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A股里,长江存储的话题热度一直没降。母公司9月底刚办完股份制改革,虽说公司反复澄清“没借壳计划,没定上市方式”,但架不住资本圈热情高——毕竟这是国内3D NAND存储芯片的“独苗”,估值都冲到1600亿了,还是国产替代的关键角色,一举一动都牵着大家的神经。
最近A股里,长江存储的话题热度一直没降。母公司9月底刚办完股份制改革,虽说公司反复澄清“没借壳计划,没定上市方式”,但架不住资本圈热情高——毕竟这是国内3D NAND存储芯片的“独苗”,估值都冲到1600亿了,还是国产替代的关键角色,一举一动都牵着大家的神经。不少A股公司跟着站上风口,成了“潜在标的”或“受益股”。其实这些公司能被盯上,不是瞎炒概念,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逻辑,今天就用大白话拆清楚。
先搞懂:长江存储为啥值得这么关注?
要聊焦点公司,得先明白长江存储的分量。它是国内唯一能大规模量产3D NAND闪存的企业,没有之一。自主研发的晶栈®Xtacking®架构,从2.0到4.0版本三次拿过全球闪存峰会的技术奖,今年8月推出的4.0版本还拿了国际创新奖,能把芯片接口速度做到3600 MT/s,单Die容量冲到2Tb,技术水平跟国际头部企业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一代。
市场表现也很亮眼,2025年三季度全球市场份额直接冲到16%,排全球第三;国内SSD市场里,它的致态品牌市占率也有15%。更关键的是9月25日,母公司长存集团完成股改,还搭了多元股东架构,国家大基金一、二期,五大行系资本,连卖核桃乳的养元饮品都参了股,甚至还有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团队。股改可是上市前的关键一步,加上它刚以1600亿估值登上胡润独角兽榜,资本市场自然盼着它尽快登陆A股。
不过存储芯片是出了名的“烧钱”行业,单座晶圆厂投资就超300亿美元,长江存储还在建三期产线,光新公司注册资本就207.2亿,急需要通过上市拓宽融资渠道。虽然公司没说要借壳,但市场早就按捺不住,开始找“沾边”的A股公司了。
焦点公司分三类:关系不同,逻辑也不同
被盯上的A股公司不是乱选的,大致能分成“直接参股型”“国资关联型”和“供应链绑定型”三类,每类都有自己的核心逻辑。
第一类:直接参股,赚的是估值溢价
这类公司最直接,白纸黑字持有长江存储母公司的股份,一旦长江存储上市,投资价值可能直接兑现。
养元饮品:最意外的“股东”
很多人没想到,卖核桃乳的养元饮品会成半导体概念股焦点。关键就在2025年4月,它的子公司泉泓投资花16亿买了长存集团0.99%的股权。这可不是模糊的合作,是直接穿透到核心层的股权关系。按长江存储1600亿的估值算,这笔投资的价值很可能跟着涨,公司自然被市场重点关注。
第二类:国资关联,沾的是“同门”光
这类公司要么和长江存储同属一个国资体系,要么是同区域的“净壳”企业,市场觉得它们有潜在的资产整合便利。
祥龙电业:“净壳”属性太突出
祥龙电业的实控人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长江存储的核心监管主体同属光谷体系。更关键的是它的业务情况:年营收不足1亿,员工才67人,资产负债率极低,典型的“净壳”企业。作为光谷少有的主板上市平台,市场自然猜想它可能承载产业资产证券化的任务。
万润科技:股权业务“双重绑定”
万润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是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而长江产业投资本来就投了长江存储,算是“国资同门”。更巧的是,它旗下子公司还能给长江存储做封装测试,产能利用率都飙到95%了,业务上能直接协同。这种双重关联让它成了焦点,一点都不奇怪。
第三类:供应链绑定,靠的是业绩联动
这类公司虽然不是潜在“壳标的”,但长江存储的扩产直接关系到它们的订单,业绩弹性很明确。
设备端:扩产离不开的“卖铲人”
长江存储建产线,最离不开的就是半导体设备。拓荆科技的PECVD薄膜设备在它的招标里占了55%的份额,是独家供应;华海清科的CMP抛光设备是唯一的国产供应商,还是HBM堆叠工艺的必备设备;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占比超40%,北方华创的薄膜沉积和刻蚀设备也被大规模采用。长江存储三期项目要扩产15万片月产能,预计带动1200亿设备投资,这些供应商自然会直接受益。
材料端:芯片制造的“基石”
芯片制造离不开各种材料,不少A股公司早就是长江存储的核心供应商。沪硅产业的300mm大硅片签了3年长单,安集科技把长江存储列为前五名客户,鼎龙股份的CMP抛光垫实现了国产替代并批量供应,雅克科技的前驱体产品也主要卖给它。随着长江存储产能释放,这些材料公司的订单量和业绩都会跟着涨。
封测端: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芯片造出来后还得封装测试,万润科技的子公司、深科技都在接长江存储的订单,深科技更是负责128层以上高端产品的封测。通富微电还传闻是它“混合键合”技术的合作伙伴,这可是未来3D NAND堆叠的关键技术。这些公司的业绩和长江存储的产能直接挂钩,自然被市场看好。
给普通投资者提个醒:热闹里要藏点心眼
虽然这些公司被热炒,但有几点必须拎清楚,别盲目跟风踩坑。
首先,借壳只是猜想,不是事实。长江存储母公司刚完成股改,距离上市还有不少步骤,而且公司明确说了“没有借壳意愿”,IPO才是更常规的路径。现在炒的“壳标的”,很多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
其次,不同公司的逻辑强度不一样。养元饮品是直接持股,受益逻辑最硬;设备、材料公司是业绩联动,有订单支撑;而纯国资背景的“壳标的”,不确定性最大,毕竟资产整合不是简单的“沾亲带故”就能成。
最后,关注行业本身更重要。长江存储的核心价值在于国产替代,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预计到2031年能达158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3%。不管它怎么上市,产业链上真正有核心技术、能稳定拿订单的公司,长期肯定能受益;但如果只是蹭概念,没有实质业务支撑,热度过去后很可能跌回原形。
说到底,长江存储的热度背后,是大家对国产半导体产业的期待。但投资不能只看情绪,得搞清楚公司和长江存储到底是“真关联”还是“假沾边”,是“赚估值的钱”还是“赚业绩的钱”。把这些理明白,才能在热闹的市场里保持清醒,不被短期波动带偏。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