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普京都始料未及:俄国军费快打光了, 战争却还遥遥无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2 23:55 1

摘要:旁边买菜的大妈刷着手机,卢布兑美元110的截图刺眼得像刚出锅的烙铁。

“又要加税?

”莫斯科地铁里,穿冲锋衣的大叔把报纸揉成团,直接扔进垃圾桶。

旁边买菜的大妈刷着手机,卢布兑美元110的截图刺眼得像刚出锅的烙铁。

俩人没说话,表情同步:钱包在流血,工资却冻成冰。

别急着同情,先拆账本。

军费已经吃掉政府每100块里的35块,剩下的还要给医生、老师、修路工发工资。

油价70美元是条生死线,跌破就塌方,可现在布伦特才68。财政部那帮西装男算盘打得噼啪响:增值税20%→22%,一年能多捞1.8万亿卢布,刚好堵三分之一窟窿。

听起来像外科医生拿创可贴补主动脉,血照喷,但聊胜于无。

可老百姓不傻。2021年面包30卢布,现在45,再来2%的税,超市价签得换更大号。

央行一边加息到15%,一边逼企业把外汇交出来,摆明告诉大家:本币快成卫生纸。

高利率把房贷直接抬进棺材,年轻人干脆躺平,婚不结、房不买,出生率再创新低。

打仗需要炮灰,可没人愿意生产下一代炮灰,讽刺循环达成。

更魔幻的是替代方案。

克里姆林宫盯上国企钱包:强制分红、卖“战争人民币债”、放大“水货”关税,三板斧全砍自己人。

国企老板连夜把现金转成迪拜房产;中国买家看着年化5%的“友谊债”直摇头:人民币投自家国债不香吗?

至于平行进口,土耳其洗衣机、哈萨克斯坦二手车早把海关挤成菜市场,再加税只能让灰色运费再涨三成,最后埋单的仍是排队买打折鸡的退休老太太。

最细思极恐的是结构变形。

能源美元占比从45%跌到32%,军工却膨胀到GDP的12%。

整个国家像把自行车改装成坦克,链条咔咔响还得往前冲。

以前卖油的钱至少能换进口咖啡机,现在机床全去造炮弹,超市货架越来越像90年代——空。

财政部的PPT里,2025年赤字可能飙到4%,下面小字备注:前提是不出现新的制裁。

翻译成人话:只要西方再掐一根气管,数字直接作废。

所以,2%的增值税暂时被按了暂停键,不是心疼百姓,是怕街头颜色升级。

民调里65%的人高喊“别再掏我口袋”,上一次这么高还是1991年。

历史不会重复,却爱押韵:当年也是财政崩、货币贬、加税闹,最后一声炮响,帝国散伙。

如今社交媒体时代,炮响换成TikTok直播,画面传播更快。

普通人能干嘛?

能跑路的早把卢布换成美元现金塞袜子,飞第比利斯、埃里温的机票一票难求;跑不了的把存款搬进冰箱——不是玩笑,莫斯科家电卖场最新促销:买大容量双开门,送隐形锁,销售员眨眨眼,“放香肠,也放美金”。

至于投票反对?

地方选举刚结束,统一俄罗斯党依旧七成胜率,数字稳得像假账。

税会不会再加?

大概率会,只是换个马甲:隐形消费税、战争专项费、企业“自愿”捐款,总有一款适合你。

真正的信号看央行利率——只要还维持在两位数,就说明救火没停,出血没止。

普通人盯紧汇率,别被“暂时稳定”忽悠,110不是底,120已在排队。

钱包瘦身最快的方式从来不是减肥,是货币截肢。

地铁口那团被揉皱的报纸,被清洁工扫进簸箕,头版标题露出一半: patriotic economy。

她扫完叹了口气,对同伴说:“以前不懂英文,现在看懂了——patriotic 就是‘你掏钱’的意思。

”说完把簸箕一抬,垃圾车轰隆开走,像给整个国家配的背景音。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