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15∶00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多条高速陆续被“染红”,导航软件上紫得发黑的缓行路段把地图直接切成了“鸳鸯锅”——左侧一条白龙般的大灯带,右侧一条火龙般的尾灯带,场面让网友直呼“高速版灯光秀”。
10月1日零点刚过,全国高速免费通行“闸门”开启。
交通运输部预测,当天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突破60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9月30日15∶00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多条高速陆续被“染红”,导航软件上紫得发黑的缓行路段把地图直接切成了“鸳鸯锅”——左侧一条白龙般的大灯带,右侧一条火龙般的尾灯带,场面让网友直呼“高速版灯光秀”。
官方通报印证:
G2京沪、G60沪昆、G25长深等主干道最长缓行超过20公里,浙江、江苏20多个收费站临时关闭;
新能源车占流量近18%,部分服务区充电排队1小时以上。
人在囧途,却笑料百出,第一批堵在路上的“勇士”顺势把#堵成鸳鸯锅#送上热搜第一。
一、为什么今年国庆高速“堵得这么决绝”?
1. “超级黄金周”流量基数大——国庆、中秋双节合一,8天假期是2025年最后一个长假,交通运输部节前就预警“日均约5650万辆车次,峰值日车流量有望突破6000万辆”。
2. 免费通行“倒计时效应”——小型客车10月1日0∶00—8日24∶00免费,大量车主选择“掐点”进入高速,9月30日晚出现“提前波”,与10月1日早高峰无缝衔接。
3. 自驾比例再创新高——自驾占比接近九成,跨省探亲、长线旅游叠加,新能源车30%的同比增幅又让服务区充电压力直线上升。
4. “幽灵堵车”别忽视——多条车道被低速并行车辆占据,80—90km/h的“移动路障”导致后方频繁刹车,连锁反应把通畅路段一点点“啃”成停车场。
二、高速堵车“众生相”:总有一款戳中你
1. “能量补给党”
杭州杨先生的后备箱=能量补给站:能量饮料1罐、功能饮品1罐、茶水1壶,外加爸妈提前装好的红烧羊排,“18小时跑完半程京沪,靠它们吊着命”。
2. “锅碗瓢盆派”
去年“堵到煮面”上过热搜后,今年不少网友直接带卡式炉、折叠锅、挂面上路。1日清晨,溧阳服务区一排SUV尾门同时掀开,葱花、酱油、煎蛋香气齐飞,后车吞口水:“这不是堵车,是野餐。”(温馨提示:使用明火需注意安全,遵守公共场所相关规定)
3. “遛狗撒欢族”
车速为零怎么办?金毛、柯基、柴犬依次被抱下高速,护栏外“十分钟遛狗圈”自发形成。网友吐槽:“狗都累了,车还没动。”
4. “广场舞天团”
在G60沪昆缓行段,大妈们索性停车放起《小苹果》,十几人开跳,后方司机举手机“云伴舞”:“阿姨跳得比导航语音解压多了。”(温馨提示:非紧急情况请勿在高速停车,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5. “移动棋牌室”
一张折叠桌、四把马扎,掼蛋、斗地主、搓麻将……司机轮流上桌,“输的等会儿去后备箱拿可乐买单”,时间嗖嗖过去三公里。(温馨提示:高速停车聚集存在安全隐患,请注意行车规范)
6. “高速瑜伽社”
堵车两小时,车门一开就是天然健身房——引擎盖当压腿杆,隔离带当把杆,小姐姐直播“高速瑜伽”:今天教学主题是“缓解久坐腰椎痛”,点赞瞬间破万。(温馨提示:道路周边环境复杂,请注意自身安全)
三、把“囧途”变“坦途”——网友总结的实用Tips
1. 出发前把油(电)补到90%以上,避开“服务区排队1小时+”的惨状。
2. 随车带足干粮+自热米饭+大瓶装水,堵车时不用抢泡面;垃圾袋别忘了,文明出行。
3. 导航APP打开“实时路况+电子狗”,发现前方红线果断就近出口绕行,哪怕多跑20公里也比硬耗3小时划算。
4. 连续驾驶≤4小时,感觉犯困立即进服务区眯20分钟,别硬撑——国庆假期日均交通事故中,疲劳驾驶占比超过四成。
5. 万一追尾或抛锚,口诀背起来: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150米外放三角牌,夜间加闪光灯,人员站到护栏外。
四、年年堵车,为什么还要回家?——写在“鸳鸯锅”之后的正能量
有人调侃:“高速免费=时间加倍。”但朋友圈里依旧满是“再堵也要回家”的倔强。
因为下高速的那头,是半年没见的爸妈、是爷爷奶奶炖的鸡汤、是发小递过来的第一杯家乡啤酒。
因为副驾上的孩子正数着“还有几个服务区就能见到姥姥”,后排的猫咪对着窗外好奇张望——这些被车轮丈量、被尾灯染红的夜晚,恰是“团圆”二字最真实的注脚。
年年堵车,年年出发;抱怨归抱怨,下一通电话依旧会说:“别担心,我们出发了,晚饭等我。”
也许,这就是节日的意义:距离再远、路途再难,也挡不住想回家的心情。
愿每一个堵在路上的你,都能平安抵达,开门那一刻被热腾腾的饭菜和拥抱治愈——
“欢迎回家,鸳鸯锅再红,也红不过咱家的灯笼。”
来源:玉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