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账号变成乱码,标注 “因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微博更彻底,粉丝清零且无法查看;B 站搜遍关键词,连半点痕迹都找不到。这个 1998 年生的江苏小伙,终究没能在互联网留住自己的名字。
9 月 30 号晚上,不少网友点开熟悉的账号时愣住了:拥有 172 万粉丝的网红户晨风,在各大平台彻底没了踪影。
抖音账号变成乱码,标注 “因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微博更彻底,粉丝清零且无法查看;B 站搜遍关键词,连半点痕迹都找不到。这个 1998 年生的江苏小伙,终究没能在互联网留住自己的名字。
评论区里几乎全是 “早该封了” 的声音。有人翻出他的言论截图,从贬低文言文到鼓吹 “学韩国”,从 “苹果人优越论” 到 “年夜饭不如麦当劳”,密密麻麻记了半屏。
而就在封禁前十几天,西贝因预制菜闹得沸沸扬扬时,他还专门发视频力挺,那句 “中餐的未来就是西贝模式” 如今听来格外讽刺。
力挺西贝:一场站不住脚的 “辩护”
时间倒回 9 月中旬,罗永浩吐槽西贝 “21 元馒头太贵”“预制菜不新鲜” 的风波正烈,媒体还扒出其用保质期 24 个月的冷冻西蓝花、转基因大豆油,甚至厨师长无证上岗等问题。
就在西贝口碑直线下滑时,户晨风站了出来。
他在视频里以 “去过三四次西贝” 的经历为依据,直言 “为什么西贝这么多人去吃?因为中餐的未来就是预制菜”。面对网友对价格的质疑,他更直接划分人群:“西贝的价格不便宜,因为你不是受众群体,付出同样的钱,你找不到和西贝一样质量的餐厅”。
他还特意喊话西贝,让品牌 “大方承认就是预制菜”,仿佛只要承认就能化解所有争议。
但这番话很快被现实打脸。9 月 15 日西贝就发布致歉信,承认 “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较大差异”,承诺 10 月 1 日前将中央厨房预制调整为门店现做,连大豆油都要换成非转基因的。
显然,西贝自己都否定了 “预制菜即未来” 的说法,户晨风的力挺更像一场没人呼应的独角戏。有评论一针见血:他避重就轻谈质量,完全绕开 “消费者不知情” 的核心问题,听起来更像傲慢的辩解。
逆天言论合集:从拜金到冒犯传统
力挺西贝只是户晨风争议言论的冰山一角。这个早年干过汽修工、机械工的博主,2023 年全职做自媒体后,走红就成了暴露底色的试金石。2024 年起,他的视频彻底变味,开始构建一套荒诞的 “消费分级体系”。
直播连麦时,他先问 “你用什么手机”:用苹果就客气两句,用安卓要么挂麦要么嘲讽 “底层人才用”。他甚至发明 “安卓学历”“苹果大学” 的说法,把末流 985 归为 “低价值群体”,还回怼反驳者 “月入 5000 的人不配和我说话”。
这套逻辑延伸到生活各处:“没有山姆会员店、苹果直营店的城市,不配留年轻人”“电车只选特斯拉,油车只开丰田”,转头就贬 “国产电车续航虚标 50%”。
更让网友愤怒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年夜饭不如麦当劳好吃” 这句话年初冲上热搜,在他眼里,家庭宴席的团圆意义远不如 “工业美味” 重要。他还吐槽高铁站 “修得太宏伟浪费”,公然鼓吹 “最好私有化”,被骂 “挑衅国家制度”。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被封,2023 年因养老金视频违规封过,2024 年碰敏感问题又封过,但每次解封都让他更沉迷极端言论博流量 —— 毕竟 90% 收入靠直播打赏,争议越大钱来得越快。
结局早已注定:流量狂欢的代价
户晨风的封禁,早有伏笔。他的言论始终游走在冒犯底线的边缘:一边贬低国产、鼓吹外企,一边用消费标签分裂人群,既没有民族自信心,又传递扭曲价值观。
更讽刺的是,他力挺的西贝也在忙着整改:9 月 29 日记者探访发现,部分门店已完成羊肉串现切现烤、小米粥现熬等整改,那些他口中 “最好的质量”,恰恰是西贝正在抛弃的预制模式。
就连韩国媒体都专门写文章报道他的封禁,这反而坐实了其言论的离谱。如今再看他那句 “中餐的未来就是西贝模式”,更像个笑话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都清空了社交账号内容,用沉默代替辩解,而靠极端言论博眼球的户晨风,终究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流量更不能成为冒犯的挡箭牌。户晨风的消失,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对所有网红的警示:靠制造对立、贬低传统、崇洋媚外博来的热度,终究只会是昙花一现。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