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从容地收起手机,看了看手表:“大概十分钟就到。”小王的手心开始冒汗,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踢到了铁板。
文:一才
清晨六点,城市还在酣睡。
老张已经起床洗漱完毕。
他走到院子里,看着自己种的蔬菜。
西红柿红得发亮,黄瓜顶花带刺,茄子紫得发黑。
这些都是他亲手种的。
退休这几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侍弄这些蔬菜。
老张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
脚上是一双黑布鞋,鞋面已经有些开胶。
他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农民。
老张把蔬菜一筐一筐地搬到电动三轮车上。
动作很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活。
他系好围裙,戴上草帽。
三轮车发出“嘟嘟”的声音,开始进城。
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有早起的清洁工在扫街。
老张哼着小曲,心情不错。
他选择了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
这里人流量大,生意应该不错。
老张把三轮车停在人行道边上。
开始摆摊。
02
老张动作很利索。
他把西红柿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价格牌子也写得很清楚。
西红柿三块钱一斤,比市场便宜五毛。
黄瓜两块五一斤,茄子两块钱一斤。
都比市场价便宜一些。
第一个顾客是个中年阿姨。
她拿起西红柿看了看:“这青菜新鲜吗?”
老张笑着说:“昨天刚摘的,您看这颜色。”
阿姨捏了捏:“确实挺硬实的。”
“我这都是自己种的,不打农药,您放心吃。”
阿姨买了三斤西红柿,两斤黄瓜。
给了老张十五块钱。
老张找了五毛钱给她。
阿姨走了几步又回来:“大爷,您这菜确实便宜。”
“薄利多销嘛。”老张笑着说。
接着来了个小伙子。
看起来是上班族,穿着西装。
“老爷子,茄子多少钱?”
“两块钱一斤。”
小伙子买了两个茄子:“您每天都在这卖菜吗?”
“不是,偶尔出来。”老张说。
“您种菜辛苦吗?”
“不辛苦,当锻炼身体了。”
小伙子付了钱,匆匆去上班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
老张已经卖了大半车菜。
他心情很好,和每个顾客都聊几句。
有人问他种菜的经验,他都耐心回答。
有人夸他的菜新鲜,他就更高兴了。
老张看着手里的钱,大概有一百多块。
虽然不多,但他很满足。
这种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九点钟,街上人多了起来。
老张的生意也更好了。
远处走来三个穿制服的人。
是城管。
为首的是个年轻人,大概三十出头。
胸牌上写着“王建国”。
老张继续卖菜,没有注意到他们。
城管小王走到老张面前。
“大爷,您好。”小王的语气还算客气。
老张抬头看了看:“你们好。”
“您在这里卖菜有相关证件吗?”
老张愣了一下:“什么证件?”
“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还有摊位许可证。”
老张摇摇头:“我没有这些。”
小王皱了皱眉:“那您不能在这里摆摊。”
“为什么不能?”老张问。
“这里是商业街,不允许随意摆摊。”
“我看别人也在卖东西啊。”老张指了指远处的小摊。
“那些都是有证的。”小王说。
老张看了看自己的菜:“那我现在怎么办?”
“您得配合我们检查。”
小王掏出执法记录仪。
开始拍照取证。
“大爷,您是第一次在这里卖菜吗?”
“是的。”老张如实回答。
“您知道这里不能摆摊吗?”
“不知道。”
小王的同事在一旁记录。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小声议论:“这老爷子也挺不容易的。”
“是啊,就卖点菜,何必为难他。”
老张听到议论声,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还是很平静。
04
小王拿出一个本子。
开始记录违法行为。
“无证经营,占道摆摊,影响市容。”
每一条他都说得很清楚。
老张静静地听着。
“根据相关法规,无证经营罚款一万元。”
围观群众倒吸一口气。
“占道摆摊罚款五千元。”
“影响市容罚款五千元。”
“总计罚款两万元。”
老张听完,沉默了几秒钟。
围观群众开始不淡定了。
“两万块钱,太重了吧?”
“老爷子就卖点菜,罚这么多钱?”
“能不能通融一下?”
小王有些为难:“我也是按规定办事。”
他看了看老张:“大爷,您看这个罚款...”
