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已累到没有情绪价值!其妻称鸡肉当天备货拒绝“预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4 04:01 1

摘要:从“放学优先减一块钱”到国庆排队两三个小时,仅一周,景德镇的“鸡排哥”把夜市的注意力全部拢到一个摊位

从“放学优先减一块钱”到国庆排队两三个小时,仅一周,景德镇的“鸡排哥”把夜市的注意力全部拢到一个摊位

他叫李俊永,摊位不大,人却越聚越多,最先把他推上热搜的是一个很朴素的决定——下午放学那会儿,学生优先,每份主动少收1元

这事儿被顾客拍下传到网上,他平时随口安抚排队的幽默话也跟着火了,摊前常能听到他那句熟悉的调度声,

做完你的做你的,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

9月27日起,黄牛开始在他摊前高价代购鸡排,生意从热闹变成了拥挤

队伍两三个小时起步,旁边商户说常见的是一家人从午后排到天黑

这个变化给了当地部门一点压力,城管和文旅系统很快跟进协调

9月28日,“鸡排哥”受邀参加景德镇文旅座谈会,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荐官”,当场承诺国庆期间严控食品安全

那天他穿着统一服装现身,手机里还回了网友关心——自己确实有缺氧问题,但每年都会体检,不用太担心

听得出他讲话喘得略急,可句子没有掉链子

9月29日,昌江区城管为他安排了新的便民摊位,离原地百米,还靠近陶瓷博物馆

这一步算是把人流疏导了一些,国庆期间也增派了人员维持秩序

一个现场的小观察是,新摊位背后挡风好一些,排队的人不再完全暴露在太阳底下

人多不是坏事,管理跟不上才是问题

这话说得简单,但放在拥挤的夜市里算是要点

质疑也来了

有人拍到他使用某品牌非转基因大豆油,于是网上出现

大豆油不适合高温反复油炸

的质疑

10月2日,他营业前晒出了一份检验报告:样品是煎炸过程用油,委托单位为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他还当着顾客的面说

你们吃到的每一份产品都是合格、达标的,我也有健康证

那天我在视频里注意到,他把油缸口擦得很勤,纸巾堆在一边,手上套着一次性手套

事实是,他拿出了检测和证照,这是能核验的;

感受上,现场的烟味不算呛人,油色也没有太浑

真正撑住口碑的,不是某个证件,而是细节上的稳

他妻子“鸡排嫂”说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准备,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有时两三点才休息

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作息,但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说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

他们每天出摊前在家把当天的鸡肉备好,拒绝预制

这点是他们的底线,家里案板的腌料盆据说拢得很紧,备完会把厨房地面再拖一遍

事实是他们把准备工作留在家里,感受上,品质的稳定来自这些重复的日常

热度越高,仿冒也就越快

10月2日,他在社交媒体提醒:服装有仿版,别上当

当天还有人自称是他父亲在外摆摊,他忍不住说,“

我父亲和岳父已经去世蛮多年了,希望不要去冒犯老人家

”同城的昌派服饰公司则给出了温度更高的回应:文旅局设计了他的出摊服装,企业连夜做了50套纯棉款,免费交给“鸡排家族”

我留意到制服是浅色系,布料看着不闷,盖住了后背的汗痕,站在热油锅边的那几个小时,舒适度不是小事

价格层面,张力更直接

记者在现场遇到代购小哥,中午12点开始排,三个半小时才买到,每份加价二十元

原价是6元,这样一加就变成了26元

代购不是违法,但高溢价会损伤公平感

一个极具体的场景是,前面三四个人一口气买了十几份,后面的人队伍一下子就像挪不动了

事实是有人愿意为时间付费,感受上,摊主如果能限定单次购买数量,也许能缓解焦虑

截至10月2日17时,他的抖音粉丝超过71万

热度背后也有流言

10月3日,针对“买了多套房”的传言,他向媒体正面澄清:在当地只有一套和家人共同生活几十年的房子,“鸡排舅”也辟谣“五套房”

