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珲春市近年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1万亩,其中玉米27万亩、水稻12.7万亩、大豆10.6万亩,通过保护性耕作、水稻有序机械抛秧技术等农业技术培训,已实施保护性耕作6万亩。同时大力
## 珲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珲春市近年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1万亩,其中玉米27万亩、水稻12.7万亩、大豆10.6万亩,通过保护性耕作、水稻有序机械抛秧技术等农业技术培训,已实施保护性耕作6万亩。同时大力推广玉米缓控释肥料施用等8项农业主推技术和9个农作物主推品种,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珲春市马川子乡2.7万余公顷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产量逾1.2万吨。全市通过硬化渠道、修建拦河坝、建设排灌机站等措施,累计投入627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公顷,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960公顷,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还新修机耕道80公里,采取工程措施改良土壤700公顷,营造田间防护林80公顷。
## 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珲春市依托独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绿色稻米、富硒苹果、中药材、食用菌、人参等特色农业品牌。棚膜经济、林下经济、水域养殖等农特产业不断壮大,软枣猕猴桃种植、冷水鱼养殖、延边黄牛养殖等产业项目在各村扎根,形成了"一乡一品"的产业布局。通过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珲春市"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品种更加丰富。
## 数字农业技术应用
珲春市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在三家子满族乡东岗村的稻田地里,农业植保无人机按照规划路线进行精准喷洒,全村6375亩水田15天左右就能完成作业,比人工喷药节约50%农药和90%用水量。吉林珲春水稻良种繁育科技小院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开展水稻育苗和提质增效技术试验与示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农文旅融合发展
珲春市哈达门乡河山田园综合体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修建"户户通"村路,栽种树木花卉,加强河流治理,实现了水清岸绿。生态改善后发展起乡村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古城村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以现有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为基础,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通过采摘、观赏、体验等形式,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以上内容由AI搜集并生成,仅供参考
来源: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