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当日,禁卫军官兵在清河军营内情绪激烈,部分满族士兵持枪高呼"若解散禁卫军,先杀冯国璋,再把袁世凯吊死在城门上"。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当日,禁卫军官兵在清河军营内情绪激烈,部分满族士兵持枪高呼"若解散禁卫军,先杀冯国璋,再把袁世凯吊死在城门上"。
冯国璋快步登上操场土台。他当众以性命担保四项承诺:一、禁卫军维持原有编制;二、官兵俸饷终身不变;三、光绪皇帝承诺的恩饷立即补发两个月;四、逊帝永居紫禁城不受滋扰。
言毕手指身后士兵代表说:"从今日起你二人随我同食同宿,见我有违承诺,可即刻毙了我!"此后数月间,冯国璋履行承诺每日与两名士兵共同起居,直到禁卫军整编完毕。
后来禁卫军改编,冯国璋走到哪带到哪。
冯国璋单刀赴会,解决了叛乱,冯国璋这种性格,贯穿了他的一生,这种性格,让他成事,也误事,重要的是,也让袁世凯有了拿捏他的突破口。
冯国璋
1883年冬季,24岁的冯国璋背着铺盖卷,在书院大门恭敬叩首三次。这个在书院做了两年杂活的年轻人,靠着替人抄写经书、管理食堂灶火勉强维持学业,他的堂叔冯晓亭托人捎来八吊铜钱和一封书信,信上写着"可随我去天津小站营盘谋生"。
1884年开春,冯国璋在大沽口淮军统领刘祺帐下,次年经刘祺亲笔保荐,他考入新成立的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成为步兵科第一期学员。堂里冯国璋因测绘、算术屡得满分被称作"武校文生"。
但冯国璋心底始终惦记着科举功名,1888年四月特向学堂告假十天,赶回河间参加岁试并考取县案首。然而在同年顺天府乡试中,他精心誊写的八股文被考官批为"策论过实,文采不足"。"
不过也幸好如此,冯国璋就上了战场,还发生了一件小马救命的趣事。
冯国璋
1894年7月下旬的牙山战场,时年35岁的冯国璋背负弹药箱,跟随主将聂士成向成欢驿方向撤退。
当日淮军刚将粮秣送达前沿阵地,即遭遇日军高岛联队突袭运兵船封锁退路。聂士成下令急撤时,日军步兵已包抄至侧翼山头。
冯国璋扯着卫兵阎升赶紧逃命。两人狂奔至汉江支流安城川畔被河流挡住去路,冯国璋突然发现,一匹套着残破鞍具的栗色母马正在浅滩嘶鸣。二人各抓住一缕马尾鬃毛涉水渡江逃命,那马突然发力将两人拖拽上北岸淤泥地,冯国璋逃出生天,此后就把这匹马好生养在自己身边。
光绪二十年冬,这匹被冯家称作江上骊的母马产下的小驹,冯国璋长子冯家遇一句戏言"老骊怎还未死",谁知这匹马绝食两天,冯国璋责罚儿子向马赔礼道歉,并且亲自安抚马匹-冯家遇回忆录。
冯国璋回国后未及休整便随聂士成赴辽东摩天岭布防,他在山脊密林间扎稻草人、竖三百面清军旗帜,又在隘口暗设空炮。
当日军立见尚文旅团追击至阵前时,疑有伏兵遂后撤二十里,此为甲午陆战少有的战术成功。聂士成在军报中亲批"冯委员设疑之计颇奏效",战后更举荐其赴日考察军事。回国后,投奔小站。
冯国璋的军旅生涯越走越顺,在小站,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北洋三杰之一。
聂士成
1896年春季,刚随驻日公使归国的冯国璋。恭敬立于袁世凯案前。
当袁世凯询问其在北洋武备学堂任教成果时,冯国璋躬身答称"不过参酌东瀛操典,略易水土而已"。
此后三年间,冯国璋以督操营务处总办身份专训步兵,炮兵教官段祺瑞则在靶场调度克虏伯炮,工程兵监督王士珍带人测绘防御工事模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操时,德军胶澳总督见北洋士兵的演训,三人得到"北洋三杰"的称号王士珍得号"龙"因其战术推演精妙,段祺瑞称"虎"缘其练兵令行禁止,冯国璋获称"狗"则因其躬行实务。
袁世凯
曾有小站粮吏背后讥讽"四先生(冯行四)甘当袁宫保门犬",冯国璋听闻仅淡然道:"能使将士食饱腹、技精熟,称狗何妨?"
