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冰儿:《珍·古道尔给世界留下了永不熄灭的环保火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04:33 1

摘要:三天前,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溘然长逝。这位曾改写人类认知的科学家,用一生的心血,在丛林与文明间架起一座桥梁,如今她虽驾鹤西去,却给世界留下了永不熄灭的环保火种。六十五年前,珍·古道尔带着对非洲的憧憬,走进了贡贝溪的密林。仅凭一支笔、一个望远镜和满腔热忱,开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客户端查看)

三天前,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溘然长逝。这位曾改写人类认知的科学家,用一生的心血,在丛林与文明间架起一座桥梁,如今她虽驾鹤西去,却给世界留下了永不熄灭的环保火种。六十五年前,珍·古道尔带着对非洲的憧憬,走进了贡贝溪的密林。仅凭一支笔、一个望远镜和满腔热忱,开启了她改写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在简陋的帐篷里,她熬过无数疾病与孤独,用持久的耐心,赢得了黑猩猩的信任,最终见证了改变世界的瞬间——黑猩猩大卫·灰须用削尖的树枝钓取白蚁。而这一发现,彻底击碎“只有人类会制造工具”的固有认知,迫使科学界重新定义“人”的边界,恰如她所言“如果人类因制造工具而为人,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人’”。

她给黑猩猩取名字而非编号,记录它们的拥抱与哀悼、争斗与安慰,这种被传统学界质疑的“共情式观察”,却揭示了黑猩猩复杂的社会结构与情感世界。从“贡贝猩猩战争”中看到族群冲突,到发现母猿对幼崽的长久哺育,她让人类明白:我们与动物共享相同的情感谱系——自然中从来就没有“高等”与“低等”的绝对界限。这种认知革命,为动物保护奠定了最坚实的伦理基础。

为了保护屡屡被人类伤害的猩猩,古道尔毅然走出森林,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无家之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她成立了珍·古道尔研究会,建起了全球黑猩猩保护的核心阵地;九十年发起“根与芽”项目,将希望的种子播撒给千万青少年。她常年奔波于演讲台与社区之间,用“一块巧克力背后的雨林”等通俗表达,让环保从学术概念,变为大众行动。她不制造恐慌、只传递信念——“不能只靠科学改变世界,我们还需要希望”。

对于古道尔来说,环保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的土地上也曾留下过她的足迹。她从北京高校的演讲、到成都的零废弃论坛,从云南的种树现场、到生物多样性会议的视频分享,皆以“古道尔奶奶”的身份,唤醒无数中国青少年对自然的敬畏。那些在“根与芽”项目中践行垃圾分类、保护候鸟的孩子,正是她精神的延续。今年上半年,古道尔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也是对她跨越国界的环保贡献的最高认可!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她为人类与地球留下了非凡的遗产”——这份遗产,是贡贝溪里黑猩猩的安全栖息,是全球青少年手中的树苗,是“万物有灵”的普遍共识……当孩子们在山火焚毁区种下数千棵树,当黑猩猩依然在丛林中使用工具,古道尔就从未离去——她只是化作了雨林的风、守护的光,继续指引人类与万物共生。

她曾说“希望掌握在你我的手中,也在后代手中”。其一生都在以温柔守护自然,以行动延续希望。珍·古道尔博士如同穿透迷雾的光束,以顽强不屈的坚守,完成了从动物观察者、到环保布道者的伟大跨越。她不只是改写了动物行为学的学术边界,更是用一生的实践,重塑了人类对其他物种的认知,为地球生态保护筑起了一道充满温度与希望的精神防线。珍·古道尔为我们重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灯塔。她倾尽毕生心血,只为了告诉我们:自然从来不是人类的专属舞台,而是无数生命繁衍生息的家园。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人类文明基因里的生存智慧,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永恒准则。

生命的平等,是尊重与敬畏的起点。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里,我们曾一度将自身视为自然的主宰,却将其它生物分为“有用”与“无用”……然而自然的法则,从不由人类的功利心来定义。非洲草原上,狮子捕猎羚羊看似残酷,却维持着草食动物种群的健康,避免过度啃食导致草原退化;深海中的珊瑚虫,用微小的身躯构筑起庞大的珊瑚礁,为两万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所。即便是被人类视为“害虫”的蟑螂,也在分解枯枝败叶、促进物质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就像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无论大小,都维系着棋局的平衡。当人类为了为了追求皮毛而猎杀藏羚羊,实则是在破坏自然精心设计的平衡链条——而链条的断裂,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从超强台风到持续干旱,正是自然对人类过度索取的无声警示。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重每一个生灵的生存权利,就是在守护人类自己的未来!

自然的力量藏着人类永远敬畏的智慧。古人尚且知道,岷江的水流不是用来对抗的,而是可以通过鱼嘴分水堤引导,灌溉出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哀牢山的山势不是阻碍,而是可以通过层级梯田,将雨水转化为滋养稻谷的甘露。这种敬畏,不是对自然的恐惧,而是对规律的尊重。而现代社会,某些官员为了追求速度与规模,在生态脆弱的高原上盲目修建水库,导致下游河流断流、草场沙化;在沿海大规模填海造地,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让海岸失去了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自然从不会对人类的傲慢妥协,它只会用沉默方式提醒我们:人类的科技可以登上月球、潜入深海,却无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改变局部的环境,却永远无法超越自然的法则。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自然喜欢隐藏自己”。那些看似“无情”的自然规律背后,永远藏着守护万物共生的悲悯。

最后我想说的是,珍·古道尔的逝世是全球环保界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她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她的价值,远不止于学术与行动层面的贡献,更在于她用一生的执着传递了一种坚定、属灵的环保精神:未来的世界,不应再有杀戮,更不应是人类孤独的狂欢;而应该是鸟在天空翱翔、鱼在水中畅游、兽在林间奔跑、人在土地上耕耘的和谐画卷。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重每一个生灵的生存权利,就是在守护人类自己的未来。SO,我们当以敬畏之心守护自然,以怜悯之心善待所有生命,从而让珍·古道尔倡导“与万物共生”的智慧,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永远流淌……致敬环保天使珍·古道尔,愿她在天堂安息。

来源:谭冰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