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这条播放量两百多万的短视频,成了福特中国内部“并网”会议的暖场片——高管们沉默看完,直接拍板:渠道不砍,人就先被渠道砍死。
一年前的福特中国,像一台同时踩住刹车和油门的越野车:发动机轰得响,轮子却原地刨坑。
长安网、江铃网各唱各的调,车主想换个配件得先背一遍“客服转接口诀”。
那会儿,北京一位老锐界车主在4S店门口拍视频吐槽:“我车没坏,人先累坏了。
”弹幕里一片“+1”。
谁也没想到,这条播放量两百多万的短视频,成了福特中国内部“并网”会议的暖场片——高管们沉默看完,直接拍板:渠道不砍,人就先被渠道砍死。
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像传统合资公司的慢动作,更像一场“土匪式”改装:先拆保险杠,再换发动机,最后连方向盘都重新标定。2023年9月,福特把销售权一把攥回自己手里,成立全资销售子公司,留下长安、江铃老老实实当“代工厂”。
消息一出,业内群聊瞬间分裂:一边担心“美方独走”,一边暗戳戳点赞——“早该这么干,再晚两年连展厅地毯都被新势力卷走”。
真正让对手坐不住的,是福特把“纵横空间”直接开进了商场负一层。
成都SKP那家旗舰店,门口摆的不是车,是一台被拆成零件的烈马车架,旁边挂着露营灯和咖啡渣做的杯子,标签写着“喝完的咖啡别扔,还能当拖车垫”。
年轻人排队打卡,顺手下订——60%的订单就这么“玩”出来。
老派经销商看傻了:车还能当盲盒卖?
更狠的是“纵横社群”。
官方不喊“车主”喊“队友”,第一次阿拉善穿越活动,报名通道开放8分钟满员,工作人员连夜把服务器搬到阿里云才没崩。
夜里十一点,领队在对讲机里来了一句“今晚星星不错,谁想睡车顶自己抢位置”,结果第二天照片刷屏,朋友圈文案高度统一:福特中国,比我会玩。
数据不会说谎。
智趣烈马一年卖5万辆,其中3万辆是“玩”出来的转介绍;单店成交周期从15天砍到9天,比新势力还快一天半;客户投诉率降了35%,因为“三统一”之后,车主终于不用背客服口诀。
最让同行眼红的是NPS(净推荐值)一口气涨了27分,相当于把“将就”用户直接拉进“安利”阵营。
福特中国没打算停。6月拉着宁德时代官宣:2025款烈马换上磷酸铁锂,续航干到650km,价格还降了一档。
顺手在南京砸下3个亿盖新能源研发中心,招聘启事里写着“会写代码的越野疯子优先”。
宝马大众们一看,这哪是合资,分明是“披着合资皮的本土新势力”,于是纷纷抄作业:宝马宣布2025年照猫画虎成立中国销售公司,大众连夜给ID.系列找“纵横空间”平替。
有人担心,福特这么“野”,会不会把合资的“技术护城河”一起拆掉。
南京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一句话怼回去:“护城河?
先活下来才有河。
”他们最新的KPI不是“对标特斯拉”,而是“让车主在川藏线上敢把充电桩地图删了”。
听起来像吹牛,但第一批测试车已经跑完青藏线,续航标定表上密密麻麻写着“海拔5231m,逆风7级,空调26℃,剩余18%”。
故事讲到这里,福特中国这波操作已经不只是“渠道改革”,更像一次“身份越狱”:从“外资甲方”变成“本土玩家”,把原本属于新势力的“用户共创”“社群运营”“场景体验”一股脑搬进合资体系,还顺手加了点美式越野佐料。
副作用也很明显——老派经销商骂娘,内部汇报PPT从20页涨到120页,财务系统三个月内推倒重来两回。
但CEO陈晓波在内部会上只说了一句:“想舒服,回美国;想赢,留在中国。
”
接下来一年,福特中国还有三张牌没打: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池2025年装车,南京中心要孵化三款“纵横”新车,阿拉善社群活动准备扩军到两万人。
至于对手们能不能抄走,一位离职高管在酒桌上吐了真言:“他们学得了空间装修,学不了把车主当队友的胆子。
”
市场留给合资公司的窗口越来越小,福特中国先一步把窗户踹成了门。
门后是不是康庄大道没人知道,但起码,这台曾经同时踩刹车和油门的越野车,现在已经松开刹车,方向盘握得死死的,油门到底。
来源:时髦柑桔tWMVn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