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吴宽《致启南契兄尺牍》,虽仅24.4×32.5cm的纸本行书,却堪称“小尺幅藏大意境”——既是明代行书的典型佳作,更是文人挚友间真挚情谊的鲜活载体,读来墨香与温情兼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吴宽《致启南契兄尺牍》,虽仅24.4×32.5cm的纸本行书,却堪称“小尺幅藏大意境”——既是明代行书的典型佳作,更是文人挚友间真挚情谊的鲜活载体,读来墨香与温情兼具。
吴宽的行书深得苏轼意趣,却不泥古守成,自有清劲雅逸之态。观其笔势,横画稳健如平桥卧波,“感”“調”等字的捺笔舒展却不张扬,似文人拱手作揖的谦和;结字宽博疏朗,既无刻意紧凑的拘谨,也无肆意开张的狂放,“丹毒”“勞”等字笔画间留白得当,恰如吴宽为人的温厚内敛。章法上更见巧思,尺牍为日常书信,字迹随语气自然流转:提及友人“苦於丹毒”时,笔锋略缓,字形稍敛,显关切之切;末句“望照諒”三字轻收,似低语叮咛,文气与书势浑然一体。
这份尺牍的动人之处,更在笔墨之外的人情。释文中,吴宽记“座間道吾兄苦於丹毒,不覺為之惘然”,寥寥数字尽露担忧;又劝“幸善調理將息,勿為過勞”,叮嘱“貴體倘未全愈,就醫亦便”,琐碎叮嘱里满是知己关怀;连“詩社寥寥,專俟入城”的闲语,都藏着对友人康复后相聚的期盼。没有宏大叙事,唯有日常牵挂,让这件书法作品成了明代文人交往的“活化石”。
如今再赏这帧尺牍,不仅能品悟吴宽“以书载情”的笔墨功力,更能触摸到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温润底色——这或许就是传统尺牍书法超越时代的魅力。
附:吴宽《致启南契兄尺牍》释文
雅愛所及。感感。座間道吾兄苦於丹毒。不覺為之惘然。計此時已好未。幸善調理將息。勿為過勞也。詩社寥寥。專俟入城。貴體倘未全愈。就醫亦便。望照諒。契弟吳寬頓首。啟南契兄先生執事。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