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缝纫机嗒嗒作响,五彩布料在工人指间流转如飞。在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的江西省体舞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缝纫车间,一件件精美的舞蹈服装陆续成形,将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陈员平说:“把生产车间迁到童家镇,既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厂房与用工难题,又为本地村
转自:经济日报
缝纫机嗒嗒作响,五彩布料在工人指间流转如飞。在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的江西省体舞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缝纫车间,一件件精美的舞蹈服装陆续成形,将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陈员平说:“把生产车间迁到童家镇,既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厂房与用工难题,又为本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真正实现了双赢。”
月湖区乡镇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就业岗位匮乏,不少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与此同时,城区部分企业却面临季节性用工紧张和生产场地不足的发展困境。针对这一矛盾,月湖区推出“产业下沉、车间进村”措施,引导企业将生产环节延伸至乡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曾常年在外务工的童家镇大桥村村民徐东凤,如今在体舞汇车间工作。她一边熟练地熨烫布料,一边高兴地说:“如今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能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据统计,全区采用乡村车间模式建成20余个车间,解决就业2000余人,每年为村民增收超过8000万元,人均月增收逾3000元。
乡村车间还特别注重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在江西恋之舞文化产业公司位于月湖区大塘社区的下沉车间,企业专门为轻度残疾人设置了剪线头、质检等岗位。腿脚不便的付燕负责舞服检查,她认真查验每处细节,细心修剪线头。“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自身价值。”她话语中洋溢着自信。这一就业帮扶模式,帮助许多困难群众实现了自食其力,改善了生活条件。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是‘下沉’主力,村民经简单培训就能上岗。但产业要真正‘沉下去’,离不开精准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月湖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副局长章如介绍,近年来,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月湖区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基建配套和营商环境优化,吸引企业下沉乡村;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提升村民就业能力。不少村民在就业之余主动学习电商知识,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下沉车间也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