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六年了,就给我们张家生了个丫头片子!"婆婆张秀兰指着我的鼻子,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六年了,就给我们张家生了个丫头片子!"婆婆张秀兰指着我的鼻子,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我抱着六岁的女儿语桐,看着她怯生生地缩在我怀里。孩子的眼中满含泪水,小手紧紧拽着我的衣角。
"妈,您小声点,孩子在呢。"我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怒。
"什么孩子?赔钱货罢了!"张秀兰的话更加刺耳,"我告诉你陈婉清,你必须给我生个孙子出来,不然就别想在我们张家待下去!"
我的手开始颤抖。六年来的委屈和愤怒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我轻抚女儿的头,在她耳边轻声说:"语桐乖,去房间画画,妈妈和奶奶谈事情。"
等女儿离开后,我深吸一口气,走向茶几。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
01
六年前,当我把粉嫩的女儿抱在怀里时,心中只有满满的幸福。
"锦程,你看她多像你,眼睛大大的。"我望着丈夫,期待看到同样的喜悦。
张锦程确实很开心,他小心翼翼地抱过女儿,眼中满含柔情。"我们的小公主,爸爸会好好保护你的。"
病房里其他家属都在恭喜我们,只有婆婆张秀兰坐在角落,面无表情地看着手机。
"妈,您不抱抱孙女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张秀兰抬起头,淡淡地说:"女孩子有什么好抱的,养大了还不是别人家的。"
当时的我以为她只是一时的情绪,毕竟老人家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传统。我想着时间久了,她会慢慢接受语桐的。
出院回家后,张秀兰对语桐的态度确实有所改善。她会帮忙换尿布,会在我做饭时照看孩子。
"婉清啊,你好好坐月子,身体调理好了,趁年轻再生一个。"张秀兰一边给语桐喂奶粉,一边对我说道。
"妈,我们暂时没有二胎计划,语桐还小,我想专心带好她。"
"那可不行,一个孩子多孤单啊。而且..."张秀兰欲言又止,但我明白她的意思。
月子里,来看望我们的亲戚朋友总是会问同样的问题:"什么时候要二胎啊?"
每当这时,张秀兰就会抢着回答:"正在计划呢,争取明年就有好消息。"
我只能尴尬地笑笑,心中却开始感到压力。
语桐满月那天,张锦程的表哥带着两岁的儿子来家里。
"弟妹啊,你看我儿子多活泼,男孩子就是不一样,以后能传宗接代。"表嫂故意大声说道。
张秀兰立即附和:"是啊,男孩好啊,我们家也急需一个男孩。"
那天晚上,张锦程抱着我说:"老婆,你别把妈的话放在心上,我们有语桐就够了。"
"可是你内心深处,是不是也希望有个儿子?"我问道。
张锦程沉默了几秒,然后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考虑二胎,但如果你不想,我绝不会强迫你。"
那时的他,话说得很诚恳。我信了。
02
语桐两岁后,张秀兰对二胎的催促变得更加频繁和直接。
"婉清,你都休息两年了,该准备要二胎了。"她几乎每天都要提起这个话题。
"妈,我们还没准备好,经济压力也比较大。"我试图用现实理由推脱。
"什么经济压力?锦程工资不是涨了吗?再说了,多一个孩子能花多少钱?"张秀兰不依不饶。
张锦程的态度也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他从不直接施压,但言语间经常透露出对儿子的渴望。
"隔壁老王家的孙子会叫爷爷了,声音可甜了。"他看着新闻里的小男孩时,会这样感慨。
"公司新来的小伙子说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年轻人想法就是不一样。"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提起别人家的儿子。
最让我难受的是张秀兰对语桐态度的变化。
当语桐摔倒哭闹时,她会不耐烦地说:"女孩子哭什么哭,一点用都没有。"
当语桐表现聪明时,她会遗憾地说:"可惜是个女孩,要是男孩多好。"
语桐渐渐变得敏感,经常问我:"妈妈,奶奶是不是不喜欢我?"
