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国有航空航天与国防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HAL)近日表达了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型战斗机的兴趣。印度《欧亚时报》(EurAsian Times)于上周报道了这一消息。
印度公司称愿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型隐形战斗机
图片说明:俄罗斯 “苏霍伊” 公司展台展示的新型轻型战术单引擎战斗机(ЛТС)“将死”(Checkmate)模型(展示期间拍摄)。
印度国有航空航天与国防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HAL)近日表达了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型战斗机的兴趣。印度《欧亚时报》(EurAsian Times)于上周报道了这一消息。
“与俄罗斯合作让我们感到非常顺畅,我方不存在任何问题。”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代表向塔斯社表示。他还补充称,印俄两国关系坚实稳固,双方在米格 - 21(МиГ-21)和苏 - 30MKI(Су-30МКИ)战斗机的长期联合生产中积累了深厚合作基础。
米格 - 21 是印度装备的首款超音速战斗机。1962 年,印度与苏联签署该机型的特许生产协议,累计制造了数百架米格 - 21。上月,最后一批该型战斗机正式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目前,多用途战斗机苏 - 30MKI(苏 - 30 的改进型号,融合印度、以色列、法国及俄罗斯技术)正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根据俄罗斯特许授权进行生产。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Объединённая авиа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与俄罗斯国家武器出口商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Рособоронэкспорт)共同负责该项目在俄境内的推进工作。近期,双方签署合同,约定在印度纳西克(Нашике)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工厂生产 12 架苏 - 30MKI 战斗机。塔斯社指出,印度现役的苏 - 30MKI 战斗机也在进行现代化升级。
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曾提议与印度联合生产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苏 - 57(Су-57)。俄罗斯官方表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现有的苏 - 30MKI 生产线基础设施可用于隐形战斗机的生产。
“若印度方面作出积极决策,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苏 - 57E 的生产可在短期内依托当前苏 - 30MKI 的生产线启动。”2025 年 3 月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如此表示。
《欧亚时报》评论员萨克希・蒂瓦里(Сакши Тивари)称,俄罗斯国防部上月开展了一项内部分析,以确定在印度生产苏 - 57 所需的资金规模。此次分析旨在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并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提升合作便利性。
然而,同样在上月,印度空军(ВВС Индии)向国防部提议采购 114 架印度本土生产的 “阵风”(Rafale)战斗机。据悉,印度空军还呼吁国防部放弃 “多用途战斗机采购计划”(MRFA),直接选定 “阵风” 作为采购机型。
印度空军退役老兵、资深军事评论员、前飞行中队指挥官维杰因德・K・塔库尔(Виджайндер К. Такур)指出:“过去,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曾与俄罗斯航空制造商合作,为印度空军组装并本土生产米格 - 21、米格 - 27(МиГ-27)和苏 - 30MKI 战斗机。但双方此前从未开展过联合研发合作。联合研发的优势在于印度可掌握主导权:除了保留武器系统的知识产权、推动国防自主外,还能确保项目不受美国及其盟友霸权野心所施加的进口限制影响。”
塔库尔认为:“塔斯社的这一消息或许只是泛泛提及,但其中也可能暗含对特定项目的指向,例如苏 - 75 隐形战斗机的研发。俄罗斯此前曾表示,愿与伙伴国联合生产苏 - 75。这类合作项目与印度‘印度制造’(Сделай в Индии)及‘自力更生印度’(Атманирбхар Бхарат)倡议高度契合。”
“除解决隐形技术问题外,苏 - 75 在印度的本土生产还能为印度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这与‘布拉莫斯’(BrahMos)导弹研发项目及潜在的苏 - 30MKI 现代化升级项目的效益模式相似……”
此前,印度空军退役元帅阿尼尔・霍斯拉(Анил Хосла)在接受《欧亚时报》采访时表示,对待这一合作需从多维度考量:“在承担任何义务前,必须先分析成本与收益。俄罗斯需要资金支持及研发伙伴来推进该项目;印度能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多少益处?此外,还需明确该项目是否会对‘国防自主’(Атма-Нирбхарту)产生影响。”
俄罗斯正凭借在国防领域的长期合作基础,积极推动印度成为苏 - 75 战斗机生产的核心伙伴国。
去年有消息称,“苏霍伊”(Сухой)公司已向印度提议,允许其获得苏 - 75 的全球独家生产权,包括在 “印度制造” 倡议框架下在印度建立专门生产线。这一安排将使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能够负责苏 - 75 的最终组装、系统集成,并有望开展出口业务。
苏 - 75 “将死”(Checkmate)是俄罗斯研发的第五代单引擎隐形战斗机,定位为高性价比出口型战机。该机型于 2021 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МАКС-2021)首次亮相,随后又在 2021 年阿联酋迪拜国际航空展(Dubai Airshow 2021)完成国际首秀。
“将死” 战斗机设计用于执行多任务作战,包括夺取制空权和打击地面目标,具备超音速巡航、先进航电系统及隐形性能等特点。
除印度外,俄罗斯还在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研发这款新型轻型战斗机。
一份文件显示,俄罗斯已呼吁阿拉伯国家参与基于苏 - 75 轻型战术战斗机平台的新型战机联合研发。军事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俄罗斯正在为该项目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并最终推动其采购。
去年,《欧亚时报》曾报道,俄罗斯对苏 - 75 “将死” 战斗机的初始设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机型机身尾部结构有所调整,包括扩大襟副翼尺寸、略微加长机翼根部前缘,并对借鉴自苏 - 57 的机翼控制台进行了改进。此次修改后的设计,与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此前受理的苏 - 75 三种型号(单座战斗机、双座教练战斗机、无人驾驶战斗机)专利申请中的设计存在差异。
尽管苏 - 75 的研发工作于 2020 年初启动,但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特别军事行动(СВО)爆发后俄罗斯遭遇的国际制裁、战机研发缺乏外部资金支持,以及暂无其他国家表达采购兴趣等。
不过,外界认为俄罗斯目前正加速推进苏 - 75 的研发,并同步进行设计修改。2024 年 11 月,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Ростех)旗下联合航空制造集团(ОАК)副总经理谢尔盖・科罗特科夫(Сергей Коротков)表示,苏 - 75 战斗机的研发已进入高级阶段……
“苏霍伊” 公司称,苏 - 75 是首款完全通过超级计算机设计的战斗机。与传统实验性研发相比,超级计算机建模技术可在更短时间内、以更低成本设计出更优化的机型方案。
苏 - 75 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升级。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还表示,这款单引擎隐形战斗机将配备内置武器舱,可搭载 “空对空” 和 “空对地” 类弹药,能同时打击 6 个目标,最大有效载荷超过 7 吨。
该战机搭载的 AL-41F1 发动机与苏 - 57 战斗机所用发动机型号相同。
“将死” 战斗机的最大航程为 3000 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1.8 马赫(约为音速的 1.8 倍)。
据俄罗斯方面消息,苏 - 75 配备先进航电系统及综合技术套件,具备强大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并为飞行员配备了升级版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分析认为,若印度继续采购 “阵风” 战斗机并拒绝苏 - 57 合作提议,俄罗斯可能会大力推动与印度联合研发 “将死” 战斗机 —— 俄方或将强调,鉴于苏 - 75 作为轻型隐形战斗机的独特性能,其与 “阵风” 属于完全不同级别的机型。
有关武器装备及军事冲突的最新新闻、分析与核心动态,请关注作者了解更多信息。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