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坐过山车”刚冲进1.25元斤就变脸下跌,粮农别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5 09:43 1

摘要:刷到这条留言时,我正把刚买的馒头掰成两半——皮白得发亮,手一捏,像缩水的海绵。

“一斤小麦涨3分钱,够买半瓶矿泉水吗?

刷到这条留言时,我正把刚买的馒头掰成两半——皮白得发亮,手一捏,像缩水的海绵。

价格没涨,可面粉厂老板在朋友圈叹气:优质麦一天一个价,今天不收,明天车就排不到门口。

山东菏泽的老赵却笑不出来。

仓库里剩的200吨麦,水分15.3,高不成低不就,饲料厂嫌贵,面粉厂嫌次。

上周下雨,村口路被大车压成麻花,运费每吨又加20。他算过,再拖一个月,利息和虫耗能把利润啃掉一半。

政策粮50万吨下周砸向华北,数字看着唬人,可标的集中在河北南部,山东能分到的不到三成。

而且全是2019年的临储麦,面筋值低,做饼干都嫌软。

加工厂拿它当“压秤石”,真正的好麦还得靠市场抢。

国际盘更魔幻。

黑海产区减产,俄罗斯报价抬了12美元/吨,折合到岸比国产贵出100元。

理论上该带飞国内,可港口贸易商懒洋洋:配额用完,再加运费,进口麦成了“只供观赏”。

最微妙的是玉米。

山东深加工挂牌1.08,比小麦低1毛1,饲料厂立刻“变心”。

上周还抢麦的寿光猪场,这周电话直接关机——配方切换,七天搞定,连司机都放空车回去。

需求端抽走一块砖,整个小麦墙晃三晃。

于是出现一条裂缝:优质强筋麦像钉子,钉在1.25不动;普麦像泄气的皮球,1.18都没人接。

中间那档“面子麦”最尴尬,赌后市的囤着,怕踏空的急着出,价格一天三跳,像心律不齐。

接下来剧本不复杂:

11月降温如果早,华北晚播苗弱,资本立刻借“减产”点火;

若秋播顺顺利利,政策再甩100万吨临储,普麦回到1.15也不稀奇。

个人看法,留好麦不如留好仓。

水分14以下、面筋32以上的,拖到腊月二十,面粉厂要送礼,溢价能再拉一分。

至于那些14.5水、闻着有点霉味的,别赌了,见价就甩,晚卖一周,虫眼就能让利润蒸发。

最后提醒一句:别被“全球涨价”催眠,国内不缺麦,缺的是“好麦”。

把质量搞清楚,比算卦有用得多。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