老张抬起头:“我知道了。”
“您能接受吗?”小王问。
“规定就是规定。”老张说。
围观群众以为老张要求情。
或者说拿不出这么多钱。
有人开始掏钱包:“老爷子,我们帮您凑点。”
“对啊,大家都出点力。”
老张摆摆手:“不用,谢谢大家。”
小王也有些不忍心。
这个老人看起来确实不容易。
两万块钱对他来说可能是天文数字。
“大爷,要不这样,我们可以酌情处理。”
老张摇摇头:“不用,该罚多少就罚多少。”
老张的反应让所有人都意外。
他竟然这么淡定。
老张从裤兜里掏出一个黑色钱包。
钱包很旧,边角都磨白了。
围观群众以为他要哭穷。
准备集体帮忙凑钱。
小王也准备网开一面。
减免一些罚款。
老张打开钱包。
里面有几张皱巴巴的钞票。
还有一张银行卡。
老张拿出银行卡:“刷卡还是转账?”
小王愣了一下:“啊?”
“我说刷卡还是转账?”老张重复了一遍。
小王结结巴巴地说:“我们...我们只能收现金。”
“那我去取钱。”老张说。
“不用不用。”小王连忙说。
“为什么不用?”
“我的意思是,您可以先走,罚款的事以后再说。”
老张摇摇头:“说好了两万就两万。”
围观群众都觉得这老人家脾气真倔。
有钱也不肯通融一下。
老张掏出一部老式手机。
按了几个号码。
电话通了。
“小李吗?”老张的声音很平静。
“是我。”
“给我送两万现金到中山路商业街。”
“现在就要。”
电话里传来恭敬的声音.
老张挂了电话。
小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脸色瞬间变了。
他小声对同事说:“坏了...”
同事不解地问:“怎么了?”
小王紧张地说:“这个大爷可能不简单。”
老张从容地收起手机,看了看手表:“大概十分钟就到。”小王的手心开始冒汗,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踢到了铁板。
围观群众还在议论老张哪来这么多现金,而小王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收场。
围观群众面面相觑。
刚才还在同情这个老人。
现在突然发现事情不对劲。
一个卖菜的老人,怎么会有人叫他“张总”?
而且一个电话就能调来两万现金?
小王的额头开始冒汗。
他从事城管工作五年了。
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但眼前这个老人让他感到不安。
“大爷,您贵姓?”小王小心翼翼地问。
“姓张。”老张简单地回答。
“张...张什么?”
“张建华。”
小王在脑海里搜索这个名字。
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06
十分钟后,一辆黑色奔驰停在路边。
车牌号是本市的豹子号。
下来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
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
年轻人快步走到老张面前。
恭敬地叫了一声:“张董。”
老张点点头:“钱带来了吗?”
“带来了。”年轻人递过公文包。
老张打开公文包。
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沓沓百元大钞。
围观群众彻底傻眼了。
小王更是面如土色。
老张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万元现金。
一分不少地数给小王。
“您点点,够不够?”
小王的手都在抖。
“够了够了。”
老张把公文包还给年轻人。
“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就回。”
“好的张董。”年轻人恭敬地离开。
奔驰车开走了。
现场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看着老张。
这个穿着朴素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老张开始收拾剩下的蔬菜。
动作还是那么从容。
小王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
围观群众开始窃窃私语。
“这老爷子不简单啊。”
“一个电话就能调来两万现金。”
“还有人叫他张董。”
“会不会是什么大老板?”
小王的同事也开始紧张。
“老王,这下麻烦了。”
“咱们是不是得罪人了?”
小王擦了擦额头的汗。
他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张建华,本市建华集团的董事长。
虽然已经退休,但影响力还在。
建华集团是本市最大的企业之一。
涉及房地产、建筑、商贸等多个领域。
张建华本人更是本市的知名企业家。
曾经多次获得优秀企业家称号。
小王的腿都软了。
他刚才竟然给张建华开了两万块钱的罚单。
这要是传出去,他的工作可能都保不住。
老张收拾好蔬菜,准备离开。
小王连忙上前:“张...张董事长。”
老张回头看了看他:“怎么了?”
“那个...刚才的事...”
“什么事?”老张问。
“罚款的事,要不我们重新处理一下?”
老张摇摇头:“不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可是...”
“你们执法没有问题,我确实违法了。”
小王更加不安了。
越是这样,他越担心后果。
08
老张骑上电动三轮车。
准备离开。
小王追上来:“张董事长,您等等。”
老张停下车:“还有事吗?”
