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致职方先生尺牍》欣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07:03 1

摘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里,吴宽《致职方先生尺牍》算不上最“出圈”的书法名作,却藏着明代文人最鲜活的日常——这两件尺寸仅二十余厘米的纸本行书,既是一封致谢信,更是一页浸着酒香与月色的诗稿,将“消暑雅聚”的意趣凝在了笔墨间。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里,吴宽《致职方先生尺牍》算不上最“出圈”的书法名作,却藏着明代文人最鲜活的日常——这两件尺寸仅二十余厘米的纸本行书,既是一封致谢信,更是一页浸着酒香与月色的诗稿,将“消暑雅聚”的意趣凝在了笔墨间。

尺牍内容藏着一段文人往事:吴宽受友人携酒探访,入夜后与众人联句赋诗,事后写下此信求教,还坦诚“原倡持去后,首韻已忘”,这份不刻意修饰的直白,让书法多了几分烟火气。诗中“扇底風清暑氣除”“月斜更喜天如洗”勾勒出夏夜清凉,而“醉後誰言禮法踈”又透着文人的疏放,文辞与笔墨竟有了呼应——吴宽的行书学苏轼却不泥古,笔画没有刻意的锋芒,“風”“清”二字笔势流畅如扇风,“醉”“踈”结字开阔似酣态,连“屋角明星紛列炬”的“列”字,都用略带顿挫的横画,暗合星光错落的画面感。

作为明代“吴门书派”的先驱,吴宽的书法向来以“浑厚温润”见长,这件尺牍更将这份特质藏在细节里:墨色浓淡随情绪流转,开篇“承携酒見過”落笔沉稳,似致谢时的郑重;写到“當此良宵幸不虛”,墨色渐活,笔意也轻快起来;落款“寬拜上職方先生尊契”又收得恭谨,尽显文人交往的分寸。没有碑刻的庄重肃穆,却多了案头挥毫的随性与温情,恰如夏夜月色,不耀眼却动人。

如今再看这两件小小的尺牍,不只是赏书法的笔法结字,更像翻开一页明代文人的日记——原来好的书法从不是孤立的技法展示,而是笔墨、文辞与生活情境的交融,这或许就是千年书法最动人的力量。

释文

扇底風清暑氣除。詩篇溢出酒杯餘。□來自愛鄉音合。醉後誰言禮法踈。屋角明星紛列炬。席間香霧溼輕裾。月斜更喜天如洗。當此良宵幸不虛。

承携酒見過。入夜奉和。與諸君聯句之作。求教。因原倡持去後。首韻已忘。不及和也。寬拜上職方先生尊契。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