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场演出中,《祖国万岁》《一束光》《苹果红了》等19个涵盖舞蹈、独唱、合唱、情景剧、武术表演的节目轮番登场,五星红旗与古城的团圆灯火交相辉映,演员们以饱满热情演绎家国情怀,观众们或举着手机记录瞬间,或跟着旋律轻声合唱,台上台下同频共振,用歌声与舞蹈勾勒出一幅“
文化绽放彩云南,团结进步谱新篇。10月1日下午3时,昭通古城内红旗飘扬、锣鼓喧天,为期8天的“庆国庆 迎中秋”群众文艺展演正式拉开帷幕。
首场演出中,《祖国万岁》《一束光》《苹果红了》等19个涵盖舞蹈、独唱、合唱、情景剧、武术表演的节目轮番登场,五星红旗与古城的团圆灯火交相辉映,演员们以饱满热情演绎家国情怀,观众们或举着手机记录瞬间,或跟着旋律轻声合唱,台上台下同频共振,用歌声与舞蹈勾勒出一幅“双节”同庆的最美家国图景,为昭通黄金周注入浓厚文化气息。
演出尚未正式开始,古城箭道广场展演现场已人头攒动。暖场手鼓舞《中国美》的欢快节奏率先响起,身着艳丽服饰的舞者们踏着鼓点舒展身姿,灵动的舞步与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不少提前到场的市民举起手机拍摄,来自本地的网络博主们更是架起设备开启直播,向网友实时分享古城的节日热闹。
路过的游客也被这热闹景象吸引,纷纷驻足围观,原本宽敞的展演区域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期待着演出正式开始。
随着主持人宣布展演启动,19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依次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国风舞《中国旗袍》中,表演者身着素雅旗袍,伴着悠扬的古典乐曲缓缓移步,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韵味,裙摆摇曳间仿佛将人带入江南烟雨的诗意画卷;合唱《祖国不会忘记》由数十位演员共同演绎,他们眼神坚定、歌声嘹亮,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与敬意,台下观众不自觉地跟着旋律轻轻拍手,歌声与掌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音诗画《这时那时》则以朗诵结合情景表演的形式,串联起昭通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从古城的青石板路到如今的繁华街巷,从过去的生活场景到当下的幸福模样,生动的演绎让不少观众湿了眼眶。
作为首场演出的压轴节目,歌伴舞《祖国万岁》将整场展演推向高潮。悠扬的前奏响起,身着红色舞裙的舞者们如火焰般涌上舞台,舒展的舞姿象征着祖国的蓬勃生机;歌手们站在舞台中央,用饱含深情的嗓音唱出对祖国的祝福,“祖国万岁,万岁祖国”的歌声回荡在古城上空。
此时,现场观众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跟着音乐一起合唱,嘹亮的歌声、挥舞的红旗与古城的飞檐翘角构成一幅壮观的画面,不少观众激动地喊道:“祖国万岁!”
“这次庆双节文艺活动一共有8天,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有效地推动昭通古城的活化利用,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深化‘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昭通实践。”昭通市文化馆弦乐部主任周咏梅介绍,此次展演不仅有专业文艺团体参与,还吸引了众多群众文艺队伍报名,演员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魅力。
昭通市老科协艺术团副团长邹立萍带着团队的三个节目登上了首场舞台,“我们今天带来了《开门红》《东方红》和《祖国万岁》,从编排到排练,大家都格外用心。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与这次国庆大联欢,就是想通过节目表达对祖国的祝福,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舞台上,邹立萍和队员们精神饱满,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声都充满力量,展现出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这场突如其来的文化盛宴,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昭通的热情与底蕴。来自四川成都市的游客周华一家当天刚好到昭通古城游玩,便被展演的热闹吸引。“昭通的人文地理都很有历史感,尤其是当地人民太热情了,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昭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趟旅行太值了!”周华一边举着手机拍摄节目,一边向身边的家人感慨,还表示接下来几天要特意留在昭通,好好感受古城的节日氛围,观看后续的展演节目。
据了解,此次“庆国庆 迎中秋”群众文艺展演将持续至10月8日,每天下午都会在昭通古城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不同主题的精彩演出。这场连续8天的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期精神文化生活,更以文艺为纽带,让更多人走进昭通古城、了解昭通文化,在推动古城活化利用的同时,也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昭通落地生根,成为这个“双节”假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记者 陈忠华 马礼琼 高旭东 实习生 国强芝)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何淑倩格 编辑/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微昭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