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向新!回望中国科技创新征程 | 拾光70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3:36 2

摘要:今天,我们迎来了祖国76周年华诞。回望这段伟大的征程,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稳步提升,《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有幸成为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翻开杂志近70年的纸页,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今天,我们迎来了祖国76周年华诞。回望这段伟大的征程,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稳步提升,《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有幸成为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翻开杂志近70年的纸页,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1994年,郑海峰便在《信息高速公路:新的技术革命》中,前瞻性地描绘了以光缆连接世界的蓝图,预言了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进入2000年,北京邮电学院邵旭博士在《信息时代向我们走来》中生动记录了技术落地初期的探索,从“翻江倒海的机顶盒”到初具智能的电器“管家”,展现了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勃勃生机。

2016年,李青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未来》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让机器“像人脑一样学习”的革命性突破,标志着AI从概念走向核心技术攻坚。至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从“快”到“超快”:人工智能迈向更高阶》中系统回顾了AI近70年发展历程,展示了从“蹒跚学步”到在诸多领域引领创新的辉煌成就。杂志文章清晰勾勒出中国从追赶信息浪潮到勇立AI潮头的壮阔征程。

航天与深空探索

1992年9月21日,我国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明确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揭开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的辉煌篇章。翻阅《知识就是力量》,中国航天与深空探索的壮丽史诗跃然纸上。

1995年,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航天何日告别失败——卫星故障面面观》中,记录了航天事业初创期的艰辛与突破,展现了直面风险、砥砺前行的坚韧。1999年,《航天领域迎来“三国时代”》一文豪迈宣告中国正系统建设宇航员训练中心,向载人航天发起冲刺。

经过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的奋斗,2024年,庞之浩在《载人航天再出发 守护地球向未来》中清晰勾勒出从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的辉煌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则在《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时代》中,系统回顾了以“921工程”为核心的“三步走”战略如何引领中国建成自主空间站。杂志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早期探索、突破关键技术到如今巡天探月、驻守“天宫”的伟大跨越。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王洪在《当今世界的能源问题》中,阐述了能源对社会经济的“火车头”作用,并前瞻性地将氢能、核能、太阳能等誉为“前景诱人的新能源”,为可持续发展埋下思想的种子。2005年,本刊编辑部在《能源新战略 未来之希望》中,结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的王仲颖主任,全面解读了国家从战略层面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决心与路径。

近年来,报道更聚焦前沿探索与系统解决方案: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陈睿山等作者在《清洁能源“点亮”绿色地球》中指出,人类经历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目前正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主导能源将从化石能源转变为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实现从煤炭独大到低碳清洁绿色能源的巨大转变;而至2024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军强在《月壤中的奇迹》中,更是将视野投向地外能源,探讨月壤中氦-3作为终极清洁能源的可能性。杂志记录了中国从意识到能源危机与环境挑战,到立法保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直至寻找未来能源的壮阔历程。

除了信息技术、航天探索、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生命科学、深海探测、材料工程、现代农业等等领域,都有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耕耘、不断突破,共同编织创新图景。

《知识就是力量》的70年,正是中国科技从学习追赶到并跑领跑的70年。《知识就是力量》将持续用知识见证民族复兴,激励青少年以智慧为笔,以奋斗为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上,写下更加璀璨的创新篇章。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