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将军还在,战友名字他全记得,可谁还记得他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7:00 1

摘要:王扶之今年一百零二岁,是现在还活着的唯一一位开国将帅,别人说他长寿,可他更像一个走着的碑,不靠勋章说话,靠记住名字活着,几百个战友的名字,他们牺牲的地方,他张嘴就能讲出来,这不是记性好,是他心里装着一座没有墓碑的坟。

王扶之今年一百零二岁,是现在还活着的唯一一位开国将帅,别人说他长寿,可他更像一个走着的碑,不靠勋章说话,靠记住名字活着,几百个战友的名字,他们牺牲的地方,他张嘴就能讲出来,这不是记性好,是他心里装着一座没有墓碑的坟。

他十二岁参军,那时候连枪都没有,就一把梭镖,十五岁前没上过战场,到朝鲜才真刀真枪地打,带着队伍对上美军骑一师,对方有飞机有大炮,他手里只有手画的地图和老乡塞的干粮,那一仗他们顶着燃烧弹硬拼,打掉敌人一个整连,没人信这指挥官,小时候连枪都没摸过。

他原名王福治,后来改叫扶之,意思是楼要塌了,得有人伸手去撑,这话不是说说而已,是他活下来的法子,他教孩子别穿军装去当官,要穿工装去做工,英雄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现在有些地方搞红色家风,拍视频,办展览,闹得挺欢,他家从来不凑这个热闹。

抗战那会儿,地图是手画的,路线是靠脚走出来的,今天AI能测到厘米级精度,可战场上最靠得住的还是人,王扶之靠的是记性,是经验,是拿命拼出来的判断,技术再厉害,也替不了人在生死关头那一哆嗦,他记得每一个倒下的兄弟,因为那是他活下来的理由。

2023年央视播了期节目,叫《开国将帅·最后的见证》,王扶之坐在镜头前,念出一个名字,张德福,冀东牺牲,1943年冬,这句话在网上传开了,评论区全是,他记得,我们就没忘,可另一边,短视频平台上老兵回忆的视频,播放量一天比一天少,很多人等英雄走了,才点个赞,发个表情,活着的时候,他们没人问,死了,才被当成流量。

他一百岁了,还在写字,不写诗,不题词,就抄战友的名字,李长顺,连长,陕北人,一九四七年在延河渡口没了,赵德山,司号员,河南项城人,在朝鲜江界冻死了,一笔一划,都是活人的记号,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人的活法,一个名字,就是一段不能忘了的过去。

勋章都进了博物馆,人还活着,他不靠热搜,也不用仪式,只要他还念得出一个名字,就有人知道,那些人不是数字,不是符号,是真真切切活过的人,他们流过血,挨过饿,死在战场上,而王扶之,用他的记忆,替他们接着站。

他不喊口号,也不装样子,他就是记着,记着那些名字,记着那些地方,记着冬天的雪,夏天的热,枪响时的慌乱,他记着,因为忘不掉,他也知道,总有一天会闭上眼,但在那之前,他要把所有名字,再念一遍。

来源:柚子随笔一点号

相关推荐