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日,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厦门人的朋友圈被一条重磅消息刷屏了——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新政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对于无数在这座海滨城市打拼的“新厦门人”来说,这纸通知不仅是政策的调整,更像是一把打开
2025年10月1日,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厦门人的朋友圈被一条重磅消息刷屏了——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新政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对于无数在这座海滨城市打拼的“新厦门人”来说,这纸通知不仅是政策的调整,更像是一把打开“归属感”大门的钥匙。
岛外四区门槛大降:租房+社保“双达标”就能落户
新政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对岛外四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落户条件的“松绑”。以往不少人卡在“没房就难落户”的门槛上,现在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能申请:在岛外四区办理住房租赁备案并进行居住登记满半年,同时在厦门连续缴纳社保满3个月且申请时处于在保状态,就能直接在居住地所在区落户。
“终于不用再纠结‘先买房还是先落户’了!”在集美区软件园三期工作的程序员小林看到新政时激动地说。他来厦两年,一直租住在杏林湾附近的小区,社保也交了20多个月,“之前总觉得落户遥不可及,现在租房备案+3个月社保,下个月就能去申请,简直像做梦。”
除了“租房+社保”组合,岛外四区还开通了“就业地落户”通道: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且在保,同时居住登记满半年,哪怕没租房备案,也能直接落在就业单位所在区。这对那些住在岛内但在岛外工作的人来说太实用了——比如在海沧生物医药港上班、租住在湖里区的护士小郑,“社保马上满半年,居住登记也早就做了,11月就能把户口落在海沧,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
思明湖里“双两年”门槛:核心区仍需“稳定基础”
相比岛外的“友好”,作为厦门核心城区的思明、湖里两区,落户条件依然保持了一定门槛,但相比以往也更清晰。新政明确,要在这两区落户,需满足连续缴纳社保满2年且在保,同时在思明或湖里区办理住房租赁备案并居住登记满2年。
“核心区人口密度大、公共资源集中,‘双两年’的要求其实是为了保障政策的可持续性。”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陈经理分析,“这既能筛选出真正在核心区稳定工作生活的人,也避免了短期人口涌入带来的资源压力。”对于在思明区某中学任教的王老师来说,她已经缴纳社保3年、居住登记2年半,“就等11月政策生效,终于能把户口从老家迁过来了,孩子明年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
落户规则更清晰:配偶子女可随迁,落户顺序有讲究
新政不仅降低了门槛,还明确了落户的“操作指南”。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按照就业单位集体户→就业地社区公共户→居住地社区公共户的顺序办理落户,避免了以往“不知该落哪里”的尴尬。更暖心的是,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这意味着“一人落户,全家随迁”成为现实。
“之前担心自己落户了,老婆孩子的户口还在老家,现在政策明确可以随迁,终于能一家团圆了。”在翔安区开小超市的张先生感慨,他和妻子来厦5年,社保和居住登记都符合条件,“11月申请落户后,孩子就能转学到翔安的公办学校,不用再读高价私立了。”
多部门联动保障:住建、人社、公安各司其职
好政策还需好执行。新政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住建部门负责住房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审核,人社部门核查社保缴纳情况,公安机关则承担居住登记和落户办理工作。三个部门形成合力,避免了申请人“多头跑、反复问”的麻烦。
厦门市公安局户政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各分局已开始准备新政实施的前期工作,“11月1日后,线上申请通道会同步开启,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审核周期将控制在15个工作日内,尽量让大家少跑腿。”
从“购房落户”到“租房也能落户”,从“社保年限卡脖子”到“分类分层精准施策”,厦门此次户籍政策的优化,不仅是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响应,更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包容与温度。对于无数怀揣“厦门梦”的人来说,11月1日起,“在厦门有个家”将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如果你也符合条件,不妨提前准备好租房备案证明、社保缴纳记录和居住登记材料,11月1日起,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鹭岛,扎根、发芽、生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等不良引导,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并做出整改。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