其主首创辎重兵双轮车驭马术、工兵堡垒构筑法,连马匹饮水后需缓行二里才可奔驰的细节皆有标注。这种务实作风延续至其晚年,直系将领李纯回忆:"冯帅督苏时,最重务实”
很快,冯国璋迎来了他大展身手的时机,还当了侯爷。
北洋三杰、左三冯国璋
1911年11月1日,时任清军第一军总统冯国璋站立在汉口大智门车站,凝视着长江对岸的武昌城垣。
三日前他指挥北洋第四镇攻占汉口市区,清廷颁发的"二等男爵"封诰送达军营时,这位47岁的将领跪接诏书泪流不止。
这是直隶河间冯氏三百年来首次受封爵位。然而,11月3日袁世凯的调令抵前线:"着冯国璋即日进京接管禁卫军事务"。
冯国璋原拟乘胜追击攻克武昌的军事计划被迫中断,待其赶赴北京西苑军营,当时这支由满蒙贵族子弟组成的12150人精锐部队已哗变三天,士兵们听说袁世凯要让皇帝退位,他们的身家性命不保,扬言要吊死袁世凯。
冯国璋
冯国璋到任后即宣布承诺:编制不变,全月饷直发、官兵职位编制永不裁撤、逊帝退位后仍居紫禁城受保护。
这些措施迅速稳定军心,该部遂成为冯国璋嫡系武装,1912年改编为陆军第十六师后仍由其直辖。按《直系军阀史料》收录的驻外武官曹汝霖回忆,1917年代理大总统期间,冯国璋出入总统府必带该师第五十八团护卫,面对"私兵自重"的批评,冯国璋说:"乱世护持之人终要信字当头。"
而冯国璋也对北洋首脑袁世凯一直心怀感激,因为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让他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那么两人为何会闹翻呢。
1915年6月某夜,冯国璋将一封密电拍在木桌上,说道:“我跟了老头子一辈子,他还是没拿我当自己人啊”。
这个老头子指的是袁世凯,三个月前冯国璋听说袁世凯要当皇帝,他专程进京面见袁世凯面询此事,袁世凯紧握他的手叹道:“华甫啊,我已五十八岁,当皇帝图什么?长子克定跛足不良于行,次子克文醉心诗书,哪一个能承大业?冯国璋还为自己误会深感内疚。
但是冯国璋返回自己地盘没多久,《申报》便刊出杨度组建筹安会鼓吹帝制的消息,冯国璋意识到自己被袁世凯骗了。
袁世凯称帝
他联络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及湖南将军汤芗铭,五人联署发出密电:“请即取消帝制,惩办杨度等祸首,元首退位以安人心“”史称“五将军密电”。
袁世凯反复摩挲电报纸上“冯国璋”署名,喃喃道:“连他都反我,左右竟无人不负我!”。
四个月后袁世凯去世。冯国璋说:“老头子于我,二十年知遇提携,私谊当以死报;然帝制逆流毁民国法统,为天下苍生计,宁负私恩不敢负公义。”。
袁世凯去世了,北洋群龙无首,冯国璋也开启了自己的总统之路。
1917年7月6日冯国璋在南京军署正式宣布代理大总统职务。此事源起于当年五月末的"府院之争",冯国璋属于渔翁得利。
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因对德宣战问题激烈对抗,黎元洪下令免除段祺瑞职务,段祺瑞则策动各省督军独立。
六月十二日黎元洪被迫解散国会,随即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入京,于七月一日拥戴溥仪复辟,段祺瑞随即组织讨逆军攻入北京,七月十四日重新山,黎元洪"拒不奉职",人家不干总统了。
段祺瑞经过多反思量,段祺瑞电请副总统冯国璋进京主政,著名的“四哥快来”电报就是出自于此。
有人问,段祺瑞为什么不当总统,一是段祺瑞看重实权,二是段祺瑞和冯国璋当时是最强的两股势力,直系总部在南京,控制南方,段祺瑞此举是想调虎离山。
冯国璋接到电报笑着说:“这段芝泉,这会想起他四哥了”,他决定赴任,但是他赴任途中拒绝乘坐总统专列,坚持搭乘自己的普通军列并携带十六师一个警卫连随行,警卫为禁卫军旧部改编。
但是段祺瑞的手段,还是比冯国璋高的,虽然有军队撑腰,但是他的军队大多在南方,冯国璋倒是闲下来了,在闲暇之余,冯国璋打起了总统府鱼的注意。
1917年秋的北京总统府内,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立于三海岸边注视着水面,一条三尺长的红鱼浮出涟漪,冯国璋细微的发现,鱼鳍处悬挂着金牌,随从报告此鱼系明代嘉靖八年,由皇帝亲敕放生,鱼鳍都挂有金牌。并且湖中多有明清两帝放生的金鱼。
冯国璋当即便调集四十名士兵架设抽水机,连续三日抽干约两米深池水,共捕捞明清皇室放生鱼二十余车,其中最大一条四十斤重的鲤鱼鱼鳍系着两道金圈与两面金牌,这些鱼被运至王府井东安市场贩卖,当然,没带鱼身上的金牌,因此冯国璋也被成为卖鱼总统。
但北京街头出现"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的讽刺对联。
1919年12月28日,60岁的冯国璋病逝,这位直系军阀打过甲午硬仗,跟着袁世凯练兵,带禁卫军保过清室退位,敢发电报反对袁项城称帝
禁卫军的老兵,自发送葬。送葬人群中有人高举白布,上书“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上联暗讽他1917年代理总统时,抽干总统府的池塘,捕捞明清御赐放生鱼的往事,但是这位被段祺瑞讥为“有钱癖”的总统,任江苏都督时用税收修过南京下关马路,办过三十七所新式小学,临终遗言却是临终遗言为:"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冯国璋
参考资料:捞鱼事件:《冯国璋传》、《河间府志》《府院之争档案汇编》(中华书局,
段祺瑞《正道居日记》、《冯国璋年谱长编》
来源:叫我丶嘉官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