我抱着女儿,心如刀绞:"宝贝,奶奶很爱你的,她只是希望你有个弟弟陪伴。"
"那我们生个弟弟好不好?"语桐天真地问道。
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我第一次真正考虑二胎的可能性。
那天晚上,我对张锦程说:"要不我们真的考虑要二胎吧。"
张锦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吗?你想通了?"
"为了语桐,也为了这个家的和谐。"我苦笑道。
"老婆,你真好。"他紧紧抱住了我。
备孕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三个月过去了,我的肚子依然没有动静。
张秀兰开始变得焦躁:"你到底行不行啊?是不是身体有问题?"
"妈,这种事情急不来的。"我努力为自己辩解。
"急不来?你都三十了,再不生就是高龄产妇了!"张秀兰的话越来越难听。
她开始给我买各种补品,催促我去看中医,甚至找来偏方让我试用。
半年后,我终于怀孕了。全家人都很兴奋,尤其是张秀兰,她逢人就说:"我儿媳妇怀二胎了,这次一定是个孙子!"
然而,三个月后的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又是个女儿。"医生的话如晴天霹雳。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车内一片死寂。张秀兰坐在副驾驶位置,脸色铁青。
"要不要..."张锦程欲言又止。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我不能接受。"孩子是无辜的。"
最终,我坚持生下了这个女儿,但在怀孕七个月时意外流产了。
那天我躺在病床上,看着张秀兰冷漠的表情,心彻底凉了。
"也好,省得又生个赔钱货。"她竟然这样说。
03
流产后的一年,我再也没有主动提起二胎的话题。但张秀兰的催促却变本加厉。
"你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放弃,必须继续努力!"她几乎每天都要唠叨。
"妈,我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一年。"
"什么一年?我看你就是借口!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我们那个年代..."
每当听到"我们那个年代"这五个字,我就知道又要听一堆大道理了。
更让我崩溃的是,张秀兰开始在外人面前说我的坏话。
"我儿媳妇就是不争气,生了个女儿不说,连二胎都不肯生。"
"现在的女人啊,都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享受。"
这些话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我耳朵里,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样刺痛着我的心。
张锦程虽然表面上安慰我,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失望和不满。
"婉清,你看隔壁家的小明多活泼,要是我们也有个儿子..."
"老婆,我不是催你,但妈年纪大了,你能理解一下她的心情吗?"
"其实生二胎也不错,语桐也需要个伴儿。"
他的话越来越频繁,压力越来越大。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张秀兰开始当着语桐的面说难听的话。
"你妈妈真自私,只生你一个女儿,不给你生弟弟。"
"别人家都有儿子,就我们家没有,多丢人。"
四岁的语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
有一天,语桐哭着问我:"妈妈,我是不是不应该出生?奶奶说我是多余的。"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碎了。
我抱着女儿,眼泪止不住地流:"宝贝,你是妈妈最珍贵的宝物,绝对不是多余的。"
"可是奶奶说,如果没有我,妈妈就能专心生弟弟了。"语桐的话让我怒火中烧。
当天晚上,我第一次和张秀兰大吵了一架。
"您可以不喜欢我,但请不要伤害一个无辜的孩子!"
"我说的是实话,她本来就是多余的!"张秀兰毫不示弱。
"她是你的亲孙女!"
"亲孙女?女孩算什么孙女,迟早是别人家的!"
那天,我带着语桐回了娘家,在父母家住了整整一个星期。
妈妈看着我憔悴的样子,心疼地说:"闺女,要不你们离婚吧,这日子没法过了。"
"妈,我舍不得语桐,也怕影响她的成长。"
"可你这样下去,迟早会被逼疯的。"
回到家后,张锦程主动和我道歉:"老婆,我已经和妈说了,让她以后注意言辞。"
"你觉得她会改吗?"我苦笑道。
果然,张秀兰表面上收敛了一些,但私底下的小动作更多了。
她开始故意在我面前播放别人家儿子的视频,讲述各种生儿子的"好处"。
"你看人家儿子多孝顺,长大了还能照顾父母。"
"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指望不上的。"
每一句话都像钝刀子割肉,慢慢地消磨着我的意志。
04
去年春节,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
张锦程的堂弟带着三岁的儿子回来拜年。小男孩活泼可爱,一口一个"奶奶"地叫着张秀兰。
张秀兰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孩子不肯放手:"哎哟,我的乖孙子,奶奶想死你了!"
