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7天,不用赶早高峰、不用盯工作群,正是给生活“松绑”、给身心“补能”的好时候。不用刻意安排远途旅行,也不用追求“必须玩得尽兴”,试试这30件小事,从清晨到深夜,从身体到心里,慢慢把消耗的能量补回来,假期结束时,带着满格状态重新出发。
国庆7天,不用赶早高峰、不用盯工作群,正是给生活“松绑”、给身心“补能”的好时候。不用刻意安排远途旅行,也不用追求“必须玩得尽兴”,试试这30件小事,从清晨到深夜,从身体到心里,慢慢把消耗的能量补回来,假期结束时,带着满格状态重新出发。
1. 睡1次“自然醒”
关掉闹钟,让身体自己决定起床时间,醒来后别急着摸手机,赖5分钟床,听一听窗外的鸟叫或风声,让大脑慢慢从睡眠模式切换到清醒状态,比闹钟惊醒的“被迫开机”舒服10倍。
2. 做1顿“不赶时间的早餐”
不用像工作日那样啃面包、喝速溶咖啡,煮一碗粥、煎个蛋,或者热一屉包子,坐在餐桌前慢慢吃,感受食物的温度和味道,把早餐变成“治愈的仪式感”。
3. 给家里“断舍离1小时”
整理书桌的杂乱文件、清空衣柜里不穿的旧衣服、扔掉冰箱里过期的食材,看着空间一点点变整洁,心里的“堵得慌”也会跟着消散,环境清爽了,心情也会变轻松。
4. 去小区/公园“慢走30分钟”
不用刻意运动,就穿着舒服的拖鞋、睡衣,慢悠悠地在楼下转一圈,看看秋天的树叶、晒太阳的老人、追跑的小孩,让脚步跟着呼吸节奏走,感受“不被催促”的自在。
5. 读1本“非功利性的书”
不选专业书、不选“必须有收获”的工具书,挑一本一直想读却没机会读的小说、散文,窝在沙发里读几章,不用逼自己“读完要记住什么”,单纯享受文字带来的放松。
6. 给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打1通电话”
翻通讯录,找那个曾经很熟、却因为忙碌慢慢断了联系的朋友,不用准备“要说什么”,聊聊近况、吐槽两句生活,挂电话时会发现,心里多了一份“被惦记”的温暖。
7. 学1道“简单的家常菜”
跟着短视频学一道凉拌菜、汤羹,或者烤个小蛋糕,不用追求“好吃到惊艳”,哪怕味道一般,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也是一种“专注的快乐”,还能给家人一个小惊喜。
8. 晒1次“午后太阳”
找阳台或窗边的角落,放一把椅子,晒晒太阳,哪怕什么都不做,发发呆、眯一会儿,阳光的温度会慢慢渗进身体,驱散平时积攒的“寒气”,整个人会变得暖洋洋的。
9. 整理手机“相册和聊天记录”
删掉重复的照片、清理过期的验证码、归档重要的聊天记录,看着手机内存一点点变多,就像给大脑“清理缓存”,再也不用翻半天找不到想要的内容,心里会很清爽。
10. 陪家人“看1部老电影”
找一部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看过的老电影,比如《地道战》《妈妈再爱我一次》,和家人坐在一起重温,边看边聊“当时看的时候你才这么高”,亲情的温暖会悄悄填满心里的空。
11. 泡1次“热水脚”
晚上睡前,倒一盆40℃左右的热水,泡15分钟,加点艾草或浴盐更好,感受热水漫过脚踝,疲惫从脚底慢慢散开,泡完脚钻进被窝,睡眠质量会翻倍。
12. 写1篇“假期小日记”
不用长篇大论,就写两三句话:“今天吃了妈妈做的红烧肉,很好吃”“下午和朋友打电话,很开心”,记录下假期的小美好,以后翻看时,会想起这段“慢悠悠的时光”。
13. 去菜市场“逛1圈”
感受菜市场的烟火气:听商贩的吆喝声、挑新鲜的蔬菜、和摊主讨价还价,买一把带露珠的青菜、几个刚出炉的馒头,手里提着满满的“生活气息”,心里会很踏实。
14. 做1次“简单的拉伸”
不用跟着健身博主练高强度动作,就做几个伸展:伸懒腰、转转头、扩扩胸,把久坐僵硬的肩颈、腰腹拉开,身体放松了,心情也会跟着舒展。
15. 听1张“老歌专辑”
