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计显示,医药行业是牛股辈出的黄金赛道,全球股市涨幅前100名的上市公司中,医药生物企业占比超过三成。而这一趋势正在加速——随着AI制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突破,生物医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当美股医药巨头梯瓦制药一年暴涨117%,礼来股价年内涨幅达35%,投资者才发现,生物医药板块的财富效应只是冰山一角。
统计显示,医药行业是牛股辈出的黄金赛道,全球股市涨幅前100名的上市公司中,医药生物企业占比超过三成。而这一趋势正在加速——随着AI制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突破,生物医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在全球崭露头角。2025年上半年,港股18A板块53家生物科技企业中,25家股价年内翻倍,占比超90%。科伦博泰三年涨超270%,中国生物制药年内翻倍,这些个股的表现只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爆发的前奏。
01 全球视野,医药巨头的涨幅奇迹
纵观全球股市历史,医药行业一直是孕育大牛股的温床。美股市场医药板块年均收益率长期跑赢大盘,其中创新药企业表现尤为亮眼。
2024年,全球制药营收TOP20的企业中,梯瓦制药以117%的涨幅位居榜首,礼来和吉利德分别以35%和可观的涨幅紧随其后。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都在核心治疗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礼来凭借其在糖尿病和减肥药领域的创新,市值一度逼近万亿美元大关。而吉利德则因其长效HIV疗法lenacapavir的亮眼数据,股价长期横盘后迎来爆发,6月份至年底涨幅近50%。
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些细分领域龙头创造了涨幅万倍的神话。美股脑再生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涨幅高达48333%,尽管其后股价大幅回落,但仍较年初有惊人涨幅。这种极端案例虽然风险极高,但充分展示了市场对前沿医药技术的追捧。
医药行业的高回报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专利保护带来的定价权、持续创新的研发管线、以及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共同构筑了这一行业的护城河。
02 中国创新药,从跟跑到并跑的崛起之旅
与中国医药股的涨幅相比,国际巨头的表现似乎只是预热。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高达28%,多只成分股涨幅超过70%。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展现卓越疗效,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从5.7个月延长至11个月。这一数据不仅改写了临床指南,更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创新的全球竞争力。
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作为首个覆盖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国产PD-1单抗,能让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5.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9.2%。目前该药已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5%。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创新药企正在实现从“中国生产”到“中国创造”的跨越。2025年上半年,我国有22款抗肿瘤新药获批上市,从肺癌到黑色素瘤,从鼻咽癌到头颈部鳞癌,国产创新药正在改写癌症治疗的历史。
技术突破为企业提供持续动力。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技术赛道,中国在研管线数量已位居全球首位。这种研发实力的积累,为长期价值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生物医药,牛股辈出的行业基因
生物医药行业之所以能不断孕育大牛股,与其行业特性密不可分。
高壁垒是第一道护城河。医药研发需要深厚的科学积累、庞大的资金支持和漫长的周期耐心,这使新进入者难以轻易破局。一款新药从发现到上市平均需要10-15年,投入超过10亿美元。
专利保护带来定价优势。创新药通常享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在此期间内,企业可以获得垄断性收益,以弥补前期研发投入并创造利润。
需求刚性且持续增长。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医疗健康支出占总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对创新药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技术迭代创造新市场。AI赋能制药研发可缩短研发周期30%以上,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新技术正开辟全新的治疗领域,这些技术突破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数据显示,A股创新药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28亿元,2025年Q1营收为166.8亿元,同比增速21.51%。这反映了行业基本面的持续向好。
04 三重驱动,中国创新药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创新药企正迎来政策、资本与产业动能的三重驱动,这三大因素共同推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
政策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这些政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资本层面,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爆发,BD数量与金额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企业的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94笔,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大额授权交易不仅带来现金流,更验证了中国创新的全球价值。
产业层面,中国工程师红利正在医药领域显现。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人才储备,研发成本相对优势明显。同时,中国企业已从仿制药向真正创新转型,在ADC、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诺安基金基金经理唐晨指出:“创新药作为具有显著科技属性的领域,是科技发展版图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当下热门的DeepSeek、机器人等科技领域一样,均受益于中国工程师红利与工程化能力的释放。”
05 投资策略,如何把握生物医药历史性机遇
面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长期思维。
关注前沿技术领域。ADC(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是当前投资热点。2025年上半年,多起大额BD交易落地,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领域的突破将带来巨大价值重估。
布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中国创新药企正在从“本土玩家”向“全球竞争者”蜕变。例如,科伦博泰拥有30余款ADC管线,神州细胞在研的双抗、三抗全球领先,君实生物的国际化布局领先同行。这些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分得更大蛋糕。
把握估值修复机会。尽管部分创新药企涨幅可观,但整体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银河证券分析指出,医药板块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港股创新药板块因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优势,且具备更好的基本面相对优势。
分散投资控制风险。创新药投资具有高波动、高风险特点,临床试验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需要关注。投资者可通过专业基金或ETF分散风险,同时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波动。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何国际生物医药巨头能创造涨幅万倍的奇迹?答案在于人类对健康长寿的永恒追求,才是医药行业最大的风口。
而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正是在这一大趋势下,结合政策支持、工程师红利和资本助力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舞台不断展现实力,资本市场将给予更多认可。
投资生物医药需要耐心与远见。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沉淀,但一旦爆发,其能量将超乎想象。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布局生物医药,正是与中国创新同行的历史性机遇。
来源: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