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告急!AI吃掉30%存储产能,HBM价格飙至5000美元一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18:00 1

摘要: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机正在面临“内存断供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9月30日,美光科技宣布全面暂停DDR4、LPDDR4报价一周,重启报价后全系产品涨价20%-30%,而LPDDR4X现货价更是飙升至每GB 1.2美元,反超同容量LPDDR5X价格,创下存储

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机正在面临“内存断供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9月30日,美光科技宣布全面暂停DDR4、LPDDR4报价一周,重启报价后全系产品涨价20%-30%,而LPDDR4X现货价更是飙升至每GB 1.2美元,反超同容量LPDDR5X价格,创下存储行业十年来首次“旧代产品比新一代贵”的魔幻场景。

图片取材网络

与此同时,美股存储板块上演狂欢:闪迪单日暴涨17%,美光股价年内累计涨幅突破90%,三星电子市值时隔三年重返全球科技公司前三。这场由AI引爆的存储革命,正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传导,A股市场上江波龙20cm涨停、长电科技尾盘直线拉升,连跌三年的存储板块,终于迎来“戴维斯双击”的契机。

本轮存储涨价的核心逻辑,早已不是传统的消费电子周期,而是AI驱动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英伟达H100显卡单卡需要18GB HBM,相当于3台高端手机的内存总和,为了抢占这一毛利率超60%的高利润市场,三星、SK海力士将60%的DRAM产能转向HBM,直接导致传统DDR4产能骤降40%。

图片取材网络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DDR4合约价环比暴涨15%-20%,LPDDR4X涨幅更是高达24%-36%。群智咨询分析师指出,美光、SK海力士已宣布年底停止接收LPDDR4X新订单,2026年三季度起正式停产,但低端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对旧代产品的需求仍在,这种“产能急刹车”与“需求慢退出”的错配,将让涨价趋势至少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更值得关注的是HBM市场的疯狂。SK海力士12层堆叠HBM3e良率仅75%,却被英伟达、AMD提前订完2026年全部产能,单颗价格突破5000美元,是传统DDR5的20倍。美光CEO桑杰·梅赫罗特拉直言:“AI正在吃掉我们30%的产能,HBM的需求增长速度远超最乐观的预期。”

涨价潮下,存储产业链呈现出明显的“旱涝不均”。模组厂和封测厂成为首批受益者,江波龙上半年企业级存储业务收入6.93亿元,同比激增138.66%,其DDR4模组产品毛利率从去年的5%飙升至18%;长电科技HBM封装良率达98.5%,拿下国内AI芯片70%的封测订单,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

相比之下,手机厂商正面临成本压力。小米三季度手机毛利率下降0.6%,卢伟冰在业绩会上坦言“LPDDR4X涨价超预期,短期内难以完全切换到DDR5”。某国产手机供应链人士透露,为应对涨价,头部厂商已提前3个月启动内存备货,部分千元机机型甚至将存储容量从6GB+128GB缩减至4GB+64GB,以控制成本。

汽车电子则成为旧代存储的“新战场”。美光宣布投资弗吉尼亚州工厂,专门生产车规级DDR4,以满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需求;江波龙车规级存储产品已进入比亚迪、蔚来供应链,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0%。群智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车规级DDR4需求将增长45%,成为支撑旧代产品价格的重要力量。

不同于以往周期,本轮存储行情中,国产厂商不再只是“被动受益”,而是主动参与到产业链核心环节。从目前格局看,有三条主线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HBM及高端DRAM产业链。长电科技在HBM封装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XDFOI技术对标台积电CoWoS,良率反超三星2个百分点;雅克科技的HBM前驱体材料打破美日垄断,供应SK海力士50%的HBM产能,相关产品价格从每吨8万元涨至25万元。

二是利基存储龙头。兆易创新车规级DDR4已通过AEC-Q100认证,打入比亚迪、宁德时代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相关收入增长150%;普冉股份的AIoT存储芯片在扫地机器人、智能手表中的渗透率超40%,受益于端侧AI需求爆发,订单量同比增长80%。

三是设备与材料国产替代。北方华创的刻蚀机、沉积设备已进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产线,2025年上半年设备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3%;上海新阳的电镀液、清洗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批量供货,打破海外厂商对先进制程材料的垄断。

对于本轮“超级周期”的持续性,机构观点存在分歧。乐观派以摩根士丹利为代表,其报告指出,AI训练数据每年增长10倍,2026年全球HBM需求将达200万片,相当于再造3个三星西安工厂,存储产业链公司盈利或翻3倍;谨慎派则警告,消费电子库存仍处高位,2026年一季度NAND价格可能回调15%,需警惕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但无论如何,有两个信号已明确:一是技术迭代方向不可逆,DDR5、LPDDR5X、HBM等高端产品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25年全球DDR5在服务器领域的渗透率已超60%;二是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长鑫存储DDR5产能已突破10万片/月,长江存储128层NAND良率稳定在95%以上,国产存储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提升至2025年的12%。

图片取材网络

当美光为HBM砸下500亿订单,当华为昇腾910B搭载国产HBM,存储芯片行业已不再是简单的“涨价-扩产-降价”周期循环,而是进入“AI需求驱动+技术迭代+国产替代”的三重逻辑共振期。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跳出传统周期思维,重点关注那些在HBM、高端DDR5、车规存储等领域建立技术壁垒的公司。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随着昨夜美股存储板块再度暴动(美光涨8%、闪迪涨12%),A股存储产业链今日开盘大概率延续强势。若想第一时间获取个股最新动态和机构调研纪要,可以点击关注,后续将持续更新产业链深度梳理。

来源:趋势捕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