“我们想把罚款退给您。”
“为什么要退?”
“因为...因为我们处理不当。”
老张笑了笑:“你们处理得很好。”
“执法公正,不偏不倚。”
“可是...”
“没有可是,我违法了就该罚款。”
老张说完,骑着三轮车走了。
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人。
小王站在原地,心情复杂。
围观群众开始议论起来。
“这老爷子真是个人物。”
“有钱还这么低调。”
“关键是人家格局大。”
“换了别人早就发脾气了。”
小王的同事走过来:“老王,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小王苦笑。
“咱们会不会有麻烦?”
“不知道。”
小王真的不知道。
按说他们执法没有问题。
但得罪了这样的人物,后果难以预料。
回到单位后,小王坐立不安。
他把情况汇报给了领导。
领导听完也很头疼。
“你们确实是按规定执法。”
“但这个张建华不是一般人。”
“他要是较真,咱们都得倒霉。”
小王更加担心了。
第二天,小王提心吊胆地上班。
他以为会被叫去谈话。
或者收到投诉处理通知。
但一切都很平静。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中午的时候,有同事问他:“听说你昨天罚了张建华?”
“你怎么知道的?”
“网上都传开了。”
小王一惊,连忙上网查看。
果然,昨天的事已经在网上传播。
不过评论都是正面的。
“张建华就是有格局。”
“违法了就该罚款,这才是企业家的觉悟。”
“城管执法也没问题,一视同仁。”
小王松了一口气。
看来张建华并没有计较这件事。
一周后,小王在同一地点巡查。
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还是那个老张。
还是那辆电动三轮车。
还是那些新鲜蔬菜。
小王走过去。
老张看到他,笑了笑:“小王同志。”
“张董事长,您又来卖菜了?”
“是啊,今天带了证件。”
老张拿出一个文件夹。
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各种证件。
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摊位许可证。
一样不少。
“您这是...”
“既然要卖菜,就得按规矩办事。”
小王感动了。
这个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规矩。
“张董事长,您真是我们的榜样。”
“别这么说,我就是个卖菜的。”
老张继续忙着摆摊。
10
从那以后,老张经常在这里卖菜。
每次都带齐所有证件。
小王也经常路过这里。
两人见面都会打招呼。
慢慢地,他们成了朋友。
小王了解到,老张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种菜。
他有一个很大的菜园子。
种了各种时令蔬菜。
吃不完就拿出来卖。
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体验生活。
“我年轻的时候太忙了。”老张说。
“现在想过点普通人的生活。”
“种菜、卖菜,挺有意思的。”
小王很佩服老张的心态。
“您这样的身份,完全不用这么辛苦。”
“什么身份?”老张笑了。
“我现在就是个卖菜的。”
这句话让小王很感动。
一个身价过亿的企业家,能够这样看待自己。
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老张的菜摊成了这条街的一道风景。
很多人专门过来买他的菜。
不是因为便宜,是因为佩服他的人品。
有时候,一些企业家朋友也会过来看他。
看到他在卖菜,都觉得很有趣。
“老张,你这是在体验生活啊。”
“比体验生活有意思多了。”老张说。
“这是在重新认识自己。”
小王每次听到这样的对话,都很有感触。
什么叫格局?
这就是格局。
有一天,小王问老张:“您后悔那天被罚款吗?”
老张想了想:“不后悔。”
“为什么?”
“因为那是我应该承担的。”
“而且,我还认识了你这个朋友。”
小王笑了。
这个老人,真的很特别。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人的道理。
不因为身份而特殊,不因为财富而傲慢。
规矩就是规矩,对谁都一样。
这样的人,值得所有人尊敬。
夕阳西下,老张收拾好摊子。
骑着电动三轮车回家。
小王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充满敬意。
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很多。
但像老张这样有格局的人,不多。
金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
但买不来人格和品德。
老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从那以后,每当有人问起这件事。
小王都会说:“我见过最有格局的人,是一个卖菜的老张。”
这个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是因为戏剧化的情节。
而是因为老张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像老张这样的人,确实不多了。
他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温暖。
也给人们上了一堂关于做人的课。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不是拥有多少财富。
而是拥有什么样的品格。
老张做到了。
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更是一个成功的人。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