背后,是观众对他“去神化”的接受,甚至是一种新的亲近感。

过去那个在《新闻1+1》里正襟危坐、出口成章的白岩松,现在开始学着“说人话”了。

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2023年9月,他去了贵州黔东南,调研乡村教师的数字技能。

回程那天,他在高铁站啃着一个冷掉的包子,被随行记者拍了下来。

照片里,他头发乱糟糟的,西装外套搭在行李箱上,像个急着赶车的普通中年男人。

这张照片后来被他团队的工作人员发到了小红书,配文只有一句:“白老师也说,这包子馅儿有点咸。

评论区里,有人认出了他,说“原来你也会吃路边摊”,也有人说“这头发该染染了”。

他没回复,但第二天出现在央视镜头里时,头发还是花白的,只是梳得整齐了些。

这种“不装”的姿态,反而让他从“不会吧”的坑里爬了出来。

抖音账号开通三个月,粉丝破了500万,没有买流量,也没有蹭热点,讲的内容还是新闻伦理、媒介素养、青少年教育,但评论区里骂他的声音少了,更多人开始说:“这话我认同。

11月的那场讲座结束后,有个学生问他:“白老师,你现在还焦虑吗?

他笑了笑,说:“我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摸一摸自己还剩几根头发,第二件事是想想今天又要说点什么,才能不辜负你们还愿意听。

台下哄堂大笑,他也跟着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被钉在“精英”柱子上的人,而是一个知道自己说错话、也知道自己改不了太多、但还是想多说一句的真实中年人。

这种真实,比任何公关都管用。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