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县令的故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2 13:32 1

摘要: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风水先生名叫张实忠。他凭借精准的风水之术,为一户人家选定了一处风水宝地,使得这户人家的儿子顺利升到了节度使。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节度使一家任命张实忠为平原县令。

风水县令

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风水先生名叫张实忠。他凭借精准的风水之术,为一户人家选定了一处风水宝地,使得这户人家的儿子顺利升到了节度使。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节度使一家任命张实忠为平原县令。

张实忠虽推辞不过这盛情,接受了官职,但他并不习惯县衙里那种衣食有人伺候、专等官司上门的清闲日子。他常常带着衙役们到乡下走访查看,秉持公正之心断解民间的各种案情和纠纷,积极惩恶扬善。在他的治理下,平原县呈现出六业兴旺、夜不闭户的繁荣景象。有时候遇到红白喜事,他还会施展自己的老本行——看风水,因此深受百姓们的拥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风水县令”。有一次闲聊时,有人问张实忠:“太爷,您整天都在给别人看风水,怎么不给自己找一处宝地,把您父母的尸骨葬进去呢?这样您也能升大官、发大财,到老了还能安安稳稳地享清福啊!”张实忠听后,呵呵一笑,回答道:“宫殿高大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如果大家都想坐轿,那谁来抬呢?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贪心呀!”话虽如此,可张实忠的内心却时常感到忧虑。他没有生育能力,妻子又早年因病去世,至今孤身一人。如今他身体强壮、行动自如,可一旦到了暮年,体弱多病之时,又有谁来伺候他呢?难道这就是命中注定他要在老年遭受苦难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后来下乡查看民情时便多留了个心眼,特别留意沿途各处的风水气脉。

有一天,张实忠路过离城10里的赵岗村,发现村南的荒坡礓石窝里雾气腾腾,隐隐约约还闪现着霞光,显然是一处极为少见的风水宝地。他仔细观察后,发现旁边有一座土地庙。于是,他让衙役们停下,自己走出轿门,弯腰看了一眼端坐在小庙里的土地爷,然后让班头在庙门外点了三炷香。他两眼紧紧盯着燃香的烟雾,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一阵子。突然,他皱起了眉头,拔出随身带着的号令火签,命令班头用铁链子把土地爷捆起来,带回县衙受审。班头和衙役们都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县太爷究竟在打什么主意,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好照办。张实忠回到县衙后,并没有立刻升堂审问土地爷。

仅仅过了一夜,他又让班头把土地爷送回了原处,这让大家更加疑惑不解。就在这天下午,张实忠面带笑容地吩咐大家:“今后大家要多留意打听一个叫善九一的人,亲戚朋友都可以帮忙打听,各州府县都可以去联系。谁要是能找到这个人,我必有重赏。”县太爷交办的事情,又有重赏,衙役们自然个个都尽心尽力。然而,大家操心了一年多,却丝毫没有善九一的消息,这个人就好像住在天外一样,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张实忠并没有死心,后来他下乡查看时,干脆连轿子也不坐了,仪仗也不要了,只带着贴身班头,微服私访,他决心亲自寻找善九一的下落。可是,半年过去了,他除了处理了路上遇到的几件民事诉讼案外,依然没有查到善九一的踪影。

这天傍晚,张实忠和班头又白跑了一天,双腿累得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们看到路旁河边有个中年汉子正在撒网捕鱼,便坐在路旁休息观看。就在这时,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从不远处的村子里跑了过来,大声喊道:“善大爷,快回家吧,俺善大奶生儿子了,让您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呢!”中年汉子收起网,叹了口气说:“咱穷人的孩子能起什么好名字啊?我今年46岁,你善大奶45岁,就叫善九一吧。”张实忠听后,心中一阵狂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想不到善九一刚刚出生就让他找到了。张实忠顿时来了精神,急忙上前向渔翁道喜,并一路与渔翁攀谈,送他回村。然后,他和班头快步如飞地返回了县衙。

第二天,张实忠坐着轿子出城,鸣锣开道,仪仗整齐,直接来到了本县管辖的善九一家。善渔翁看到从轿子里走出的身穿官服的县太爷,竟然是昨天在河边向自己道喜交谈的人,吓得慌忙下跪叩首,说道:“小民昨日有眼不识泰山,惊扰了老爷您的大驾,请老爷恕罪!”张实忠赶忙把善渔翁扶起来,笑着说:“我们昨天以兄弟相称不是挺好的嘛。我今天是特意来给你贺喜的,你不用这么拘礼。”说完,他便命令衙役们抬上贺礼,有米面油盐、鸡蛋红糖,还有婴儿穿的衣服等等。张实忠看到善渔翁住的茅屋四处透风,又让衙役找来杂工匠精心修缮。善渔翁感动得老泪纵横。来看热闹的村民们都纷纷称赞县太爷真是爱民如子,善九一这孩子来到世上真是选对了时辰。在与善渔翁的交谈中,张实忠流露出自己膝下无子,想认善九一为义子的想法,他问道:“善大哥,你觉得怎么样?”善渔翁听后,喜笑颜开地说:“好哇好哇,这是孩子的福分,也算是我们老两口高攀了。”于是,他们请出了村里的长者作为证人,在一片喜庆的乐器声中,善渔翁怀抱儿子和善实忠举行了结亲仪式,善九一成了张实忠的义子。从此,善渔翁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老两口专心照顾儿子,享受着天伦之乐。善九一长大后,上学的吃穿费用全由张实忠供给,他终日勤奋读书,待人处事知书达理,在乡试中轻而易举地考中了秀才。

