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来扒一扒:在没有瑜伽裤、没有体重秤、连“卡路里”仨字都还没造出来的古代,那些住在后宫里的妃子们,到底怎么瘦下来的?
没有健身房、不能节食,古代妃子想瘦?拼的不是毅力,是命!/
姐妹们!今天咱们不聊现代减肥法,
不说轻断食、不吃碳水、跳刘畊舞
咱来扒一扒:在没有瑜伽裤、没有体重秤、连“卡路里”仨字都还没造出来的古代,那些住在后宫里的妃子们,到底怎么瘦下来的?
你以为她们天天喝花茶、练瑜伽、做小蛮腰操?
Too young!
真相是——
古代妃子减肥,根本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活命!
你胖一点,可能就再也见不到皇上啦!
先说背景:
在清朝,皇帝翻牌子前,太监会先把妃子们的“档案照”端上来——
不是照片,是半身画像+体重备注*,!
对,你没听错,连胖瘦都得登记在册。
《清宫档案》里真有记录:
某嫔妃“面色丰润”,意思就是——你最近是不是吃多了?
更狠的是,乾隆就曾批过一句:“此女稍腴,暂缓召幸。”
翻译一下:你胖了,这个月别来了。
在古代后宫,体重超标=失宠预警=职业生涯危机
!
那怎么办?总不能像现在一样去报个健身班吧?
方法一:走路,走到腿断
古代妃子不能剧烈运动(怕“伤气血”“损龙胎”),但可以“优雅地走”。
于是,“绕殿行走”成了宫廷减肥秘方。
据记载,有些聪明的嫔妃每天早晚各走一万步(虽然那时候没计步器),
从储秀宫走到永和宫,再绕到景仁宫,来回折腾,为的就是出一身汗。
有人甚至穿重底绣鞋增加负重——相当于现在的沙袋绑腿,
网友调侃:这不是散步,是宫斗版Keep训练营。
方法二:束腰+穿显瘦旗装,视觉欺骗玩得明明白白
清代妃子穿旗装,高领、宽袖、束腰,设计上就自带“瘦十斤”滤镜。
聪明的宫女还会在衬裙上下功夫:
用硬布做内衬,把肚子勒平,腰掐出S型,
脸可以圆,但腰必须细!
慈禧太后就是个中高手。
她五十多岁还坚持穿紧身褡,每天让人用尺量腰围,
一旦发现涨了一寸,立马启动“瘦身计划”:
✅ 减主食
✅ 多喝茶
✅ 晚上只吃半个苹果(哦不对,是半个梨)
而且她特别信“刮痧美容法”,脸上刮完刮肚子,
太医记录写着:“每日酉时刮腹三十六下,以通经络。”
其实就是最早的“伪科学瘦肚子”……
方法三:饮食控制,吃得比兔子还素
古代没有外卖,但御膳房照样能把你喂胖。
所以聪明的妃子都会私下叮嘱厨子:
“我这阵子不宜油腻,少油少盐,多上青菜。”
光绪帝的珍妃就特别讲究,她的菜单里常见:
凉拌苦菊、清蒸鱼片、莲子百合汤……
一顿饭热量不超过800大卡,
放现在,妥妥的减脂餐!
更有狠人,比如汉成帝的赵飞燕——
传说她能“掌上舞”,瘦到能在手掌上跳舞(夸张了啊),
其实她是靠**长期节食+催吐**维持身材,结果体弱多病,终身无子。
网友痛评:这是拿健康换宠爱,亏大了
方法四:心理战——让别人胖,自己才能显得瘦
后宫最狠的减肥方式,不是运动,而是——搞团建式内卷\。一
一个妃子开始瘦了,其他人都慌了。
“A妹昨天被翻牌了,她才98斤!”
“B姐天天喝荷叶茶,皇上夸她轻盈如燕!”
于是整个后宫掀起“瘦身风暴”:
有人偷偷吃泻药,有人用艾草熏身排湿,还有人请道士做法“祛浊气”……
最离谱的是,唐朝杨贵妃本来以丰腴著称,
可自从梅妃入宫后,她也慌了,赶紧请人教她跳“回雪舞”,边跳边减脂,
杜甫都看不下去,写诗吐槽:
>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表面夸她得宠,其实是暗讽:你也开始卷身材了?
但你要说最绝的减肥方式——
是怀孕。
很多妃子生完孩子后,由于哺乳期消耗大、情绪紧张、睡眠不足……
自然就瘦下来了。
等皇上再见到她时,哇!气质清冷、楚楚动人,
“朕好久没见你这么瘦了,今晚来吧。”
——这不是减肥,这是拿命换机会
所以说,古代妃子减肥,
没有自律神话,只有生存焦虑。
她们不是想瘦,是不得不瘦。
在一个把女性当作“观赏品”的系统里,
你的腰围,决定了你有没有资格出现在帝王的视线里。
但反过来看,也有例外:
武则天40岁进宫时并不瘦,却凭气场征服李世民;
孝庄太后体型丰润,却是清初最有权势的女人;
就连慈禧,晚年也坦然接受发福,霸气宣言:“老佛爷胖,是因为有福!”
所以你看
当一个女人真正掌握权力的时候,谁还在乎她腰围是多少?
#古代妃子减肥真相 #后宫生存指南 #历史冷知识 #女性话题 #抖音爆款历史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