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不看晚会,看自己,看城市,看未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1 06:58 1

摘要:十月六号晚上,东方卫视要直播一场特别的晚会,不在演播厅拍,跑到了滴水湖、天文馆、荣耀之环这些地方实拍,都是真能去玩的地方,不是搭的景,节目组没提中秋,因为那天根本不是中秋,他们说中秋前六天,就是顺口这么一说,别当真。

十月六号晚上,东方卫视要直播一场特别的晚会,不在演播厅拍,跑到了滴水湖、天文馆、荣耀之环这些地方实拍,都是真能去玩的地方,不是搭的景,节目组没提中秋,因为那天根本不是中秋,他们说中秋前六天,就是顺口这么一说,别当真。

李宇春唱了一首新歌,背景是临港的灯光秀,她代表年轻人,也代表这座科技新城,朱洁静带着一群穿工装的少年跳舞,他们跳的不是花哨的动作,是打工人的日常姿态,自得琴社和机器人乐队同台演出,古筝声混着机械音,不是为了蹭国潮的热度,是真的在让两种文化慢慢对话,陈靖可和一只叫“幼鲸”的道具共舞,背后是黄浦江慢慢恢复生态的故事,王赫野唱给新上海人听,说出了五百万人心里的话,他们没有本地户口,但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多年。

滴水湖现在是临港的核心,今年刚启动“智慧灯塔”项目,晚会第一次把灯光秀和文旅搭在一起,上海天文馆开了三年,接待了三百多万人次,年轻人爱来这儿拍照,觉得科学也能有温度,晚会把这儿变成了聊月亮和人之间关系的地方,荣耀之环是去年才建的环形建筑,人叫它“上海版天空之境”,这次是它第一次办大型文艺活动,这三个地方连起来,讲的是未来、科学和日常怎么过日子。

这场晚会不像传统节日节目,更像一座城市自己拿出来的东西,上海推出这个IP,不是为了凑热闹,是想说点自己的话,用机器人乐队和AR灯光,花了不少钱,只为让人真真切切地沉浸进去,跟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里那些园林和非遗老样子不一样,上海挑了还没完全建好的街巷和空地,反而更像日子本身,2025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房价压着,工作累着,这场晚会不喊口号,只让你看见你常去的湖边小馆,走惯了的那条街,好像有人轻轻说了一句,我知道你过得不容易。

有人问机器人弹古筝是真本事还是瞎热闹,有人嘀咕嘉宾都是沪漂,本地的老居民算不算被漏掉了,还有人担心这些地标以后全让商业活动占了,普通老百姓还能不能白看,这些问题没人马上答,可大家心里都搁着。

晚会里的人,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干工程的,他们站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不是为了演团圆,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还在,还在活着,还在想着事,还在被人瞧见,你可能不熬夜看直播,但朋友圈里会刷到片段,地铁站里能看见海报,路边也能听见人聊起这事,它不靠明星撑场,靠的是城市自己的心跳和气息。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年上海总爱拿还没弄完的地方当舞台,不等一切都妥当了才开演,而是边建边演,边活边唱,这场晚会不讲大道理,它就盼着你能在某个瞬间,觉得这座城市真懂你,哪怕你只是路过滴水湖,抬头看了眼天文馆的夜景,踩过荣耀之环的玻璃廊桥,你也是这故事里的一分子。

来源:老梁生活小窍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