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宝自己说话,而不是人为册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08:16 2

摘要:“国宝”!“国宝帮”!这两词在文博界当中是每一位都熟知的,但是“国宝”是使人敬仰与奢求的,“国宝帮”是某些人对民藏者污蔑的一种称谓。

“国宝”!“国宝帮”!这两词在文博界当中是每一位都熟知的,但是“国宝”是使人敬仰与奢求的,“国宝帮”是某些人对民藏者污蔑的一种称谓。

国藏国宝众多,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是我们都已知晓的事实。那么民藏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国宝(文物鉴定标准中为一级)呢?

今天我们就来让事实说话,我也是一个收藏者,更是一个对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者。我们用现有的国家十大国宝内几件来与我的一件对比,就一目了然,因为真正的国宝不需要受到人为的册封,它自己会证明,无论国家、某些部门机构或任何人都不得不认,只是受到的待遇不一样而已。谁让我们的社会是人为社会哦,在所谓的文物保护今天处于物随人的地位而定贵贱中,也只有委屈了物,是它选定的主人啊。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件国宝为何会是国宝,简介如下:

1,后母戊鼎:因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铭文,“后母戊”的含义认为是商王为祭祀母亲而铸造。

2,毛公鼎:困制器者是毛公,共有499个铭文字,记载了周宣王对毛公的册命等内容。

3,大盂鼎:铸有291个铭文字,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

4:越王勾践剑:剑身刻有“越王鸠浅自作用剑”8个铭文字,表明这剑是越王勾践自己使用的剑。

5,西周早期何尊:铸有122个铭文字,其中含有“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以上都是因其器上铭文内容而坐上了十大国宝之座,价值连城。下面我们来分析我命名的这件《太宗虫书铭文纪念大明宫建立罐》,看是否应为国宝与命名相付。

以上图片为正面,是一幅《喜上眉梢图案》,图案中巧妙地有“大明宫皇制品”等12个铭文字。从铭文内容明确的显示此器是为太宗李世民所作,因为西安大明宫遗址及考古成果、其它资料证实有大明宫这皇宫建筑,也明确了是公元634年(贞观8年)开始建,命名为永安宫,后因工匠挖到一面秦镜等原因,太宗皇帝又将其改为大明宫之名。

从图案与铭文结合资料记载,此器应是在公元634年工匠们在大殿地基下挖到一古铜镜——秦镜,传说能照出臣子忠奸,国运兴衰。大臣魏征向太宗贺喜得此宝镜,国家昌盛。太宗李世民听后大喜,为纪念君臣明镜之会,逐将永安宫改名为大明宫。在心情喜悦下制作了此器为纪念,并创作了这幅《喜上眉梢图》,为了章显其尊严与皇家权威,又以皇家专用虫书著上了“大名宫皇制”等铭文,既明确了宫名又落款了为他所制。

另注名此《喜上眉梢图》为考古界至今发现最早之图。

以上图为器具反面,明白显示为花草图,但花是以“养心殿”三个铭文字所代替。从正面的“品”字铭文与北京古宫养心殿及资料结合,应为皇帝用餐的一座殿堂。从深度来看,这是太宗对此器摆放的定位,这也证实了古代皇宫著名“养心殿”在唐初的大明宫就已存在。

以上图为此器上端,以卷草图案为装饰,从藏于其中这胖胖的仕女脸型,也证实了在我国唐代确是以健康丰满对女人的审美观,太宗皇帝把自己对女人的审美也表露了出来。

结语总结:从以上事实我们可看出:

1:后母戊鼎为商王祭祀母亲纪念器。

2:毛公鼎为毛公得到周宣王册命纪念器。

3,大盂鼎为周康王册命盂为贵族纪念器。

4,越王勾践剑为越王所用武器。

5,西周早期何尊因为“中国”一词为最早有这两字。

6,太宗虫书铭文纪念大明宫建立器罐为太宗皇帝对新建皇宫命名纪念器,并创作了留传至今的喜上眉梢图案,从历史上皇宫养心殿由明代推前到唐初。

试问它们在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有区别吗?所以我们民藏可以有尊严大声的告诉污蔑我们为“国宝帮”的人,我们民藏中是实实在在的有与国宝并肩的国宝。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