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中国迎来76周年国庆。在国内,无论是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是街头巷尾的节日氛围,都是国人最熟悉的场景。而在海外,不少国家的祝贺信息也如期而至。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国务院官网挂出了一份简短的声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并
10月1日,中国迎来76周年国庆。在国内,无论是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是街头巷尾的节日氛围,都是国人最熟悉的场景。而在海外,不少国家的祝贺信息也如期而至。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国务院官网挂出了一份简短的声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并送上八个字的祝福——健康、幸福、繁荣、和睦。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只是外交场合的一句客套话,但结合去年延迟发布的经历,再到今年恢复惯例的动作,这份声明背后的微妙转折,就足以说明问题。
去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10月2日才在官网上发布祝贺,而这在中美外交互动中颇为少见。因为通常来说,美国国务院每年都会在中国国庆前夕,第一时间发出声明,表明“按规矩办事”的态度。但那次迟到,被视作刻意释放出的冷淡信号。而如今鲁比奥重新把祝贺时间放回9月30日,等于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在中美关系波动不断的当下,华盛顿依然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外交礼节。尤其是这八个字——健康、幸福、繁荣、和睦——它们听上去温和,却又意味深长。健康和幸福说的是民生,繁荣和和睦则映射到发展与社会稳定。这种“对人民的祝福”,虽然不涉及两国分歧,但至少体现出美国在中国国庆这个时间点,不愿再刻意挑事。
这种细节,往往比高调的表态更耐人寻味。就在9月28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出席华盛顿侨学界国庆晚宴时提到,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这番话与鲁比奥的“健康、幸福、繁荣、和睦”在时间上似乎形成了一种遥相呼应的节奏。对华盛顿而言,发声明不难,难的是在战略竞争大背景下,依然维持住某些外交上的“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正好映照出一个事实:中美虽然摩擦不断,但在重大节点上,双方都明白不能完全切断沟通的象征性纽带。
与此同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贺电,也让这个国庆更显特殊。10月1日上午,朝中社公布金正恩向中国领导人发出的贺电。这封贺电的篇幅比往年更长,内容也更具体。他不仅高度评价新中国76年来的成就,还特别提到朝中友谊跨越世代和世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要不断深化。他写道,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朝方都会与中方保持紧密战略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番表态,显然不仅仅是祝贺那么简单。就在不久前,金正恩刚刚访华参加了九三阅兵,并与中方高层多次会晤。短短数周后,他再次借国庆之机强调“深化合作”,无疑是在强化一种加强战略联动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贺电还紧贴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半岛局势并不平静,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仍在扩张,日韩与华盛顿的安保合作不断升级,而平壤在核武与导弹议题上的立场愈发强硬。正因如此,朝鲜选择在国庆节释放出如此浓烈的信号,其实也是在表明,在国际压力增大的时候,平壤更需要与北京保持背靠背的安全感。相比之下,美国的祝贺虽然显得温和,但更多是一种外交惯例,而朝鲜的贺电则带有浓厚的战略意味。
总的来看,国庆不仅是国内的节日氛围,也是一面镜子,照出外部世界的态度。美国的声明看似轻描淡写,却体现出某种谨慎,不愿在节日场合上冒犯中国民意。朝鲜的贺电则真情流露,直白表达出战略与情感的双重诉求。对中国而言,能在同一时间点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本身就说明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性。中美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可能。中朝之间,既有传统友谊也有现实安全的考量。
来源:顾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