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X子还要立牌坊!”9月29日,王思聪在外网社交平台直接挂出女网红EL的账号主页,用这句极具冲击力的言论点燃舆论场。从曝光“饭局造谣”细节,到直指对方“20万包周”的灰色身份,这位被称为“娱乐圈纪检委”的话题人物,再次将一位网红推向风口浪尖,而EL从紧急道歉
“当X子还要立牌坊!”9月29日,王思聪在外网社交平台直接挂出女网红EL的账号主页,用这句极具冲击力的言论点燃舆论场。从曝光“饭局造谣”细节,到直指对方“20万包周”的灰色身份,这位被称为“娱乐圈纪检委”的话题人物,再次将一位网红推向风口浪尖,而EL从紧急道歉到火速删文的反转操作,更让这场纠纷充满悬念。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一次“跨次元”的身份攀附。据王思聪长文自述,他与EL仅为社交平台互关好友,私下无联系方式,交谈不超过五句,堪称“最熟悉的陌生人”。但转折点出现在EL受邀参加的日本饭局上——有消息称,EL在席间向他人吹嘘“王思聪主动追求自己,却被自己无视”,试图以此抬高身价。这番言论经朋友传递到王思聪耳中,直接触发其怒火:“卖自己管不着,但不能扯我的名字造谣”。
怒火之下,王思聪的爆料堪称“精准打击”。他不仅私信警告EL,更在公开动态中抛出重磅猛料,直指EL是“20万包周的外围女”,常年混迹香港、英国的商务KTV饭局,连手上佩戴的百万级理查德米勒名表“来路都有问题”。网友随即跟进扒出更多细节:EL小红书上打造的“白富美人设”破绽百出,晒出的爱马仕包缺乏开箱、配货等生活痕迹,被专业打假人士质疑为假货,精致摆拍背后全无真实生活印记。更让EL被动的是,她此前在朋友圈暗戳戳辱骂王思聪的内容,也被“有心人”截图递话,成为王思聪公开手撕的又一诱因。
面对雷霆攻势,EL的应对堪称“光速滑跪”。她很快发布公开致歉,承认在朋友圈骂人不对,声称饭局上的言论是“误会”,自己是被他人造谣挑拨才陷入纠纷,并晒出与饭局邀约者的聊天记录自证清白。但诡异的是,这篇道歉文发布仅几分钟就被悄然删除,留下满屏问号——是双方私下和解,还是EL担心言多必失?外界无从知晓,只看到她一边举报曝光相关内容的博主,一边在评论区控评,更显底气不足。
舆论场因此分裂成两大阵营。支持王思聪的网友认为,EL“踩人抬己”的操作实属咎由自取,“想靠造谣蹭热度,就得承担翻车代价”,并列举其过往手撕朱圣祎、孙一宁等案例,称其“虽有争议,但总能撕出点真东西”。而同情EL的声音则质疑王思聪“小题大做”,认为即便言论不实,公开揭露所谓“灰色身份”已涉嫌侵犯隐私,更有网友翻出王思聪曾因名誉权纠纷败诉赔偿的往事,嘲讽其“自带双重标准”。
这场闹剧的核心,早已超越个人恩怨,沦为一场人设崩塌的现场。EL精心营造的“独立白富美”形象,在“20万包周”的爆料与假货争议中碎得彻底;而王思聪“路见不平”的姿态,也因用词粗鄙和隐私曝光的边界问题引发争议。更值得玩味的是背后的“借刀杀人”疑云——EL在道歉中暗示有人故意挑拨,递话者的拱火行为,让这场纠纷更添几分江湖气。
截至目前,王思聪未再回应,EL也陷入沉默,只留下满屏的吃瓜讨论。从孙一宁“反杀”王思聪的名场面,到如今EL的道歉秒删,网红与流量名人的博弈从未停歇。但无论后续如何,这场风波都已留下警示:靠造谣攀附的热度终究是泡沫,精心包装的人设也终会被真实戳穿。当“20万包周”的爆料与秒删的道歉信摆在台前,或许比纠纷本身更值得深思的,是流量时代里“真”与“假”的生存逻辑。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