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业协会还发了倡议书:建议婚礼控制在20桌以内,婚车不超过6辆。
“所有人都在逼我”——这六个字,是他留在手机里的最后一句话。
三天后,遗体在汉江下游被礁石卡住,漂了整整五公里。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彩礼逼死人?
民政局火速辟谣:手续齐全,没彩礼纠纷。
真正压垮他的,是婚礼前一晚那场关于“主桌坐谁”的争吵。
新娘舅舅要坐主桌,新郎母亲不同意,父亲又嫌女方亲戚太多。
凌晨两点,他还在群里发语音:“能不能别把我当道具?
”
没人回,只有红色感叹号。
第二天,他穿着西装,没打领带,一个人走到旬河大桥。
监控里,他先抽了半包烟,烟盒捏扁,手机调了飞行模式。
跳下去那一下,连水花都被暴雨砸没了。
搜救队说,那几天汉江流速4米/秒,平时只有一半。
水下能见度零,潜水员摸黑作业,像在墨汁里找针。
72小时后,遗体被礁石拦住,西装外套早被撕成布条。
新娘家决定不办追悼会,双方父母现在正为婚房首付谁出得多吵架。
那套写着俩人名字的期房,还没交房,先成了遗产分割现场。
旬阳10家酒店连夜推出“减压婚礼套餐”:
不收进场费、不搞LED屏循环播放成长VCR、不强制请婚庆司仪。
行业协会还发了倡议书:建议婚礼控制在20桌以内,婚车不超过6辆。
评论区最高赞是:“早干嘛去了?
”
卫健委派了心理小组,给双方父母做疏导。
结果阿姨们边哭边互相指责:“你家儿子太脆弱!
”“你家女儿太强势!
”
心理师出来直摇头:劝别人容易,劝自己太难。
真正该上热搜的,是那句“所有人都在逼我”。
不是彩礼,不是房子,是那种“你必须高兴”的氛围。
拍婚纱照要笑到嘴角抽筋,敬酒要一圈不落,连朋友圈文案都要提前审稿。
谁敢在婚礼前说“我有点慌”,立马被七大姑八大姨围攻:“大喜日子别晦气!
”
一个朋友去年结婚,提前半年开始吃抗焦虑药。
她说最崩溃的是选喜糖:
“费列罗嫌贵,阿尔卑斯太土,最后买了200盒日本白桃糖,被婆婆骂败家。
”
婚礼结束,她把剩下的糖倒进垃圾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爱吃甜。
现在回看,新郎跳桥前把烟盒捏扁那个动作,
像极了我们深夜把朋友圈改来改去,最后还是设成“仅自己可见”。
只是他没得选“三天可见”。
旬河的水退了,桥上的花篮还没枯。
有人放了一包他爱抽的煊赫门,烟盒上写着:
“下次别做主角了,做个观众吧。
”
来源:陌上于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