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连绵起伏的草原上,初秋末的阳光洒在青翠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啃食着牧草。守护这片草原、靠着草原增收的牧民们,正讲述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故事。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马德平)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连绵起伏的草原上,初秋末的阳光洒在青翠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啃食着牧草。守护这片草原、靠着草原增收的牧民们,正讲述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故事。
“以前担心禁牧后养不了羊、赚不到钱,现在‘异地借牧’让我们没了顾虑!” 牧民群众才让扎西赶着一群膘肥体壮的藏羊,脸上满是笑容。他指着远处的休牧围栏介绍,每年春季草场休牧时,家里的羊会被送到指定的“借牧点”,既保护了自家草场,羊的长势还更好。“去年卖羊挣了 8 万多,比禁牧前还多呢,草场也一年比一年绿,这日子踏实!”
屠宰加工车间一派忙碌,工人正将分割好的羊肋排、羊腱子打包。据了解,车间现在能做出好种鲜肉产品,其中祁连冰抓特别受大家人喜欢,除了线下销售,线上直播时也很火爆,祁连藏羊走向了上海、北京等省外餐桌。
提到祁连藏羊的 “名气”,祁连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负责人东生辉说:“从淘汰外来羊种保护祁连藏羊,到拿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再到跻身全国十大美味羊肉排行榜,入选国家遗传资源名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祁连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努力,这是祁连的骄傲!”
在祁连县,牧民群众既是生态保护的参与者,也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如今的祁连山下,草原更绿、牧民更富,一幅 “生态优、产业强、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衡芳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