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76周年,三沙的岛礁都站得笔直。七连屿、永乐群岛、南沙群岛,军民一起把国旗举高,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那抹红。黄岩岛的海面更热闹,中国海警达濠舰巡逻到位,执法员把旗帜升起,齐声喊了一句:海疆由我守护,祖国尽可安心!
国庆76周年,三沙的岛礁都站得笔直。七连屿、永乐群岛、南沙群岛,军民一起把国旗举高,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那抹红。黄岩岛的海面更热闹,中国海警达濠舰巡逻到位,执法员把旗帜升起,齐声喊了一句:海疆由我守护,祖国尽可安心!
2025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到位,这个南海东部支点被牢牢托住。这意味着秩序,意味着生态,有了规矩也更有底气。
柏礁在尹庆群礁东南大约50海里。它不是零散的碎块,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单体环礁,形态像一条长条,长到33公里,最宽地方差不多5公里,总面积66.4平方公里。里面一汪潟湖,16.9平方公里;外面礁坪,49.5平方公里。这里的水浅,退潮露出大片“地”,这种地形对做工程太友好了,成本省了不止一点点。更关键的是,渔业资源丰,矿产也不差,战略位置正中南沙中心,含金量太高。
老渔民给它起过很多带着生活味的名字。东南方向有个礁门,西南端竖着一块礁石,露出海面4.6米,大家叫它“柱子”,后来正式名“单柱石”。东北方向一片礁石,形状像船锭,头又像鸟,1983年正式名叫“鸟鱼锭石”。还有一句话,很多海口人都知道:柏礁就是“海口线”。渔船爱去,网一撒就是收获。越是这样的地方,越是让人不敢松手。
它的分量太大,南海周边的国家都盯着它。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还有我国台湾地区,都把柏礁划进各自的专属经济区。这就不是一条线的问题,而是四国五方角力。说争抢,不夸张。
抗战胜利后,柏礁长期由台湾地区实际管控。那会儿台湾海军在南海周边算强,太平岛有军队常驻,是南沙唯一长期驻军的自然岛,位置很要紧。要是当时能在柏礁附近的南威岛派上少量兵力,或者把太平岛的驻守再夯一夯,局面会更稳。现实走了另一条路。台湾方面心思不在这,南海主张一步步弱下去,执行“不挑战、不反抗”,到1960年干脆主动舍弃柏礁。这一笔,后来回头看,大家都觉得心痛。
那会儿中国大陆的海上力量还在起步,海权意识也不够强,偏远岛礁顾不上,周边国家趁空档做动作。1978年,马来西亚派兵占了柏礁。占是占了,但没看出它的长远价值,驻守很苦、建设很难,没有当回事,最后也没坚持。更麻烦的是1987年2月,越南抢先一步,把柏礁拿下,动作很快,还在礁盘两端和中间搭了三座礁堡,派了40多人驻守。后面越南一直不松手,2012年起开始填海造陆,工程一层叠一层,越做越硬。
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与柏礁到底怎么错过的?这一段过程值得说清楚。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准备在南海设置海洋观测站,这是一个能把科学和主权站点结合起来的窗口。中国看懂了这个机会,拟了考察方案,目标点有四处:永暑礁、六门礁、华阳礁、柏礁。按计划,1987年4月启动。
海上指挥链条也都搭好了。国家海洋局成立前沿指挥部,梁松坐镇海上总指挥,马应良带队考察,王志斌负责应急安全保卫,“向阳红五号”是主力船。工作从永暑礁开局,最细的考察就放在这,足足走了8天。华阳礁立了考察碑,六门礁因为没有露出水面的礁石,没法靠上立碑,只能抛碑并记下坐标,明确主权态度。
那会儿距离越南占领还不到三个月。“向阳红五号”减速通过,离礁盘大概4海里,国旗公开挂起。越军拉响警报,士兵躲进掩体,海面很紧张。“向阳红五号”播出了中国政府的声音,信息传到对方,传到海面。任务完成以后,考察队在6月6日回到广州,交上调查报告,结论很清楚:永暑礁适合设海洋站,也是部队进驻的首选点。那次抛碑的六门礁后来也被越南占了,这一连串的小细节,拼起来就是一条大时间线。
去年,越南第一次把南海填海造岛的画面公开出来,视频里能看到挖沙船进了柏礁的潟湖里填埋。卫星影像对比也摆在那儿:自2021年10月开始,越南在非法占据的南沙11个岛礁上做大规模填海,到2025年5月累计超过8.5平方公里。为了加速,越南从欧洲把绞吸式挖泥船引进了进来。荷兰的Royal IHC在2022年交付了Beaver 65型,2023年再交付同型号,还签了第三艘的合同。2022年11月,Beaver 70和Beaver 45又落地越南。2024年7月,Royal IHC跟越南Nam Trieu造船厂签了新协议,准备在亚洲建一艘耙吸式挖泥船,成为越南首艘IHC品牌的挖泥船。这些设备指向性很强——为了扩建岛礁,提升填海效率。
柏礁的现场变化更直观。2021年12月,越南在东南侧环礁启动疏浚填埋,潟湖航道开凿,把水系打通。到2022年,东侧航道初步成型。2023到2024年,西北侧施工区上了小型绞吸式挖泥船,加速填海,把一条长度约4300米的长沙洲勾出来,还在修一条飞机跑道。到2025年5月,跑道长度差不多3200米,陆域面积大约2.8平方公里。每一个数字都不小,拼在一起就是“规模化”的动作。越南引进挖泥船、造岛,想把海空军和反舰导弹部队的活动范围铺出去,同时增强监控能力。
柏礁造岛这种事,不适合用武力去硬顶,更适合用“竞争回应”的方式,比如把南沙的造岛建设重启,做稳做扎实。法律层面的工作也要跟上,保护区的经验能不能复制、能不能扩展,让治理有更多抓手,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黄岩岛的保护区是一种示范,把生态和主权捆在一起,把管理和保护捆在一起。这种路子走通了,群众看得见,也能感受到海洋治理的变化。柏礁的复杂性更高,历史遗留、现实博弈都在里面,处理的方式要分层,要有节奏。渔民需要稳定的生产空间,海上执法需要更强的机动能力,科考和监测也要覆盖到位。这些需求叠在一起,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海要稳,人要安。
很多人会问,国旗在海风里飘,是象征还是力量?是两者合一。它告诉你,这片海有人看着,有人守着。三沙的升旗仪式,是情感的凝聚,也是秩序的凝聚。达濠舰那句“海疆由我守护”,不是一句口号,是每天的巡逻、每次的处置、每一条航线的踏实。柏礁的考验摆在那儿,时间线拉得很长,但窗口也一直存在。把握窗口,把握节奏,把握分寸,才是最不容易也最重要的工作。
来源:在等一个康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