而对站在一旁的语桐,她连看都不看一眼。
"奶奶,我也想要抱抱。"语桐怯生生地说。
"去去去,别捣乱,奶奶在抱弟弟呢。"张秀兰不耐烦地摆摆手。
我看着女儿失落的表情,心如刀绞。
更过分的是,吃年夜饭时,张秀兰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是婉清争气点,我现在也能有个亲孙子了。"
"妈,您别说了。"张锦程小声提醒。
"我说的是实话!人家都有孙子,就我没有,多丢人啊!"
那顿年夜饭,我食不下咽。语桐也变得很安静,只是默默地吃着碗里的菜。
饭后,堂弟妈对我说:"弟妹啊,你也别怪婆婆,老人家就是想要个孙子传宗接代,这很正常。"
"是啊,趁年轻赶紧生一个,拖得越久越难生。"其他亲戚也开始劝说。
我感觉自己像被围攻的动物,无处可逃。
那天晚上,我和张锦程发生了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争吵。
"你到底什么意思?是不是真的不想要孩子了?"他的语气充满了质疑。
"我已经有语桐了,为什么一定要生儿子?"
"语桐当然重要,但一个儿子对这个家庭也很重要啊!"
"重要?重要到可以牺牲我的身体和尊严吗?"
"你这是什么话!我什么时候牺牲你了?"
"从怀孕到现在,我承受了多少压力你知道吗?你妈每天的冷嘲热讽,你听不到吗?"
"她只是着急而已,你理解一下不行吗?"
"理解?我理解了六年了!语桐呢?她才五岁,就要承受这些冷暴力,你理解过她吗?"
那一夜,我们谁也没有睡好。
第二天,张秀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
"婉清啊,你看人家小明多聪明,会背唐诗了。要是我们家也有个孙子..."
我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回了一句:"妈,您要是想要孙子,让锦程再娶一个得了!"
"你说什么?!"张秀兰瞬间暴怒。
"我说错了吗?反正在您眼里,我就是个生育工具,生不出儿子就没价值!"
"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我辛辛苦苦照顾你们,你就这样回报我?"
"照顾?您照顾过语桐一天吗?除了催生,您还会做什么?"
那天的争吵持续了一个小时,最后是张锦程回来才平息的。
但从那以后,婆媳关系彻底恶化了。
一个月后,我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去医院做结扎手术。
手术很简单,但我的心情却很复杂。这意味着我彻底断绝了生二胎的可能性。
术后恢复的那几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会是什么后果?
但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六年的煎熬,已经让我心力交瘁。
我要为自己,也为语桐,做出最后的抗争。
05
今天早上,张秀兰又开始了例行的催促。
"婉清,你都三十二了,再不生就真的来不及了!"她坐在沙发上,语气比以往更加强硬。
"妈,我们再等等吧。"我敷衍地回应。
"等什么等?你就是故意的!是不是想气死我?"张秀兰声音尖锐起来。
语桐正在客厅里画画,听到奶奶大声说话,小脸上露出了害怕的表情。
"妈,您小声点,孩子在呢。"
"什么孩子?赔钱货罢了!我告诉你,今天必须给我一个准确答案,到底什么时候要二胎?"
我深吸一口气,知道逃避不是办法了。
"语桐,去房间画画,妈妈和奶奶谈事情。"我轻声对女儿说。
等女儿离开后,我走向卧室,从抽屉里拿出了那份一直藏着的报告。
手术后的这一个月,我每天都在想象这个场面。无数次的预演,让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回到客厅,张秀兰还在喋喋不休:"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就是不想生!现在的女人啊,都太自私了..."
