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俺们种地的,最怕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天爷!眼瞅着秋播的好时节,偏偏遇上连阴雨,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地里刚种下的蒜,没见出苗,先见了黄叶、烂根,这可真是要了老命!本钱投进去了,心血也花了,难不成就这样打了水漂?
俺们种地的,最怕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天爷!眼瞅着秋播的好时节,偏偏遇上连阴雨,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地里刚种下的蒜,没见出苗,先见了黄叶、烂根,这可真是要了老命! 本钱投进去了,心血也花了,难不成就这样打了水漂?
老伙计们,别慌,也别放弃!今天,咱就把自己压箱底的救急经验掏出来跟大家唠唠。只要照着这3招来,完全能把咱家的蒜从“鬼门关”拉回来,年底少出16%的独头蒜,收成照样有指望!
(一) 弄明白为啥:阴雨天种蒜,等于给蒜种下了“病危通知”
咱得先搞清楚,这连绵阴雨到底坏在哪儿。你把蒜瓣想象成一个小娃娃,它种到地里,需要呼吸,需要暖和,才能舒舒服服地发芽、长根。
可这雨水一泡,土壤又湿又黏,不透气,地还冰凉的。这好比把娃娃扔进一个湿冷又不透风的破屋子,它能不生病吗?
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烂根、烂母瓣(就是咱种下去的那个蒜种)、苗又黄又弱,甚至直接闷死不出苗。更要命的是,这种“虐待”会让蒜苗光顾着保命,没心思分瓣,直接长成不值钱的“独头蒜”!独头蒜剥皮费劲,蒜肉还少,对咱追求产量的庄户人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损失!
(二) 第一招:雨停立刻“开沟排水”,这是救蒜的“第一副猛药”
雨一停,你可别先蹲在地头光瞅着发愁!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抄起铁锨,给蒜田开沟排水! 这是所有抢救步骤里最急、最不能等的一步!
具体咋干? 简单!就在咱蒜地的四周,还有地里头,麻利地挖出排水沟。地大的,就挖成“井”字或“十”字。沟要挖得深一点、宽一点,别舍不得那点地,务必让积水能顺顺当当地流走!
这招为啥灵? 它等于给憋得快断气的地块,猛地通了一股新鲜空气!把明水排掉,土壤底层的水汽也能被抽走一些。地能喘上气了,蒜的根也就有救了! 记住老话:“救蒜如救火,排水是第一”。
(三) 第二招:地皮稍干就“中耕松土”,等于给土壤“舒筋活络”
等地面上人能站住了,脚不怎么沾泥了,下一个活儿就得跟上了:抓紧中耕松土! 这步很多人大大咧咧就略过去了,其实关键得很!
你想啊,雨水拍打,地把表面都结了一层硬壳,像盖了个严实的锅盖。这“锅盖”不让底下潮气往上跑,也不让上面空气往下走。咱松土,就是为了砸烂这个“锅盖”!
具体咋操作? 用锄头或小耙子,在蒜苗的行间、棵间,浅浅地搂一遍,有个三五公分深就成。手下留情,离蒜根远着点,别伤了它。这么一划拉,地皮破了,土壤立马就透气了,这好比给板结的土做了个“全身按摩”,筋络通了,浑身舒坦! 苗子的根也能顺势往下扎,新根长得快。
(四) 第三招:及时“追肥提苗”,就是给病弱苗子“喂营养餐”
经过前两招的紧急抢救,蒜苗算是捡回半条命。可这时候的苗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活像个大病初愈的人,最需要补一补了。这时候,追肥可得讲点学问。
记住,现在可别傻乎乎地猛上尿素那种劲大的氮肥! 苗子虚,受不了大补,容易“烧”坏。现在最该补的,是磷和钾,最好带点微量元素。 磷管长根,钾管壮秆、抗冻抗病,能让苗子尽快恢复元气,长得壮壮实实的。
俺的独家秘方: 去农资店买点磷酸二氢钾,按说明兑水(一般是小小一勺兑一喷壶水),在大晴天的下午,给蒜苗的叶子正反面都喷喷。这东西吸收快,相当于直接给苗子“喂小灶”,见效特别快。隔个七八天喷一回,连喷两三次,你再看,那黄叶准变绿,弱苗准变壮! 苗子壮实了,才有劲头去长那种一头好几瓣的饱满大蒜,独头蒜自然就少啦!
结语:
老伙计们,天灾咱躲不过,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烂摊子,光跺脚没用,关键得动手干! 只要你抓住雨停后的那几天,照着这“排水、松土、补营养”三招一步不落地做,我保管你家地里的蒜能起死回生!
现在多流一滴汗,年底就能多收一筐蒜! 赶紧行动起来,也把这好法子,告诉咱身边一样犯愁的乡亲们吧!
来源:村夫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