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全链条发力迎“雨考” 抗稳粮食安全责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9:04 1

摘要:连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应对这场“雨考”?周口市精准施策、部门联动、多点发力,以抢收减损为核心,用充足资金托底保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户的利益。

连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应对这场“雨考”?周口市精准施策、部门联动、多点发力,以抢收减损为核心,用充足资金托底保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户的利益。

10月3日,记者在西华县迟营镇后喜岗村看到,经过应急改造的联合收获机已能下地作业。

后喜岗村村民杜奎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雨下的有点勤,玉米容易变质,在这不下雨的间隙,抓紧时间抢收。”

抢收,农机是关键。针对阴雨天气下普通农机易陷田、收割效率低的问题,周口市对农机进行了针对性应急改造,让农机更适应雨天作业。

西华县农机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郭树清说:“西华县农机部门组织县内农机维修企业对收割机更换后桥和轮胎,破解了轮式收割机因雨水天气造成不能下地作业的难题。目前,全县已改造120余台机械,改造后的收割机在抢收作业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不仅西华县,面对全市范围内的秋粮抢收压力,周口市农机部门主动作为,将农机调度与天气动态、作物分布紧密结合,用科学统筹打通抢收“堵点”。

周口市农机中心生产服务科科长张军告诉记者:“我们组建了84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77个应急服务队,45个农机应急维修队,全方位保障农机化生产需求。全市‘三秋’计划投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机、还田机、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40万台套,助力秋收作业。”

粮食顺利收上来了,但如何让湿粮 “存得住、卖得好”,又成了农户们新的牵挂。烘干环节直接决定着粮食品质,也影响着农户的最终收益。为此,周口市第一时间梳理了粮食烘干资源,将已投入运行的459台粮食烘干机的分布情况全面向社会公布,方便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需查询、就近选用。

周口市农机中心生产服务科科长张军说:“为了减轻烘干的成本压力,10月2日,市政府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粮食减损减灾与安全收储工作。其中,500万元用于补贴各县市区参与应急烘干的各类主体,目前,各地正加紧制定补贴发放细则,确保资金在假期期间及时下发到位。”

连续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收割和储存,部分田地的玉米还因长时间淋雨出现了霉变、发芽等情况。在商水县舒庄乡,河南省发达高产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杜卫远的玉米出现减产情况,他拨通理赔电话后,中原农险的工作人员和农业专家很快就赶到了田间。

杜卫远说:“感觉农业保险更是我们种粮人的‘定心丸’,我上午报的险,下午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带着农业技术专家就到我地里现场勘察,及时定损,有农业保险支持,我感觉我对种地更加有信心。”

为了让理赔更高效,中原农险周口分公司全员取消国庆假期,深入全市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以“奔跑的状态”开展查勘定损工作。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市分公司查勘员李永前说:“国庆这几天,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回公司,一天要跑十几个村庄、几十块田地。”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市分公司种植业保险部副经理刘锦波告诉记者:“我们组成多个联合查勘小组,分片包干、深入一线,进行初步查勘和损失评估,提高效率,通过测量积水深度、统计倒伏率、查验霉变发芽程度等方式,科学、可观、公正的核定损失程度。目前,查勘工作已基本结束,测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农业保险的及时托底,让农户种粮更安心。目前,周口市正进一步统筹协调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推动查勘理赔工作提质提速,为受灾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送去灾后恢复的 “及时雨”。

周口金融监管分局保险机构监管科负责人李冀北表示:“我们要求7家农险公司筹备好充足的理赔资金,科学精准的测定减产额度,本着‘赔款就高不就低、手续就减不就繁’这样的原则开展理赔工作,让老百姓减产不减收,发挥好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作用。”

截至10月3日17时,周口市秋作物已收获829万亩,占应收总面积的59.12%。尽管连阴雨的考验尚未完全结束,但周口市从抢收、烘干,到资金补贴、保险理赔,正以全链条的扎实举措,把“雨考”的挑战转化为保丰收的行动,为守护“中原粮仓”的底气与成色作出了周口贡献。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

编辑/张经纬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来源:周口广电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