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PBMT | 唐晓文教授:VA方案序贯改良BuCy预处理,为高危/复发难治性ALL患者allo-HSCT保驾护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18:43 2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高危或复发 / 难治性(R/R)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复发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累积复发率(CIR)约为30%-50%。因此,预防复发对于改善高危ALL患者all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高危或复发 / 难治性(R/R)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复发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累积复发率(CIR)约为30%-50%。因此,预防复发对于改善高危ALL患者allo-HSCT的治疗结局至关重要。

强化清髓预处理方案是降低复发风险的核心治疗选择之一,通过最大限度清除体内残留白血病负荷,可有效减少移植后疾病复发。其中,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A方案)已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展现出协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新诊断及高危ALL患者中效果显著(相关数据尚未发表);此外,该方案还能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能量代谢、清除白血病干细胞,进一步提升疾病控制效果。

2025年9月17至9月20日,第30届亚太地区血液和骨髓移植年会(APBMT 2025)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文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VA方案联合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用于高危或R/R ALL患者allo-HSCT的安全性与疗效”的研究报告。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01

研究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共纳入20例确诊为高危或R/R ALL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7天维奈克拉+阿扎胞苷联合改良BuCy作为强化的预处理方案。

02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4月,本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0.5岁(范围:12-56岁)。所有患者(100%)均检测出高危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特征,如KMT2A基因重排、Ph样 ALL、低二倍体及睾丸白血病。

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均达到形态学完全缓解,其中19例(95%)患者维持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缓解状态。85% 的患者接受半相合供者移植。所有患者均实现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植入中位时间为12天(范围:9-13天),血小板(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7天(范围:8-30天)。

中位随访14.5个月(范围:2.6-31.1个月)期间,1例患者在移植后9个月出现复发,另1例患者在移植后222天死于严重脓毒症。1年总生存(OS)率为94.1%(95%CI:83.6-100%),1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87.8%(95%CI:73.4-100%),1年累积复发率(CIR)为6.7%(95%CI:6.7-61.6%),1年非复发死亡率(NRM)为5.9%(95%CI:0-17.4%)。

30% 的患者发生Ⅰ-Ⅱ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无Ⅲ-Ⅳ级 aGVHD 病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AE)为Ⅰ-Ⅱ级胃肠道反应,其中45% 的患者出现腹泻,30%的患者出现恶心;未观察到更高级别不良事件或肝静脉闭塞病(VOD)。

随访结束时,巨细胞病毒(CMV)激活发生率为25%(20例中5例), Epstein-Barr病毒(EBV)激活发生率为40%(20例中8例)。

03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VA方案联合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在高危或复发/难治性ALL患者中耐受性良好,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长期生存期。

唐晓文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科室行政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理事,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科教兴卫”和“科教强卫”重点医学人才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六大高峰人才,姑苏领军人才,姑苏重点医学人才

法国南特大学医院中心、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中华血液杂志编委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委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

JHO、Annals of Hematology和BMT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长期从事恶性血液病的移植和免疫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联合专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发展临床前沿技术重点项目以及其他省厅市级课题26项;作为主要研究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厅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20项;创新性开展了16项新技术和新疗法,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待授权4项,参编专著9部,参与制定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CAR-T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14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CO、JHO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7篇,IF累计344.9分,其中一区9篇,二区15篇,单篇最高IF为42.1分;单篇最高引用353次,被列为全球1%之内被高引用论文。

参考来源:Xiaoping Chen, Wei Cui, Qingya Cui,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A Combined with Modified BuCy Conditioning Regimen Followed By Allo-HSCT for High-Risk or Refractory/Relapse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ingle-Arm Clinical Trial. 2025 APBMT.

编辑:Cherry

审核:唐晓文教授

排版:Baa

执行:Ba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