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十六载春华秋实,七十六年砥砺奋进,在这举国欢庆的美好时刻,让我们共同回顾辉煌历程,展望美好未来,用最真挚的情感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一展,讲好白山松水三百年历史、革命、英雄故事;一展,填补吉林缺乏近现代史专题展览的空白;一展,激励吉林干部群众
喜迎国庆,祝福祖国
七十六载春华秋实,七十六年砥砺奋进,在这举国欢庆的美好时刻,让我们共同回顾辉煌历程,展望美好未来,用最真挚的情感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一展,讲好白山松水三百年历史、革命、英雄故事;一展,填补吉林缺乏近现代史专题展览的空白;一展,激励吉林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自8月19日在长春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参观。许多看过展览的观众在吉林省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留言,对展出的文物和详尽的史料给予充分肯定。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这场精心擘画的展览,让我们重新翻开了吉林厚重的历史画卷,回溯吉林近现代风云变幻,感受吉林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文化基因,续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振兴诗篇。
一部鲜活的吉林历史教科书
约44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9大展区、28个单元的连贯叙事,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
展览系统展现了吉林近现代的苦难与荣光,再现东北抗联14年浴血奋战史,深情讲述吉林为我国汽车工业、电影事业、航空事业等领域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吉林为何由全国海岸线最长的行政辖区变为距海最近的内陆省?在“俄日的侵略与吉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展区,可以看到从1858年《瑷珲条约》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使吉林从滨海省份沦为内陆,更造成出海口缺失。
随着参观轴线不断向前推进,民族英雄的气概和文人志士的风华次第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吴大澂来到吉林督办边防事务,吴禄贞在这里撰写《延吉边务报告》,面对侵略者坚守民族气节……在战火动乱的年代,这里不缺信仰。
白山巍巍,松水泱泱。从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吉林的早期活动,到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再到吉林作为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按时间顺序均作了详细介绍。
在展馆三层,一面抗美援朝老兵的照片墙令人动容:昔日军装在身、意气风发,如今白发染霜、目光如炬,他们正是“最可爱的人”。今昔对照间,映照出跨越世纪的忠诚与担当,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抗美援朝老兵照片墙的正前方,一条洒满阳光的空中连廊,通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的展陈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吉林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电影事业和航天事业的摇篮。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从无到有、改天换地,离不开吉林人民的奋斗豪情。
历史在这里被看见,也在这里被接力。走进展览,仿佛翻阅一部鲜活的民族史书;走出展览,更添一份赓续传薪的力量。
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
这场精心筹备已久的展览,致力于让沉睡的史料“活起来”“动起来”“开口说话”,让参观者能听得懂、记得住,让吉林故事被看见、被铭记、被传颂。
2025年,长春市丰乐剧场旧址在保护修缮过程中,工人在墙壁上的一记凿击,竟意外敲开了一段尘封往事。墙体夹层中,六把军刀沉寂许久,却依旧透出冷冽寒光。
六把军刀静静地陈列于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馆内,诉说着侵略的铁证与民族的记忆,时刻提醒着这片土地曾经历过怎样的侵略与杀戮。
在“新中国成立初吉林省的全面建设”展区里,由长春理工大学提供的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实物也是首次亮相展出。在展厅布景灯光的照射下,红宝石激光器反射出温润的光芒,与对面墙上奠定光学事业的基石“八大件”的画面,遥相辉映。1961年9月,一束橘红色的光从吉林长春发出,照亮了中国的激光史。
除了红宝石激光器,1953年,仪器馆的熔炉烧得通红,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在长春熔制成功!随后,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等八件精密仪器相继问世,它们和光学玻璃被统称为“八大件、一个汤”,为新中国光学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当人们驻足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现场的这台红宝石激光器前,仿佛依然能够感受到它发出的那份跨越时空的明亮光束,它不仅照亮中国激光事业的未来,更成为中华民族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追光的象征。
“三地三摇篮”吉林儿女的自豪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其中“杨靖宇支队”荣誉旗帜赫然在列。
吉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也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有关“三地三摇篮”红色标识的史实和实物首次集中呈现。
走进令人耳目一新的“摇篮板块”,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的模型、一汽投产的喜报,见证了吉林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辉煌开端;长影集团早期拍摄的电影海报、剧照,以及输送人才的相关资料,展示了吉林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摇篮的开创之功;东北老航校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实物,体现了吉林在中国人民航空事业摇篮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在此刻与我们相遇,精神在凝视中得以传承。这个国庆,不妨亲临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在跨越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寻找那面属于“杨靖宇支队”的荣誉战旗。让我们在飘扬的战旗下坚定信仰,在英雄的故事里汲取力量,共同点燃属于新时代的奋斗豪情。欢迎您前来打卡,与历史对话,与英雄精神同频共振!
编辑:彦召
校对:张也
审核:吴悠
来源:悠游吉林(吉林省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