有一次,张实忠和善九一交谈时问道:“儿啊,我看你生身父母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吃了药也不见病情好转,他们百年之后可有合适的田地作为安葬之地?”善九一听后,叹了口气说:“唉,父母一直以打鱼为生,只有两间茅屋,哪里有田地用作墓地呀?”张实忠说他已经为善大哥老两口选中了一块好墓地,让善九一出面把它买回来备用。善九一听后,感激地说:“连父母的后事都让义父操心,真让孩儿羞愧不已。”他俩商量好后,便来到离县城10里的赵岗村,买下了南荒坡上的礓石窝。张实忠付了银子,善九一签了买地文约。一年后,善渔翁因病去世,他的老伴也因悲伤过度随他而去。善九一看着院子里停放的生身父母的两口棺木,跪在棺前痛哭不止。

出殡这天,张实忠早早地就替善九一安排好了一切,雇了两辆马车拉上棺木,让善九一披麻戴孝、扛着丧幡在前面引路,又命令衙役们戴上孝布,扮成死者的亲属跟车护送。他还悄悄交待贴身班头一些事情,然后噼里啪啦地点放了一挂鞭炮,送葬队伍缓缓出城。送葬的一行车马来到赵岗南荒坡上的礓石窝时,只见杂乱的茅草荆棘丛中,鹅蛋般大小的礓石横七竖八地散落一地。他们又没有带镢头、钉钯等工具,该怎么刨挖墓坑呢?衙役们正发愁时,班头从怀中掏出一匝香表交给善九一,让他在土地庙前点燃。说来也奇怪,随着香表燃烧升起的火苗,礓石窝里的荆棘丛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小旋风,刮得草叶呼呼作响。那旋风在礓石窝中越刮越大,越旋越快,直刮得周围几十丈内狂风呼啸,飞砂走石,遮天蔽日。班头让大家都闭上眼睛,拉紧车马,护好棺木。赶来看热闹的赵岗村民们都吓得四处奔逃。旋风过后,送葬的人们睁开眼睛一看,礓石窝竟然变成了一个大土坑,坑底方方正正,善九一生身父母的两口棺木放进去刚刚好。班头吩咐众人将棺木按照方位摆好,又交待善九一跪在棺前,向他的生身父母磕头拜别。善九一磕完头刚刚站起来,刚才消失的旋风像从地下钻出来似的,突然又猛烈地刮了起来,送葬的人们只得又闭上眼睛。好奇的赵岗村民刚刚折回来想看个究竟,可还没走到跟前,就又被凶猛的旋风刮了回去。这一阵旋风过后,礓石窝变成了一个大土冢,土地庙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班头又按照张实忠的交待,在土冢前放了一挂鞭炮,让善九一磕了头,这才带着大家回去。

到了大比年,皇上开科取士。善九一生身父母安葬的风水宝地似乎显灵发威了,保佑他进京赶考一举中了状元。善九一为官后,勤政廉洁,牢记浩荡皇恩,后来官位一路升到了宰相。张实忠也跟着这个义子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七十多岁时安然善终。原来,当年张实忠路过赵岗礓石窝时,就看出这里是一块能出宰相的风水宝地。他看到旁边有座土地庙,便让班头烧香询问土地爷,自己在心里默默祈求答案。谁知土地爷让那燃香的烟雾旋转,与张实忠心中所期望的答案正好相反,这似乎是在告诉张实忠他判断失误,这块地根本算不上是好风水。张实忠因此对土地爷说谎的行为感到非常恼怒,这才下令让班头把他捆回县衙受审。

当天晚上,土地爷给张实忠托梦,诉说了自己的冤情:“你是人间的县太爷,和我们的城隍爷同级,拿我这个最低级的土地神问罪自然是绰绰有余。我在礓石窝风水宝地上说了谎,这是事实。可那宰相地是人家善九一的,人家的老爷子老奶奶几代人都积德行善,把万贯家产都散光了。上神怕别人抢走这块好风水,专门派我来守护。早几年,商会里的大掌柜请人看出了这块地的风水,想把他的亡父葬在这里。我设法让他刨墓坑时镢头砍伤了人腿,拉棺材时马车翻倒砸伤了人,最后他骂风水先生都是胡说骗钱,放弃了这块坟地。这件事我掩盖还来不及呢,怎么敢对你说实话呢?”张实忠听了土地爷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所以第二天就把他送回了原处,并且采取了后来的那些行动。

这真是:想占风水升官富,善事全靠爷奶积。待人处事眼莫短,帮人就是帮自己。

来源:今古杂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