打开音乐APP,找自己上学时喜欢的歌手专辑,比如周杰伦、孙燕姿,跟着旋律轻轻哼,回忆涌上心头时,会发现“原来那些快乐的时光,一直都在”。
16. 给家里“换1束鲜花”
买一束便宜的小雏菊、康乃馨,插在花瓶里,放在餐桌或书桌,每天看到鲜艳的颜色,心情会不自觉变好,小小的鲜花,能给生活添很多“小确幸”。
17. 睡1次“午后小盹”
吃完午饭,不用硬撑着“不能睡”,躺在沙发或床上,睡20-30分钟,不用设闹钟,醒了就起来,下午会更有精神,也不会因为睡太久晚上失眠。
18. 和家人“一起做家务”
和爸妈、伴侣分工:你扫地、他擦桌子、我洗碗,边做家务边聊天,不用觉得“做家务是任务”,把它变成“互动的时光”,家里干净了,还能增进感情。
19. 去附近的“书店/咖啡馆”待1下午
不用点昂贵的饮品,带一本书或只带手机,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一下午,看看周围的人、听听环境音,享受“独处却不孤单”的时光,给大脑放个“空白假”。
20. 给植物“浇浇水、剪剪枝”
如果家里有绿植,给它们浇浇水、擦擦叶子,剪掉发黄的枝叶,看着植物生机勃勃的样子,会觉得“生命真美好”,自己的心情也会跟着充满活力。
21. 看1场“国庆晚会/纪录片”
打开电视,看国庆特别晚会,或者找一部关于祖国风景的纪录片,比如《航拍中国》,感受国家的热闹和山河的壮丽,心里会多一份“踏实的归属感”。
22. 做1次“手工小物件”
找一张彩纸折个纸船、用旧布料缝个小布袋,或者拼一幅简单的拼图,专注于手里的小事,让大脑从“工作模式”切换到“创造模式”,成就感会慢慢冒出来。
23. 喝1壶“热茶/热汤”
下午或晚上,煮一壶红茶、菊花茶,或者热一碗银耳汤,慢慢喝,感受热饮从喉咙滑到胃里,温暖会扩散到全身,驱散平时的“焦虑和冷意”。
24. 回忆1次“小时候的国庆”
和爸妈聊“你小时候国庆怎么过”,听他们说“以前国庆只放3天假,带你去公园玩就很开心”,对比现在的生活,会更珍惜当下的“安稳和幸福”。
25. 给房间“换一套干净的床品”
把旧床品拆下来洗,换上干净的床单、被套,晚上钻进散发着洗衣液香味的被窝,会觉得“睡觉是种享受”,睡眠质量会明显提升。
26. 去超市“买1次零食”
不用克制自己“不能吃垃圾食品”,买一包薯片、一盒巧克力、一瓶汽水,偶尔放纵一次,坐在沙发上边吃边看剧,满足感会爆棚。
27. 写1张“感恩小纸条”
给家人写一句感谢:“谢谢妈妈每天做饭”“谢谢老公陪我散步”,贴在冰箱或床头,对方看到会很温暖,自己也会因为“表达爱意”而心里甜甜的。
28. 看1次“国庆的烟花/灯光秀”
如果家附近有烟花表演或灯光秀,去现场看看,或者在阳台看远处的烟花,看着绚烂的光在夜空绽放,会觉得“生活真美好”,所有的疲惫都会被治愈。
29. 做1次“睡前冥想”
晚上睡前,关掉灯,坐在床上,深呼吸5分钟,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想工作、不想未来,只专注于“一呼一吸”,让大脑慢慢放空,带着平静的心情入睡。
30. 规划“1件假期后想做的事”
不用太复杂,比如“假期后第一天要喝一杯喜欢的咖啡”“周末要去看一场新电影”,心里有个小小的期待,假期结束时不会觉得“空虚”,反而会带着动力回到生活里。
其实,假期的意义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有没有真正放松下来”。这30件小事,没有必须完成的压力,想做哪件就做哪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慢慢走、慢慢感受,让身体和心里的能量一点点满格,国庆结束时,你会发现:原来简单的日子,也能这么治愈。
建议你收藏这篇文章,假期每天翻一翻,选两三件小事去做,让这个国庆,成为你“充电重启”的好时光~
来源: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