我静静地站在她面前,手中拿着那份报告。
"妈,我确实不会再生二胎了。"我的声音很平静。
"什么?!你这是什么意思?"张秀兰猛地站起来。
"因为我已经结扎了。"
我慢慢地把那份医院报告放在了茶几上。
张秀兰愣住了,她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她颤抖着手,想要去拿桌上的报告...
06
张秀兰拿起报告,双手颤抖着看完上面的每一个字。
"结扎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她念着上面的医学术语,声音越来越小。
突然,她的身体开始摇晃,脸色变得惨白。
"你...你这个疯子!你竟然真的...真的..."她指着我,话都说不完整了。
"妈,您坐下,我给您解释..."我想要上前扶她。
"别碰我!"张秀兰用尽全身力气吼了一声,然后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沙发上。
我立即检查她的呼吸和脉搏,确认只是一时急火攻心晕过去了,并无生命危险。
十分钟后,张秀兰慢慢醒了过来。她先是迷茫地看看四周,然后目光落在茶几上的报告,瞬间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事。
"你这个狠毒的女人!你毁了我们张家的香火!"她哭天喊地。
我平静地坐在她对面,从包里又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妈,这是离婚协议书。我已经签字了,只等锦程回来签字。"
张秀兰看着我手中的离婚协议,彻底傻眼了。
07
"你...你要和锦程离婚?"张秀兰的声音都在颤抖。
"是的。既然我生不出儿子,那就把位置让给能生儿子的女人吧。"我语气平静得可怕。
"你疯了!你们结婚七年,有感情基础,怎么能说离就离?"
"感情?什么感情?六年来,你们把我当成什么?生育工具吗?"我的声音开始有了情绪。
"我们是为了这个家好!"张秀兰试图为自己辩解。
"为了家好?那语桐呢?她也是这个家的一员,你们考虑过她的感受吗?"
张秀兰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张锦程下班回来了。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剑拔弩张的气氛。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他疑惑地问。
我把结扎报告和离婚协议都推到他面前:"锦程,我们谈谈。"
张锦程看完两份文件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婉清,你这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可置信。
"因为我累了。六年的煎熬,我真的承受不了了。"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可是你为什么要做结扎手术?为什么不和我商量?"
"商量?商量有用吗?你会同意吗?"我反问道。
张锦程无言以对。
"你们想要儿子传宗接代,我理解。但我也有我的底线和尊严。既然我满足不了你们的期望,那就请另请高明吧。"
08
一个月后,离婚手续办完了。
我带着语桐搬到了新租的房子里,重新开始生活。
"妈妈,我们不回奶奶家了吗?"语桐问道。
"不回了,宝贝。以后就我们两个人生活。"我抱着女儿,心中充满了解脱。
没有了每天的催促和责难,没有了重男轻女的冷暴力,我们的生活反而变得简单快乐。
我重新找了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天回家看到女儿纯真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语桐也变得开朗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敏感怯懦。
"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画画画得好!"她兴奋地跟我分享学校里的事情。
"真的吗?我们语桐最棒了!"我由衷地为女儿感到骄傲。
没有人再告诉她,女孩子没用,女孩子是赔钱货。在我这里,她就是最珍贵的宝物。
三个月后,张锦程来看语桐。
"婉清,我们真的不能再试试吗?"他还在做最后的挽回。
"锦程,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我平静地说。
"可是语桐需要完整的家庭..."
"一个充满冷暴力和偏见的家庭,真的完整吗?现在的语桐比以前快乐多了,你看不到吗?"
张锦程看着正在开心玩耍的女儿,沉默了很久。
半年后,听说张锦程开始相亲了。张秀兰逢人就说我是个狠毒的女人,毁了他们家的香火。
但我不在乎了。
那天晚上,语桐趴在我腿上问:"妈妈,你后悔吗?"
我抚摸着她的头发,坚定地说:"不后悔。妈妈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保护你,也保护自己。"
有时候,结束一段关系需要巨大的勇气。但为了尊严,为了孩子,这份勇气值得拥有。
我们的生活或许不够富裕,但我们拥有了最珍贵的东西:自由和尊重。
皇位再尊贵,也不属于把女儿当作累赘的人。
来源:小徐社会历险记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