至于“千万收入”的猜测,他用一贯的方式回,

还没有到一个亿

这回答有点打趣,也像是在给自己留点喘息

事实是他公开否认了“多房产”,感受上,这样的辟谣有助于把注意力拉回摊位本身

说到“网红摊”,不妨把它置于更宽的夜市版图里

《2025夜市经济报告》显示,碳水解馋类小吃占夜市销售额的43%

抖音平台上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食物传播量同比暴涨217%

这两条数据合起来说明,能看、能拍且能迅速满足口腹的东西,是这波夜市的主力

与此同时

“地方小吃异地复刻”的搜索量同比增长89%

说明人们想把新鲜感带走

另有一组更反直觉的数据

低卡路里小吃销量同比上升31%

而且

95%的消费者会在正餐后再买甜品

放在“鸡排哥”身上,事实是他卖的是热油里的肉条和鸡排,感受上,他靠的是烟火气里的诚实和稳定,视觉冲击不算是主轴

对比一下别的网红摊,会更清楚边界在哪

洛杉矶的酱香饼摊主“小唐”因违反限制令、无证经营等问题,7月17日被警方逮捕,20日用3万美金保释

他曾把一块国内6元的饼在美卖到60美元,月入2万美元时也被质疑“割韭菜”

网红不等于无证通行,热度越高越要懂规矩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一个摊位不仅是在算法里热闹,还得在法律里站得住

事实是小唐遇到了法律红线,感受上,合规是墙上的钉子,不能松

长沙扬帆夜市的“瀑布土豆泥”则是另一种逻辑

摊主把半米高处的土豆泥倾泻下来再浇酱,高峰时一天做300份,土豆成吨进货

视觉效果给了它速成的知名度,但行业里普遍认为

这类网红食品的生命周期常在3-6个月

事实是它还在热门期,感受上

能不能长期留住人,关键在持续创新而不是一口气的热闹

“鸡排哥”的路子与此不同,更像是在耐心里加一点幽默

有人问,这样的个人爆红到底能不能带火城市旅游

有媒体评论认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具有独特气质的草根网红能为城市带来差异化记忆点,地方文旅若能及时捕捉流量并合理引导,确实能推动文旅发展,但也要补足配套和规范管理

景德镇的动作其实已经给出了回应:制服协作、新摊位优化、秩序维护、食品安全的明示检测

流量是风,管理是帆

事实是部门在动,感受上,他们需要让游客排队的两三个小时变得不那么难熬,比如加遮阳棚、加等候提示、加限购提醒,都是可操作的小事

回到“鸡排哥”本人

他是否开门店,当地说还要进一步考虑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门店意味着另一个运营逻辑:稳定供应、固定人员、标准化流程,也意味着资本和压力

好好活着,别把一身手艺消耗在熬夜里,这可能是所有摊主最现实的目标

我个人的感受是,他已经交出了一份很干净的答案——有证有检、明确辟谣、拒绝预制,管理上的事和城市一起解决

事实是他每天仍骑着三轮车到现场,感受上,那辆车像他的节奏,慢慢往前推进,不急不躁

如果要给这场热闹一个更稳的结尾,我希望它是“人好、品稳、队不乱”

这三件事串起来,才配得上一个城市的招牌

流量来得快,别让它走得更快

对于旁观者,看到的是油锅翻滚和人群的笑声;

对于摊主,靠的是体力、证照和规矩

当人们下次路过珠山大道或陶瓷博物馆旁,闻到那股熟悉的油香,知道自己排的是一个认真摊位,心里就会踏实

这份踏实,比任何金句更耐久

最终让人回头的,从来不是网红标签,而是你在夜里递过来的一块热乎鸡排

信源资料
央广网:《又见 “因一人火一城”!“鸡排哥” 走红背后的老问题》-2025年9月30日
网易新闻:《评论丨 “鸡排哥” 购置多套房产?过度关注场外花边就走偏了》-2025年10月3日
新浪新闻:《江西 “鸡排哥” 成新晋打卡点,能不能带火景德镇旅游?》-2025年10月1日

来源:通宵补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