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士有家叫Hemotune的医疗科技公司,2017年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分出来的,专门研制血液里的“精准清洁工”,磁性吸附珠。
瑞士有家叫Hemotune的医疗科技公司,2017年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分出来的,专门研制血液里的“精准清洁工”,磁性吸附珠。
这东西能直接从患者血液里抓出毒素、病原体这些致病玩意儿,专门治败血症,还上了2022年的“瑞士创新100强”榜单。
败血症这病是真凶险,每年全世界差不多5000万人受它影响,1100万人没扛过去,要是发展成脓毒性休克,一半人可能都挺不过来。
本来想先讲这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但后来发现,得先让大家搞懂败血症到底是咋回事,才明白这磁性吸附珠有多重要。
败血症说白了就是血液中毒,身体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反应过头了,那些不好的化合物顺着血液跑,把免疫系统搞垮,还伤器官,最后器官可能就不干活了。
WHO去年的报告里提过,中低收入国家得败血症的人,死亡率比高收入国家还高一倍,这病的杀伤力可见一斑。
既然这病这么凶,那以前的诊疗方法管用吗?其实传统的血液净化技术,比如用过滤器或者吸附剂滤芯,想把细菌毒素、抗体这些大分子化合物清干净,效果真不太行。
有报告说,传统技术对细菌毒素的清除率连30%都到不了,等于没清彻底,病情自然难控制。
这时候Hemotune的磁性吸附珠就派上用场了。
这东西是无毒的纳米粒子,比红细胞小多了,也就红细胞的三百分之一。
它的结构设计得挺巧,有超磁性的核心,外面裹着不粘的聚合物涂层,最关键的是有能精准抓目标化合物的结合剂。
这种设计思路挺妙的,专门针对传统技术的短板来的,传统技术“瞎抓”,它是“精准抓”。
用的时候也不复杂,整套设备有点像透析机,还有一次性的管道和塑料部件,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的血液会被泵出体外,在设备里和磁性吸附珠混在一起,吸附珠就会粘住那些致病物质。
之后,用磁性试剂把吸附珠和粘住的坏东西全去掉,再把干净的血液送回患者身体里。
更贴心的是,这设备能一直补新的吸附珠,不用担心吸附珠“吃饱了”就不干活的问题。
能搞出这么厉害的技术,和公司的创始人分不开。
公司是Lukas Langenegger和Carlos Mora一起办的,俩人都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出来的。
Lukas现在是CEO,学的化学和生物工程,还在学校当过研究助理;Carlos是CTO,不光是同专业的博士,还在学校的功能材料实验室做过研究员。
如此看来,俩人的技术底子都很扎实,这也为公司的研发打下了好基础。
公司这几年的发展也挺稳,融资和合作都没落下。
2022年4月拿了725万瑞士法郎的B1轮融资,是OCCIDENT领投的,苏黎世州立银行也参投了;到了2024年3月,又拿了1400万瑞士法郎的B2轮,Belmondo领投,还有好几家机构跟投。
这些钱主要用来推进临床试验和让产品落地,很显然,投资方也看好这技术的前景。
合作方面,2023年3月还和阿斯利康搞了个联合可行性项目。
阿斯利康大家可能知道,是大药企,2023年在抗感染领域就投了超15亿美元,这次和Hemotune合作,估计也是想在败血症诊疗这块多做点布局。
能和这样的大公司合作,也能看出Hemotune技术的实力。
Hemotune能发展这么好,也离不开瑞士的创新环境。
瑞士从2011年开始,连续13年都是全球创新指数第一,“瑞士创新100强”榜单更是挑出了不少好企业,2022年榜单里医疗领域有18家企业上榜,Hemotune的技术创新性还排前三。
而且瑞士的高校也很给力,像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不光出了Hemotune这样的衍生公司,类似的企业在瑞士医疗科技领域占比都超40%,能提供不少技术和人才支持。
对了,咱们中国和瑞士在创新领域也有合作,以明科技是“瑞士创新100强”的中国授权合作方,负责把榜单里的好企业和好技术介绍到中国,还帮着牵线对华合作。
2023年的时候,以明科技还促成过瑞士另一家医疗企业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合作,说不定以后Hemotune的技术也能引进到中国,帮咱们国家的败血症患者。
Hemotune的磁性吸附珠技术,确实解决了传统败血症治疗的不少难题,精准又高效,能给患者多一份希望。
而且公司有技术、有团队、有资金支持,还有瑞士良好的创新生态帮忙,未来值得期待。
更重要的是,中瑞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既能让咱们接触到国际前沿技术,也能帮国外的好技术找到更大的市场,这是双赢的事。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