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呢?订单一下子掉了不少,后来赶紧改策略,搞了个“基础版不涨价、高配版涨价送免费充电”,折腾3个月才把客户拉回来一些,这事儿放经济波动期太常见了,很多企业要么硬涨价要么瞎降价,其实根本没搞懂GTM里的定价门道。
2023年有个国产新能源车企特闹心,电池原材料一涨价,它没跟用户说任何理由,直接把主力车型价格提了3万,配置还没加。
结果呢?订单一下子掉了不少,后来赶紧改策略,搞了个“基础版不涨价、高配版涨价送免费充电”,折腾3个月才把客户拉回来一些,这事儿放经济波动期太常见了,很多企业要么硬涨价要么瞎降价,其实根本没搞懂GTM里的定价门道。
同样是面对成本上涨,微软2022年的操作就聪明多了,当时云服务器成本也涨了,但微软没给所有用户统一涨价,对中小企业,它保留了基础版低价套餐,还专门做线上培训。
跟用户说“你花原来的钱,现在能多享云存储、跨团队协作这些功能”,对大企业,就推长期合同,签2-3年能便宜15%,还加了数据合规审计、专属安全顾问这些服务。
本来想,微软这么搞会不会赚得少?后来看数据才发现,2023年它商业云业务收入涨了不少,中小企业客户也没跑多少,对比那家新能源车企就知道,定价真不是看成本来定就行,得让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
经济不好的时候,用户对价格特别敏感,你光想着转嫁成本,不做价值铺垫,客户肯定不买账。
经济波动期企业预算都紧,原来那种“哪个渠道都投点钱”的做法,现在看来真不行,就像之前Salesforce,疫情前特别依赖线下展会和经销商,光展会搭建、人员差旅的钱就占了营销预算的三成,线索转化还慢,得等3个月。
渠道别撒胡椒面,Salesforce和元气森林这样省成本,后来疫情来了,线下搞不了,Salesforce赶紧转线上,做免费的产品演示,还出行业白皮书,比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5个核心场景》,帮客户想“这产品怎么用在我业务里”。
更绝的是,它找已经合作的大客户开直播,让客户自己说用了之后效率提了多少、省了多少钱,
这么一调整,线上线索转化快多了,营销成本也降了,新客户留得也更久。
2022年消费需求弱的时候,它查数据发现商超渠道又贵又卖得慢,反而社区团购和便利店离用户近、复购高,于是元气森林砍了三成商超投入,跟社区团购平台搞拼团,10个人拼就打8折,还让团长能拿返利,在便利店放1块钱的试饮装,让用户先尝再买。
结果2023年它销售额涨了不少,社区团购和便利店贡献了大部分增量,搞不清为啥有些企业明明知道渠道低效,还不及时调整,非要把钱浪费在没用的地方。
其实不管定价还是渠道,核心都是跟着需求走,Zoom这几年就把需求抓得很准,2020年疫情刚冒头,它就看出远程办公要火,赶紧推免费版让中小企业用,企业版还能扩容,用户数一下从1000万涨到3亿。
到2022年经济下行,企业开始砍IT预算,Zoom又发现客户想要“一个软件解决所有协作问题”,于是把视频会议、聊天、云存储打包卖,比单独买便宜不少,客户续约率还是很高。
2023年大家都不想买贵的,它调研发现高端家电卖不动,但节能、便宜的基础款反而好卖。
于是,美的就主推一级能效冰箱、定频空调基础款,还跟用户算“用这个一年能省300块电费”,再搞三年免费保修,最后基础款卖得特别好,把高端款的下滑给补上了,整体营收没受影响,经济波动期不是没需求,是需求变了,企业得提前预判才行。
客户分层也很关键,经济不好的时候,资源有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所有客户都一样对待”,SAP就把客户按年付费分成三类,最高的年付100万以上的,专门配客户经理和技术团队,还帮客户做数字化转型规划,中间档的,线上自助加季度培训,还推增值服务让他们升级,最低档的,就纯线上服务。
这么一分,高价值客户留得更久,利润也保住了,京东的PLUS会员也是这个思路,它发现PLUS会员买得勤、花得多,留存率还比普通用户高一倍。
于是,京东给PLUS会员加了不少福利,比如免费上门退换货、客服10秒内接通,还跟品牌搞定制商品。
有些企业明明有高价值客户,却偏偏把资源花在低价值客户身上,最后利润上不来还怪市场不好,供应链和数据也不能拖后腿,博世2022年遇到芯片短缺,原来只靠一家供应商,货都交不出去。
无奈之下,它找了三家供应商,还跟国内芯片企业合作,签了长期协议保证供货,还帮下游车企测试国产芯片,最后博世交付率比行业平均高不少,采购成本也降了。
Zara的供应链更灵活,2023年衣服款式更新快,它让门店每天传销售数据,总部算法预判趋势,热销款7天就能补货,滞销款马上减产,库存周转快了不少,成本也降了。
数据驱动能少走很多弯路,HubSpot把GTM拆成线索获取、销售转化、客户留存三步,每步都看数据,它发现行业白皮书带来的客户又便宜又容易成交,就多投了五成预算,还发现客户首月用够5个功能就容易续约,于是搞了首月指导计划。
喜茶也靠数据,夏天卖多肉葡萄,冬天卖芋泥波波,写字楼门店早高峰多备美式,商场周末多备果茶,还根据会员消费习惯发优惠券,新品成功率和复购率都涨了不少。
经济波动期对企业来说不是灾难,是调整GTM的机会,GTM不是要在好时候多烧钱,而是要在难的时候帮企业稳住,从定价到渠道,从需求到客户,再到供应链和数据,每个环节都跟上变化,企业才能不慌。
更何况,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谁能先把GTM调整好,谁就能在经济好转的时候抢跑。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