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绥芬河天府盛国际物流园的俄品龙江壹号仓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立体货架间,堆垛机正精准地存取货物。中俄双语主播们在直播间对着镜头流畅地切换两种语言,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商品。这座总投资2.34亿元、占地8.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慧物流枢纽,正以日均处理1
转自:黑龙江新闻网
□本报记者 付宇
清晨六点,绥芬河天府盛国际物流园的俄品龙江壹号仓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立体货架间,堆垛机正精准地存取货物。中俄双语主播们在直播间对着镜头流畅地切换两种语言,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商品。这座总投资2.34亿元、占地8.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慧物流枢纽,正以日均处理1.8万单、峰值4万单的运营能力,支撑起跨境经贸合作的高速运转。
今年以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创新构建“双采双售、双仓双清”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推动片区电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至8月,跨境电商贸易额达23亿元,创历史新高。
“双采双售” 双向贸易通道高效畅通
在俄品龙江壹号仓内,来自东北亚地区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正在18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分拣。工人们手持智能终端扫描商品条码,数据实时上传至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这些商品直接从原产地采购,通过“三仓合一”的智能仓储系统,可在48小时内送达国内消费者手中。项目负责人宋雷表示,他们已与30余家境外源头供应商建立直采合作,保证了商品的纯正性和价格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罗斯帝国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外籍主播阿廖娜正在用流利的汉语介绍一款进口巧克力。她表示,“通过直播直观展示商品,下单转化率比传统电商高出三倍。”直播结束后,订单数据直接对接到天府盛俄品龙江壹号仓的智能管理系统,最快当天就能完成打包出库。
这些创新实践构建起“双采双售”的双向流通格局。在国内端,多家境外商品供应商集聚绥芬河,形成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绥芬河通过天府盛俄品龙江壹号仓、罗斯帝国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等重要载体,将境外食品、日化、工艺品等优质商品资源汇聚一堂,确保“真品真货”。在出口端,国内生产企业依托“前店后仓”模式,吸引国内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品类货源企业集中入驻,通过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直接触达海外市场。
“双仓双清” 企业运营效能显著提升
在绥芬河国际跨境电商监管场地,一批发往海外市场的服装包裹正在海关绿色通道快速验放。海关关员通过智能查验系统扫描报关单号,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后放行。这批货物当天就能完成通关手续,经口岸发往目的地。同时,绥芬河企业在境外运营的多个海外仓实时接收订单数据,准备进行末端配送。海外仓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主要市场的仓储网点,可以实现境外大部分地区3-5日送达。”
企业运营实践表明,“双仓双清”模式有效提升了跨境物流效率。进口端通过天府盛俄品龙江壹号仓实现中转仓、网络零售仓与快递配送仓“三仓合一”,降低企业仓储成本30%以上。出口端依托海外仓网络,将跨境配送时间显著缩短。国内清关环节依托绥芬河国际跨境电商监管场地海关绿色通道优势,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跨境清关以主要口岸为核心,构建稳定可预期的通关服务生态,整体通关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30%。
绥芬河海关快件监管科科长郑家昕说:“我们实行‘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宣传,有力保障电商通关渠道畅通、安全、高效。”
绥芬河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海关三级数据传输节点,支持包括“1210”跨境电商保税进出口、“9610”跨境电商出口通关、“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业务模式。该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用评价、统计监测等体系的高效运行,为跨境电商发展搭建了强大的信息枢纽。通过三级数据节点的设置,让跨境电商各个环节都能够紧密协作、高效运转,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品牌与服务协同发力 企业发展获新机
在绥芬河片区,“俄货保真地”的品牌建设已成为提升区域电商信誉和吸引力的核心举措。片区通过整合质检、物流和溯源资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商品真实性保障体系。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到进口商品的源头信息、通关记录及质检报告,这一透明化举措极大增强了市场信任度。
品牌效应的提升直接带动了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2024年,绥芬河实现电商网上零售额17.52亿元,同比增长28.83%;网上零售量达1.2亿件,增长33.56%。许多电商企业反映,标注“绥芬河仓直发”的商品,其转化率和客单价均高于其他渠道,品牌溢价效应逐渐显现。
在服务优化方面,绥芬河创新推出“跨境电商服务管家”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注册备案、报关报检、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每个企业都配备专职服务专员,协助解决在通关、税务、外汇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随着创新举措的持续深化,绥芬河外贸新业态跑出“加速度”,正在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枢纽,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高地,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