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为啥全球爆火?资本炒作黄金泡沫,还是年轻人的塑料茅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18:51 2

摘要:结果短短两年,它成了全球爆款,单个玩偶炒到3万块,还让一个在中关村起家的小商贩,身价直接干翻了河南首富。

最初看到Labubu那张怪里怪气的脸时,内心是拒绝的。

结果短短两年,它成了全球爆款,单个玩偶炒到3万块,还让一个在中关村起家的小商贩,身价直接干翻了河南首富。

这不是智商税吗?泡泡玛特到底卖的是什么鬼东西?

但深入扒完这个商业帝国的底子后我得说一句:人家真不是靠“一个娃娃”撑起的泡泡,而是一整套新消费的完美实验室。

2010年,泡泡玛特还只是北京中关村一家卖文具杂货的小铺子。

直到2016年,王宁瞄准了潮玩里最容易“上瘾”的那块——盲盒。

他签下了视觉风格怪诞又带点治愈的Molly,从此开启了“抽隐藏款”的快乐大法。用12分之1的概率拿捏人性,用144分之1的侥幸激发疯狂消费

这个玩法的本质我一句话总结:买多巴胺,赌爽感,拆惊喜。这比赌博还高级,因为它披着可爱与艺术的外衣。

到2020年上市,这家公司已经拥有了粉丝生态、IP运营、线下渠道、社交纽带,全维度构建了一个潮玩的“流量黑洞”。

Labubu,是怎么走红的?

Molly成功之后,泡泡玛特没停下动作。2019年,他们签下了华裔艺术家农家乐(James G.),带来了“怪物宇宙”中最特别的存在——Labubu。

这个角色不漂亮、不讨喜,甚至可以说怪,但它把“反标准化”的叛逆、孤独和情绪寄托,演绎得淋漓尽致。没错,它不是卖萌的,是卖态度的。

这正好击中了在枯燥世界中挣扎的年轻人。

2023年,Labubu马卡龙系列秒售罄;2024年,毛绒品类销售暴涨1289%。二手市场上,原价几百的隐藏款甚至炒到 108万元

你没听错,个别款式在Starcox平台上能炒到近2000美元,还得抢。

泡泡玛特这盘棋,恐怖就恐怖在,它压根不是靠“卖玩具”挣钱,而是在卖社交、卖情绪、卖炫耀权。

Labubu能够火出圈,背后是有三个策略:

第一是“超级社交货币”

Lisa机场走红毯手拎Labubu,刘亦菲发布会专门和它合影,连泰国公主坐飞机也要抱着它——这简直比请明星代言还猛100倍。

星光加持下,Labubu在小红书和TikTok上成为现象级开箱对象。抽中隐藏款的视频动辄几十万点赞。

这不是娃娃,是身份标签

第二是“盲盒机制”+“情绪循环”

只要你抽过一次盲盒,就知道那种“瞬间开奖”的刺激感。

而泡泡玛特设计了完整的饥饿营销+限定发行+频繁上新机制,把用户困在情绪循环里——你不知道下次啥时候更新隐藏款,就只能一直关注、一直上头。

2024年,泡泡玛特上线新品超过50款,只要有一款能出圈,就能稳住流量。

第三是“灰色二级市场”

这家公司的绝杀,是它“既不承认也不阻止”隐藏款的高额倒卖。

在得物、咸鱼、烧卡、推特上,你能看到隐藏款被当成理财产品交易。

有人月入数万靠炒娃娃,有人早晨四点排队抽货,抢到就转手赚翻。泡泡玛特不碰这钱,却通过这个市场维持热度,稳稳吃续费红利。

热到一定程度,问题也随之暴露。

盲盒本质是强化不确定性和沉没成本,属于“诱导消费”的灰色地带。多个城市已约谈泡泡玛特,后续强监管是大概率事件

前有Molly,今有Labubu,后面是Spooky……但即便Labubu这么火,火也不过是两三年。

潮玩不像电影或游戏,自带剧情续航。IP火不火,全靠情绪,一旦讲不出新故事,热度说跌就跌。

掉漆、歪头、脱毛等品控问题频繁被吐槽,客服的统一回复是:“这是艺术品,轻微瑕疵不影响使用。”

那问题来了:你说它是艺术品,凭啥批量盲发?你说它是玩具,凭啥买完不能退?

这个模糊地带一旦被放大,用户感觉被“割”,品牌口碑将迅速崩盘。

Jellycat吃掉中产妈妈,迪士尼靠影视造梦,乐高有教育属性。

泡泡玛特运行的轻内容+快频率打法,虽然涨粉快,但缺乏深度内容支撑,很容易让用户“审美疲劳”。

而潮玩这个市场,拼到最后,比的是IP的续航力、内容力、审美力,这些泡泡玛特并不占便宜。

从数据和商业模式看,泡泡玛特确实不是智商税:它能赚钱,它跑通了闭环,它建起了门槛。

但是,它绝对不是所谓的“长期优质资产”。这玩意儿像极了一场大型的社交情绪游戏:

热度来了,你就是风口浪尖的财富神话;热度没了,一瞬间就从财富自由变成人设塌房。

换句话说,泡泡玛特这种打法,本质上是对“当代消费社会”的深度洞察和极限压榨。

它赌的是用户的FOMO(错失恐惧症)、赌流量、赌社交身份焦虑。火是可预期的,塌也是写在剧本里的。

Labubu的全球爆红,其实也是中国IP输出的一次小型胜利。过去大家追日本、追欧美,现在欧美开始排队买中国娃娃。

更重要的是,泡泡玛特这家公司用中国制造+中国创意+中国式营销设法打通了一套走向国际潮流市场的方法论

能不能长期成功,得看他IP孵化是否上规模,是否能持续深耕内容。如果真能突破盲盒和表面流行,找到情感叙事的“下一站”,中国潮玩会不止是Labubu。

归根结底一句话:Labubu火,是因为有人在乎它的“可爱”,但泡泡玛特能火,则是因为它懂得怎么讲一个让人上头、让人抢、让人晒的故事。

那么下一个Labubu在哪?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财上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