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开”出俩谱子?我的二胡课又闹笑话了(43)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1 18:25 1

摘要:今儿上课,可算盼到正主儿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曲子老师两个月前就许了愿,说夏天教,结果从穿裙子等到快穿薄外套,我这心呐,跟盼快递似的,天天惦记。估摸着老师是怕我们这群“三脚猫”拉砸了,中途打了好几回退堂鼓吧?

中老年人零基础学二胡--我的成长之路(43)

胡(琴)说

接上回。

上回不是说那快弓练习嘛,跟啃硬骨头似的,老师说了,这玩意儿得天天磨,急也没用。行吧,我也就不瞎琢磨了,每天雷打不动练一阵,慢慢熬呗。

今儿上课,可算盼到正主儿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曲子老师两个月前就许了愿,说夏天教,结果从穿裙子等到快穿薄外套,我这心呐,跟盼快递似的,天天惦记。估摸着老师是怕我们这群“三脚猫”拉砸了,中途打了好几回退堂鼓吧?

果然,一上手就出岔子。都怪我手贱,之前听老师提了一嘴,就偷偷从网上打印个谱子,每天练完正经功课,就偷摸拉两句开头。你猜怎么着?那肌肉记忆比钢板上贴地砖还瓷实,改都改不过来。老师发的谱子乍一看长得差不多,可一跟老师跟练才发现,完了,节奏乱了不说,弓法错得更离谱,好好的调子和老师的一掺和,硬是拉成了“搅屎棍”,跟老师比,简直是两个歌曲似的。

试了两回都跟打架一样,我只能停在那儿,瞅着别的同学跟着老师拉得有模有样,心里直犯合计:“难道是老师拿错谱了?”

老师没说啥,就是看我的眼神有点怪,好像在说“你今儿没带脑子来?”趁同学们练得起劲,我赶紧翻出曲谱里悄悄存的“盗版”谱子对比,这才发现俩谱子好似一对“孪生兄弟”——看着像,细节差老远。就说开头的第二节,我练的是“i 6 5 6i56 i”,老师给的不光少了个“i”,连弓法都变了,原来应该用连弓的四个十六分音符,愣是拆成了前八后十六。得,这预习预习,愣是给自己预习到沟里去了!再看老师,正瞪我呢,那眼神,估计心里在暗骂“这学生怕不是来添乱的”。

回家赶紧上网搜,好家伙,这曲子的谱子版本比超市里的酱油牌子还多,个个看着像亲戚,仔细一看全不一样。我这才明白,合着谱子也不是“标准答案”啊!早知道这样,我才不瞎折腾呢,这肌肉记忆一旦养成,改起来比让男人戒烟还难。万幸啊,只是弓法节奏不对,这要是把持弓姿势练歪了,那才真是哭都来不及。

后来才整明白,这谱子不一样,就跟下象棋似的,同一个残局,你走卒我飞象,各有各的路数:编谱的人想法不同,有人觉得连弓顺溜,有人偏爱分弓带劲;用处不一样,给新手的谱子简单粗暴,给老手的就留了好多活口;还有地方特色,南方可能拉得慢悠悠,北方就爱拉得脆生生。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咱自己的功夫不到位,缺乏海量的弓法节奏的储备,当然做不到应用自如,才拿肌肉记忆说事儿。就像写学术论文,若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就算写出来也是敷衍了事。反过来则不同,不信你看二饼与力哥在直播间里都是现场扒谱现场演奏的,也没见人家出错儿呀。

说起来这《八月桂花遍地开》还真带劲,看名字像花儿开的正艳,冒着扑鼻的香气呢,听着就像院里桂花落了一地,大家伙儿又唱又跳,热闹得不行。节奏噔噔的,弓法也是一会儿短平快,一会儿又拉得老长,跟喘气儿似的。

今天老师就教了个开头,已经有同学拉得手忙脚乱了。我呢,课后跟自己那点老习惯较了半天劲,居然慢慢顺过来了,还真有点小得意。只不过这首曲子太长,后面还有一整篇等着呢,老师大概要分开段落教我们,看来得跟这桂花“死磕”一阵子了。而且这节课后老师还专门发了微信,强调不要自己尝试学这首歌曲剩余的部分,以免错拉。看这话大概率就是冲着我说的吧。唉呀,我这也太难了吧。

学习二胡到现在,反而平下了心境,心态也不像刚开始那么急,每天按部就班按要求练习就可以了。太明显的进步感觉不到,但总是能发现自己的运弓越来越扎实,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好听,不知道这算不算进步呢。如果您也认为是的话,路过的琴友请给我点个赞再走吧,在此先谢谢了哈!

下回接着说啊……

我会把自己学习二胡的心得和体会真实记录下来,不定期更新,欢迎大伙儿多指点。再见!

来源:认真的读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