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开始信命,不是认输,而是开始读懂生活的底色。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有时候,信命不是软弱,而是一种看清生活真相之后的释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年轻时总以为人定胜天,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
可后来,一次次碰壁、一次次事与愿违,才慢慢懂得——世间万事,并非皆可强求。
有人说,这是妥协。
我却觉得,这是成长。
就像一条河流,它从不执着于非要冲垮哪座山,而是懂得迂回、转弯,最终抵达海洋。
信命,不是放弃努力,而是学会在努力的同时接纳无常。
《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有时候,信命恰恰是这种“不争”的智慧。
不跟命运较劲,不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在认清局限之后,依然认真生活。
我认识一位朋友,曾经非常拼命,熬夜加班、四处奔波,总想靠一己之力改变人生轨迹。
可后来一场大病让她停了下来。康复之后,她变得柔和了许多。
她说:“不是不努力了,而是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她开始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养花、陪父母散步。
她说,这才是真正活着的滋味。
这不是消极,而是懂得了“尽人事,听天命”的从容。
努力但不执迷,争取但不强求,这样一种心境,反而让人活得更加开阔。
有时候,信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当你不再把所有不如意都归咎于自己,不再用“我必须成功”来麻痹自己,你才真正开始了与自己的和解。
《论语》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清醒。
知道哪些可改变,哪些要接纳,哪些需等待。
就像春种秋收,你能把握的是播种和耕耘,但不能决定每一颗种子都发芽。
信命,就是承认这份人力之外的广阔天地。
人到一定年纪,渐渐明白:成败得失,缘起缘灭,皆有它的时序。
你只管真诚对待每一步,其余的交托给时间。
莫言曾说:“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所谓信命,或许就是这最后的“顺其自然”。
它不代表不再追求,而是学会在追求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一想,天地忽然宽广。
所以,如果你也开始信命,不必慌张。
那不是颓丧,而是你终于走到了懂得与生活和平相处的年纪。
愿你既信命,也不轻言放弃。
信命的同时,依然认真地去爱、去尝试、去经历——因为命运从不会辜负那些真心活过的人。
来源:葛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