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焦虑"业务增长点在哪儿",那经营分析就得看看收入、毛利增长是不是达标,促进收入的渠道、投放、产品策略有没有起作用,各销售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合不合格、有没有提升空间。
各位职场人,尤其是搞数据分析的朋友,咱今天来唠唠大厂经营分析那些事儿。
好多人做经营分析汇报,一开口就是"同比增长多少、环比下降多少",结果呢,被老板怼成"高级复读机"。
为啥人家大厂的经营分析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咱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
啥是经营分析?说实话,它在整个数据分析体系里,那可是站在顶端的存在。
它主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有没有达到预期?主要的经营手段有没有效果?资源投入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焦虑"业务增长点在哪儿",那经营分析就得看看收入、毛利增长是不是达标,促进收入的渠道、投放、产品策略有没有起作用,各销售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合不合格、有没有提升空间。
不像咱们平时做的业务分析,很容易只盯着业务数据,忽略成本和效益。
就说互联网常用的AARRR模型吧,一个反映成本的指标都没有,这在流量高速增长期还行,现在流量见顶了,大厂都在深挖存量、考核利润,再不用考虑成本的指标可不行。
还有传统企业,习惯看销售收入和毛利,但是对费用管理很混乱。
这几年不少传统企业想蹭互联网东风,搞直播间、小程序、私域,每一项都得投费用,可经常是钱花了,净利润却没增长。
再比如618、双十一的超大力度促销,整体业务量是起来了,可考核ROI的时候,只算活动投入,宣传费用、运营成本、供应链成本、员工成本全不算,自己觉得效益挺好,可公司整体看投入产出比是下降的。
你说,这能行嘛?
先说说经营分析和业务分析的区别,业务分析很难全面、正确地考虑成本和效益,而经营分析就是为了解决业务和财务"两张皮"的问题。
就像前面说的,业务分析可能只盯着业务量,不管成本,可经营分析就得把成本和效益都考虑进去。
再看看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确实有不少企业的经营分析是财务部门在做,但是财务的三大表都是结果数据,没有业务转化流程,也没有业务分类标签,只能看到企业是赚钱还是赔钱,看不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诊断能力比较弱。
从财务角度看,经营分析的关键在于还原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按业务属性归集成本费用,反映业务策略的财务绩效,这样才能助力管理层和业务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说,要是利润下降了,财务分析可能就知道利润降了,可经营分析能弄清楚是哪个业务线成本高了,还是哪个渠道收入跌了。
说了这么多区别,那到底该怎么做经营分析呢?大厂有七大要点,咱一个个来说。
第一个要点是业务分类:每一个业务,都得讲清楚自己的工作和营收指标的关系。
常见的有五大类,比如核心业务、增长业务、新业务等等。通过分类,能让大家清楚每个业务在企业里的定位和作用。
第二个要点是整体布局,企业经营不是只干一年就不干了,设定目标得短期和长期结合。
得考虑长期规划,不能只看眼前一两个季度的目标,还要预留前期研发设计、生产线改良、MVP测试的时间,打造长期竞争力,并且清晰标注关键考核节点,把控关键节点考核,调整业务走势。
就像有的大厂想打造一条全新业务线,可能需要先测试、再烧钱,经过1-2年才能见效果,这时候就得清晰定义项目复盘节点与收入、成本走势,在关键节点复盘是不是达成了目的。
第三个要点是清晰策略,达成目标有很多种模式,比如倾销、精品、高端等等。
所谓策略,就是确定通过哪种模式达成目标,每个策略都有匹配的资源投入与主要打法。
要倾销,价格肯定低,毛利必然少,所以就得严控其他成本;要精品,研发投入高,产品对标对手竞争力必须足够,销量要爆;要高端,营销费用必然重,但库存肯定消化慢,周转率是关键。
第四个要点是任务分配,为了让整体布局落地,得把宏观的目标拆分为阶段性目标。
这里有"一纵一横"的拆解方法,"纵"着可以按层级拆解,"横"着可以按部门拆解,让每个团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第五个要点是数据打通,传统中要求"五码合一",就是预算编码、项目编码、商品编码、奖励资源编码、用户ID,五个代码要全部关联起来,每一笔钱,出自哪个项目、用到哪个地方,都要标识清楚。
这样,业财数据打通,在复盘时才能准确监控效果、定位问题。
第六个要点是业财一体化监控,有了清晰的目标和任务分工,监控就容易做了。
后续可以按工作节点,查看每个部门是不是完成了任务,整体目标是不是按计划达成,对标行业、竞品,看看是不是大环境真的更差,策略是不是奏效,是执行问题,还是方向错了。
这样分析出来的内容,可比只列举"收入同比、环比""成本高了、低了"有价值多了。
最后一个要点,其实也是提醒咱们,做经营分析一定要从目标出发,推导具体行动,把各个环节都落实好。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大厂的经营分析可不是简单地念同比环比数据,而是要深入分析业务和财务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从定义到区别,再到七大要点,每一步都得扎扎实实去做。
现在大环境不好,企业对经营分析输出"有价值的洞察"的要求越来越高。
咱们要是还停留在表面的数据罗列,那可真的跟不上节奏了。
只有真正理解经营分析的核心,掌握这些实操要点,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经营分析,让老板刮目相看。
想要学习更多经营分析的技巧,不妨关注相关的课程,里面有更详细的讲解。
咱今天说的这些,都是大厂的实战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